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31日星期六

英海軍人質推演:再回顧北韓諜艦事件

【咫尺地球】兩個月前,筆者在本欄談及伊朗 駐伊拉克 使館被美國突襲,依稀有1968年美國艦隻被北韓扣留的影子,推論類似邊境衝突將加劇出現,伊朗也可能照辦煮碗來一次。剛發生的英國海軍被伊朗扣留事件,幾乎就是北韓諜艦事件的翻版,也是伊朗對美英的反客為主,比04年伊朗扣留8名邊境英軍的「小風波」政治化得多。然而這幾宗事件還是有不同的,值得我們再三比較:

一、北韓和伊朗都有安排被扣士兵上電視「認錯」,但04年的認錯純粹是警戒當事英軍,1968年的美軍認錯是為了逼美國政府道歉(後來華府居然真的向北韓道歉),這次的目的似乎兩者都不是。

二、北韓堅持和美國單獨拆局,上回伊朗則是3日放人了事,這次英國迅速交由聯合國 處理,又請俄羅斯 介入,伊朗則讓被扣英軍直播中提及「待遇比伊拉克的阿布格萊布監獄好」,明顯有向美國傳訊的意味。

三、諜艦事件發生於越戰,北韓深知美國沒有兵力同時應付東北亞,顯得有恃無恐;04年那次發生在伊拉克游擊戰轉熱的階段,扎卡維「成名」不久,伊朗沒有受正面壓力。這次美國明擺著增兵中東,受壓的一方卻主動挑起爭議。

四、北韓事件和上次英軍事件都是大談國際法,這次雙方卻大談陰謀論,英國出動衛星證明伊朗軍艦拖英軍進邊界,伊朗則吩咐被扣英軍說自己是「英美干預政策的犧牲品」,又「質疑英國出兵伊拉克的合理性」。

五、北韓事件開啟時死了1名美軍,04年伊朗曾以「模擬處決」恐嚇被扣英軍,但這次伊朗聲稱的最嚴重可能也只是起訴他們,其實是一早保障英軍的人身安全,也就是希望事件盡快從人質轉移到其他範疇。

六、1968年的北韓金日成、04年的伊朗卡塔米都沒有領導危機,這次是艾哈邁迪內賈德 上台後首次真正和西方硬碰,他其實並不具備獨自決定外交政策的能力。

對伊朗來說,長期的國家安全,只能有兩個元素捍衛:真的研製出核武器,及以一個戲劇化方式向全球公布美國入侵伊朗的計劃書,不管是否真有其事。上述人質事件差異,顯示這次伊朗絕對有意製造一個舉世矚目、可持續發展的平台,來「探討」英美的兩伊政策,用以分享美國主導的核談判平台的媒體注視。

因此,伊朗確是要挑釁,挑釁的目的是確保英國有強硬反應,當然它得肯定英美不會假戲真做出兵,目前這應是不可能的。由於英軍在兩伊邊境海岸巡邏是日常任務,就是這批英軍被釋放,伊朗也可以輕易扣留新一批,或起碼向全世界報告英軍又越境,這將成為伊朗從美國奪回議題設定權的機制。

成立這個機制又有兩個目的,除分薄注視,就是拖延時間,防止美國忽然拋出新議題施壓,也乘機統一國內其實派系分裂的人心。既然這是目的,人質什麼時候放、說什麼,這些表面的拉鋸重點實際上都無傷大雅。汲取伊拉克教訓,伊朗一直努力爭取掌控時間的能力、設定議題的能力,人質機制,不過是嘗試之一而已。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 沈旭暉

2007年3月24日星期六

西薩哈拉 獨立Blog

巴勒斯坦 聯合政府終於在本周成立,未知能否脫離哈馬斯上台後的外交孤立,但巴勒斯坦依然極可能成為21世紀首個新獨立國。與此同時,世上還有少數尚未獨立的前殖民地,幾乎被徹底遺忘。根據聯合國在1946年為所有殖民地設檔的「非自治領土列表」,表上地區都應逐步建國,目前剩下的最大片單一土地屬於西薩哈拉,其面積比巴勒斯坦大10倍。

21世紀如何搞獨立﹖

西薩哈拉原是西班牙在非洲的最大屬地,和其他葡西殖民地一樣,管治能力極低,總督無一人可以做好份工。1975年11月,西班牙獨裁者佛朗哥病故,馬德里政府放棄西薩,西薩游擊隊Polisario在阿爾及利亞支持下宣布成立「薩拉威阿拉伯共和國」(Sahrawi),兩大強鄰摩洛哥和毛里塔利亞卻分別出兵,瓜分了這片土地,各方陷入混戰。不久毛國支持不住,與薩拉威和解,摩洛哥成為單一佔領者。

