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9日星期一

阿拉斯加與佩林

【咫尺地球】佩林成為美國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後,她的州長履歷,成了具有行政經驗的賣點。然而,當顧及她管治的州是遠離美國本部的阿拉斯加,不少美國人卻質疑究竟她的阿拉斯加經歷,多少能應用於全國政治。這並非說阿拉斯加不重要,只是因為它的狀况和美國主流州份迥異,而佩林一生不要說出國遊歷的經驗沒有多少,就是長期離開阿拉斯加的日子也不多,和在華府工作的那些國會議員大相逕庭。

「阿拉斯加獨立黨」的陰影

阿拉斯加作為夏威夷以外最晚加入美國的州份,一直擁有獨特的政治生態,境內白人不及七成,印第安原住民佔了一成半,和美國其他州份的交往並不多,不少居民認為自己和美國本部存有隔閡。在阿拉斯加內部,存在一個主張阿拉斯加脫離美國獨立(或和加拿大的印第安人聚居州份合組新聯邦)的政黨,稱為「阿拉斯加獨立黨」(AIP),註冊黨員人數過萬,人數是州內共和黨員的八分之一、民主黨員的五分之一,無疑是美國最具聲勢的分離主義運動,比「得克薩斯州獨立運動」具體得多。不過事實上並非所有AIP會員都支持獨立,他們只是將之當成一個本土政黨,用來抗衡來自聯邦政府的過度干預,因此連對建州出過大力的阿拉斯加前州長Walter Hickel,也一度在1990年代加入AIP,成為當時唯一的第三黨州長。佩林丈夫曾長期作為AIP會員,公然主張阿拉斯加獨立,近年才顧及妻子仕途的政治正確,改入共和黨。在這樣的氣氛薰陶下,佩林的本土情意結,似乎比一般美國主流政客要強,相反與華府精英的距離頗遠。

阿拉斯加另一獨特之處,在於其境內豐富的石油資源。如此得天獨厚,令不少阿拉斯加人相信是聯邦政府需要他們、而不是他們需要聯邦政府。所以每逢有跨州合作而需要動員大量阿拉斯加財政儲備,民情都出現反彈;同樣資源投放在本州,政客卻會得分。佩林在州長任內,就受過不少相關壓力。

石油經濟﹕地方vs.國家

傳統上,阿拉斯加的個人稅率一直是全美最低,物業稅、利得稅等也都嚴重偏低,州政客習慣了有什麼額外開支,就打石油美元或聯邦政府主意。要治理一個背景特殊的州,如此理財也許沒有問題;但要管理整個國家的經濟,則難以如此單調。難怪民主黨攻擊佩林的策略,逐漸改變為質疑其政治智慧與經驗。

台灣陳水扁當總統期間,民間流傳着這樣一個黑色笑話﹕要是總統被槍殺,忠心警衛的即時反應就是幹掉呂秀蓮。假如高齡七十多的麥凱恩順利當選後忽然謝世,佩林扶正成為美國首任女總統,像管治阿拉斯加那樣管理一個超級大國,還要面對金融海嘯,無論有怎樣的團隊,大概不少共和黨支持者也會暗暗擔心。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 沈旭暉

2008年9月22日星期一

兩房的借題發揮與美國大選

【咫尺地球】房利美和房貸美這「兩房」,之前並沒有成為美國選舉議題,何况不少兩房說客都和兩大候選人幕僚關係密切。但自從危機爆發,華府接管兩房,麥凱恩和奧巴馬都要作出即時回應,希望保持各自的改革者形象,也希望憑各自的經濟哲學,提供解決問題的遠景。

共和黨作為信奉自由市場的右翼政黨,一直不滿兩房的「政府資助企業」(Government Sponsored Enterprise,GSE)身分;麥凱恩作為共和黨候選人,雖然也對目前的非常舉措表示支持,但提出長遠而言將兩房分拆、私有化的大計,希望減輕政府負擔,完全讓市場調節按揭貸款。另一方面,民主黨作為兩房支持者,一直視兩房的設立,為羅斯福新政精神的象徵,因此奧巴馬依然高度評價兩房對社會的貢獻,甚至期望兩房扮演正式的政府角色。美國大選能立刻分辨二人的議題不多,兩房問題是其一。

然而,真正能掌握上述差異的選民有限,因此兩人都使用煽情手法宣傳。特別是麥凱恩說兩房代表「裙帶資本主義」(Crony Capitalism),嚴厲批評兩房說客在過去10年花了10億港元游說國會,又說高層管理人員完全缺乏監管,保證其上台會讓這批寄生蟲消失云云。奧巴馬同樣批評兩房管理人員薪金偏高,表示兩房只應照顧納稅人利益,但面對「裙帶資本主義」這樣一個名詞,他只能顧左右而言他。

什麼是「裙帶資本主義」?

