2004年2月21日星期六

台選舉辯論效顰美國

台灣效法美國直播總統候選人辯論。然而儘管陳水扁以「不打老婆」和「不要下跪」分別暗諷連戰宋楚瑜,高潮亦未能掀起,選情依舊如膠似漆。因為這是一個東施效顰綜合性。

自從美國於1960年首次直播總統候選人辯論,它在1976年正式成為常規項目,1988年後更由「總統辯論委員會(Commission on Presidential Debate)」主辦,章程有如選舉條例般嚴謹。

委員會由學者跨黨派主導,兩大黨不能影響遊戲規則,也不能避開共同弱項。台灣辯論卻由兩大助選團「談判」人事地物時,結果因為陳水扁不愛治國、連戰則因為在野而不識「台灣新政」,雙方對辯論「不應」深入政策層面早有共識。

選舉辯論在美國制度化的意外收穫,是其堅硬的兩黨制得到鬆弛。由於委員會規定得到15%民調支持的候選人都能參加辯論,導致92年富商佩羅特以獨立候選人身分異軍突起,也促使2000年綠黨納德以15%民調為綠化美國的手段(雖然失敗)。對實行多黨制的國度,辯論卻可能令其邁向兩極化。例如德國於03年大選引入直播辯論,卻由電視台全權負責,結果國會5黨不過半的格局,卻因為媒體偏好左右互搏公式,只邀請兩大黨魁參加:這就是市場主導與學術主導的分別。這次台灣選舉固然只有主角兩員,但同場加映的「公投辯論」卻還是要以二分法安置名嘴嘉賓,這無疑是加劇政情兩極的舊思維。

其實美式選舉辯論正起着「電子公民社會」作用──通過蓋洛普民調隨機抽出未決定投票意向的選民,讓其預先設問,再讓候選人隨機解答。這方式才能夠發揮直播辯論的原意:為中間選民尋求投票方向,以科技釋放公民社會的剩餘潛能。台式辯論卻與以前港督府風水等「社會議題」為主軸的香港特首「選舉」「辯論」一樣,教化作用相當令人「耳目一新」。

2004年2月14日星期六

巴基斯坦「核武超市」核擴散新時代

巴基斯坦「核武之父」卡迪爾汗被揭發經營跨國「核武超市」,國際社會紛表震驚。然而「震驚」只是源自自身安全的本位主義,未能洞悉「核武超市」的劃時代意義。

各國的第一反應集中於超市買家。北韓、伊拉克、沙特、敘利亞、蓋達等一如所料榜上有名,布殊贓未獲人先獲,於是西方媒體又重新炒作先發制人論。在這個角度,美國處於攻勢。

各國第二反應集中於超市賣家。由於巴基斯坦穆沙拉夫被認為是幕後黑手,「核武超市」的出現便被演繹為美國利誘巴基斯坦與塔利班絕交、為圍堵中俄而默許南亞核競賽產生的副產品。由是觀之,美國則處於守勢。

然而對國際關係構成長遠威脅的不是買賣雙方,而是中介機制。據報「核武超市」的核心來自印度和巴基斯坦這雙宿敵,中介人則由馬來西亞分佈至德國。這說明核技術轉移的高科技市場已能依靠有限的人力操作,這跨國集團亦已超越了國家利益的主宰、突破了國家對核力量的壟斷。卡迪爾汗的超市無論還有哪些勢力撐腰,它自身已成為一個與各國平起平坐的非政府組織(Non-state Actor,NSA),也宣告核擴散進入第三期末期階段。

核擴散一直是國際社會隱憂,然而曾幾何時它確實只是隱憂。如利比亞卡達菲在70年代拜訪中國總理周恩來,秘密要求購買核武而被婉拒,此後便束手無策。這是以國與國關係為基礎的核擴散嘗試,屬於第一期。

蘇聯解體後,由評論員以至○○七都幻想哈薩克斯坦等地的核武製成品會流入地下市場。這是以「國與NSA關係」為基礎的核擴散,屬於第二期。

「核武超市」則進一步自製核武,與時並進得提供「一站式服務」,寄生於一個國家卻不受其約束,並能病毒式擴散全球。在這個時代,NSA本身已能取代國家,核擴散已進入第三期。此所以「核武超市」生意興隆,冷戰時代靠國家控制核武、再靠核武維持和平的「恐怖均勢」便宣告永久破滅。這時候布殊還念念不忘「邪惡軸心」,也未免太念舊了。

2004年2月7日星期六

法國反台灣公投反美情結

法國總統希拉克為台灣公投戴上「具侵略性」、「不負責任」、「嚴重錯誤」三大帽子,為西方國家罕有的強烈表態,被內地視為「巴黎大捷」。

然而法國「挺京」除了與胡錦濤親自護送的電訊合同有關,更多是出於反美情結的潛藏考慮,與台灣自身關係反而不大。

法美兩國在伊拉克戰爭前失和,事後和好但不如初。美國拉攏英國、南歐及東歐結成「新歐洲」弧形聯盟,從而孤立「舊歐洲」,已成為符合美國利益的長遠國策。法國反對台灣公投,則宣示了其有力與美國競逐「國際民主領袖」地位。

法國為最古老的民主大國,戴高樂建立的「第五共和」更以公投為基本國策,它所倡導的雙元首制、直接民主,與北美的代議民主一直不盡相同。在布殊為「反對」還是「不支持」惆悵時,法國以「公投權威」身分義助北京,胡錦濤亦選擇在巴黎而非華盛頓承諾推行政治改革,這是分明與美國對着幹,更鞏固了巴黎作為民主聖地的地位。

事實上,中法的和諧關係一直為人忽略。蘇聯解體後,中國外交部以法國為多極格局的重點拉攏對象,對法國售賣幻影戰機與拉法葉戰艦予台灣保持克制,未有作出「法國反動勢力支持台獨」的陰謀控訴。由於法國已把美國的歐洲盟友視為潛在對手,中國則視日台為心腹大患,中法兩國在反恐、反美到反台獨的合作,其實是兩國在全球化時代「近攻遠交防美」國策的系列延續。

陳水扁聲色俱厲地批評希拉克「無知可恥」,卻忘記了夫人吳淑珍及副總統呂秀蓮去年訪問歐洲時過分招搖,一位過凱旋門而不入,一位入其門而大肆諷刺中法關係,早已開罪主人。何況兩位女士在美國收斂得多,明顯有雙重標準,這對民族自尊極強的法蘭西人來說,更是一項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