美國前國務卿貝克在1997至2004年擔任聯合國秘書長西薩特使,一度接近解決問題﹕他提議讓西薩暫時成為摩洛哥自治區,五年後公投決定是否獨立,凡是住在西薩的人(包括大批摩洛哥移民)都有投票權。方案偏袒摩洛哥,卻被摩洛哥國王穆罕默德六世反對,游擊隊反而支持,於是西薩又陷入僵局,而且失去國際注視。對在阿爾及利亞難民營「立國」的薩拉威來說,短期內成功獨立已路路不通。

不能武力.不能恐怖.不能談判.不能軟銷……

首先,西薩人口只有20萬,武裝小得可憐,摩洛哥當年動用的軍隊就超過30萬。他們不能像20世紀反殖游擊隊那樣靠武力,何况其後台阿爾及利亞被列為疑似恐怖主義國家,援軍得不到西方和伊斯蘭輿論支持。西薩又不能以蓋達突襲方式運作,因為同情西薩的多為西方民間人士,摩洛哥希望將Polisario像東突那樣列入聯合國恐怖組織名單不得要領,才能保住人道主義者的最後支持。去年西薩爆發巴勒斯坦式平民起義,已被摩洛哥不斷炒作。和談也是難以憑藉,因為摩洛哥並非殖民國家,又是美國反恐重要伙伴,在1990年海灣戰爭更是地面部隊主力,也是伊斯蘭穩定力量。《貝克計劃》失敗後,短期內已不可能有力量逼摩洛哥讓步。

有見及此,互聯網出現了一些支持西薩獨立的博客,自稱是美國國內同情西薩的民間人士,開宗明義提供「偏聽真相」,從當地人的角度分析摩洛哥容許西薩自治的「陰謀」,資料翔實可讀。這些博客以英語書寫,對象並非摩洛哥或薩哈拉人,而是美國國內被摩洛哥影響的政策制定員(摩洛哥有駐華府游說團向議員活動,一如台灣與猶太游說團)。他們的立場類似英國《衛報》,可惜連《衛報》也無意刊登,因為西薩不是巴勒斯坦,沒有多少讀者關心。對美國議員來說,西薩依靠網絡長尾效應才能發聲,又向同僚反證了議題毋須重視。「薩拉威共和國」幹什麼、不幹什麼,都陷入自我邊緣化的局面,實在吊詭。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 沈旭暉

2007年3月17日星期六

世代政治心理學搬上《英女皇》銀幕 (下)

【咫尺地球】英女王最難承受的是她身旁的王室成員偏偏都好出風頭,習慣出言不遜,唯有她「孤家寡人」。就是不算戴安娜 ,王妹瑪嘉烈公主年輕時以反叛著稱,電影《英女皇》也有暗示她當年的叛逆﹔王夫菲臘親王常發表種族主義言論,最愛問非洲領導人是否還用長茅、大洋洲是否還有食人族一類IQ題﹔王儲查理斯常有日記流出市面,最近問世的是對香港回歸儀式的辛辣諷刺。當她發現國民居然不欣賞她一生的堅持,那份痛苦是恐怖的。電影說她認真想過退位應是空穴來風,但她任內過得比前任君主都委屈和不人道,也是事實。為了讓職業冷酷的女王人性化而不過火,《英女皇》引用了世代政治心理學,來說明她心路歷程的轉變,這值得香港政客和評論員參考。

愛德華八世Vs戴妃

根據學者Robert Jervis的名作《國際政治的知覺與錯誤知覺》,一個人的日後決定最受四類舊事影響﹕親身參與的大事;青春期到成人階段經歷的群眾事件﹔對其國家構成深遠影響的歷史現場﹔有足夠知識去提供另類分析的個案。電影說英女王一生的烙印,都是源自愛德華八世退位的風波。

1936年,伊利沙白二世只有10歲,目睹群眾就叔父是否退位掀起激烈爭端,最終意外將他父親送上王座,間接導致毫無準備的父親操勞過度英年早逝。這件事完全符合Jervis的定義,影響了英女王一生,自此她深恐群眾的盲目會影響王室,心裏大概認為叔父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決定十分自私,過分「有我」,何況美人不但曾離婚(違反聖公會教義)、來自美國,更公開同情納粹,令愛德華成為綏靖政策重點對象,喪失代表超然國格的資格。她日後對戴妃作風的不滿,其實也是源自與愛德華八世的比較﹕ 在她眼中,這是不負責任的典型,所以兩人生活愈多姿多采、性格愈鮮明、見報率愈高,她愈看不過去。

由戴妃喪禮到王太后喪禮

現在戴妃危機圓滿解決,英女王年過80,奪回超過八成滿意度,認受性再度拋離全國政客,也解決了女王大半生的世代政治心理情結。自此,她對群眾和個人情感表露都放開了。正如電影介紹,貝理雅已故母親剛好和女王同齡,他的介入容易令女王相信愛德華八世那一代的事情,和貝理雅這一代的看法,實在不可能一樣。戴妃死後5年,王太后以101歲高齡逝世,這位王太后大概是電影改篇得最嚴重的人物,事實上她雖是維多利亞時代出身的古物,思想卻比查理斯開明,老早鼓吹婦女解放和同性戀合法化,和電影的封閉形象全然不同,且是戴妃以外最受歡迎的王室成員。那時的喪禮,反映英女王已完全拋開冷酷到底的訓練,不但主動發表電視講話、四出和群眾交談,更以乳名送道別卡予母親,一切都是為了展示人性一面,以示王室不但從戴妃喪禮復原,更要洗脫舊世代的心理烙印。但是年過花甲還能面對烙印的人始終不多,作為前英國殖民地的香港政界還不是充滿古物﹖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 沈旭暉

2007年3月10日星期六

英女王、英國首相與英國總統 (上)

【咫尺地球】「申報利益」據說是一句潮語,我得招認是英女王 fans。她那套不輕易表露情感、不為小事大驚小怪、永遠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的人生態度,即她認為的「英國美德」,在香港已成追憶。海倫米蘭在電影《英女王》演活英女王,和盧海鵬演活羅文不同,觀眾唯有通過她的演技、配合導演小心翼翼的佈局,才能逐漸發現王室在現代社會的剩餘價值,才明白女王大半生的冷酷和近十年的不太冷,大概都別無選擇。

電影對後 911布殊的隱晦諷刺

《英女王》表面上完全在說英國的故事,其實不斷和美國對比。近年來,每當改革派提出廢除君主立憲,君主派最形象化的回應,就是國王讓政客學會謙卑,否則「英國總統」變成國家元首,就會像美國總統那樣自稱代表民意和「神意」,特別在國家危急時可能毫無制約。電影中,王室幕僚偷偷對貝理雅說,英女王依然相信王室代表神,貝理雅叫對方不要把神牽扯進來,這其實已和布殊 9/11後「言出必神」的作風針鋒相對——畢竟,神權是貝理雅不能掌握的。末段女王提醒貝理雅,他也必會遇見突如其來的負面民意,暗示只要有她在,政府的低民望和國民對國家的信念就可以區別,這也是諷刺布殊近年的低民望和美國人的國家認同被捆綁在一起。

從這角度看,英女王內斂的性格就可以理解了:她的角色若被一般政客承擔,政客必會乘機出風頭或將禮儀政治化。假如連王室也像戴妃那樣玩民意遊戲,在她看來,王室其實是少了存在價值。當國家遇上二戰或 9/11一類危急關頭,政客形象始終難以超然於日常利益,帶領國民的若是他們,未免有欠說服力。王室雖然生活豪華,但其實不能有自己,這樣才能擁有國家的最高象徵權力……起碼,英女王一生都是這樣想的。海倫米蘭的演繹能掌握這關鍵,實在難得。

喬治三世、維多利亞之後的孤家寡人

不過並非每個英國國王都如此內斂。伊利沙伯二世這方面的自我設定,比前任都嚴格。以和她一樣在位超過五十年的兩位近代國王為例,喬治三世被看成最後一位嘗試在君主立憲制操控議會的國王,一生多次指派屬意政客組閣,冊封大量新貴族配合,因此好惡無可避免地廣為人知。維多利亞女王則和部分首相結成私人密友,公開對 19世紀的政治大老格萊斯頓( William Gladstone)表示討厭,經常以此顯示女王尊嚴,至死還以為自己很大權。他 /她們需要性格,那時候大英帝國還在擴張,需要鮮明形象的領袖維繫擴張的連貫性,而且一般國民還不太明瞭君主立憲,政府也要借助王室的公開態度向鄰國「試風」。換句話說,那時候,君主比現在更像政客。但今天英國是收縮中的夕陽,民眾只需王室做非政客行為,伊利沙伯二世就小心翼翼,和任何首相都保持禮貌距離,吩咐把一切表態性信件和指令立刻燒掉。有了女王性格分裂的非人生活,英國也就沒有了總統。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 沈旭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