這是因為在右派經濟學者眼中,「裙帶資本主義」根本是國家過度干預市場的產品,通常被應用在第三世界國家圍繞執政家族、親信產生的貪腐利益壟斷集團。例如馬可斯年代的菲律賓,就是典型代表;陳水扁治下的台灣,似乎也有資格上榜。麥凱恩一直自居非建制中人,對台上坐擁巨資的政壇大老心存反感,也對華爾街投資銀行中人和政治世家諸多不滿。這原來只是他的「改革」形象一部分,但兩房事件發生後,他祭出「裙帶資本主義」一詞,硬是要將他不滿的作風問題,和民主黨要求國家干預市場的方向連成一體,從而突顯他才是貨真價實要「Change」的改革者。相對而言,奧巴馬不能得失黨內主流派對兩房的傳統支持,亦不能隨便使用「裙帶資本主義」一詞,結果在兩房問題上,反而顯得比麥凱恩持重,也就是比麥凱恩接受現狀。

諷刺的是,假如「裙帶資本主義」真的在美國根深柢固,共和黨無疑受惠比民主黨更深。麥凱恩無論怎樣自居獨行俠,都不可能完全漠視這些人的支持;就是真的將兩房私有化,不難想像利益階層,依然是同一批人。因此,美國評論多認為他打擊「裙帶資本主義」只能是雷聲大、雨點小。但在競選期間,這樣的姿態,也許能吸引部分清流支持。事實上,繼艾森豪威爾總統提出「鐵三角」利益集團主宰美國的警告後,美國總統或競選主要候選人都少有高調批評自己所屬的這個利益集團。麥凱恩公然提出「裙帶資本主義論」,已算異數。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 沈旭暉

2008年9月17日星期三

麥凱恩的「Change」

【咫尺地球】一直以來,「Change」是奧巴馬的商標,儘管除了年輕和膚色,他能帶來的改變並不一定明顯。近日高齡72的麥凱恩忽然喊出「Change」,雖然略顯突兀,卻讓不少選民重新發現,也許他當選同樣能帶來新意,影響可能更大。

單論經濟,奧巴馬雖然左傾,但也強調不會當福利主義者;麥凱恩雖然右傾,卻也承諾由政府負起責任對付環保,並有意干預市場的最高薪階層,反映兩人均有意拉攏中間選民。單論外交,兩人都沒有提出突破,姿態都顯得飄忽。單論社會政策,奧巴馬其實頗合新保守主義者口味,反而麥凱恩卻比絕大多數共和黨人都左傾,例如他對平權運動和禁槍運動的立場,都與共和黨主流格格不入(雖然也因競選而出現微調)。

既然雙方都中間落墨,麥凱恩數十年來的獨行俠形象、和他一直擁有跨黨派號召力的往績,卻可能讓厭倦凡事二分法的一些選民,感到較有「做實事」的希望。當奧巴馬開始強調自己對建制運作充滿了解,來說服選民自己並非無經驗之輩,麥凱恩卻高調提出改變建制,例如說要在環保一類事項建立跨黨派共識,邀請其他黨派入閣,加強監察政壇大老的金錢和權力,從而在美國政治生態製造一個結構性的中間陣營。

廣大政治人脈增變革成數

這樣的「Change」,需要廣大政治人脈和往績,才能教人相信其可行,而數十年來的麥凱恩,恰恰就是以此形象示人。這次他挑選副總統候選人,原來的大熱是其好友康涅迪格州獨立參議員利伯曼,此人曾是民主黨重量級政客、曾與戈爾 拍檔競選2000年總統,後來因伊拉克戰爭和黨內主流鬧翻、更因初選協調問題退黨,可見麥凱恩建立中間勢力的想法,並非一時興起,何况利伯曼依然是麥凱恩內閣的國務卿可能人選。2004年,美國媒體甚至一度盛傳麥凱恩將擔任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克里的副手,雖然最終沒有成事,但也可見麥凱恩一直予人的跨黨派形象。

奧巴馬遵從黨內建制勢力

相對而言,奧巴馬年少,但氣其實並不盛,對黨內大老十分尊敬,因此才能平步青雲,逐漸得到民主黨建制派的信賴。他選擇拜登為副總統候選人,明顯是向黨內主流派交心。麥凱恩則一直以黨內異見者自居,經常批評黨內領袖,對共和黨富有政客的作風尤其看不過眼,美國人多相信他是被打壓者。他選擇身體力行反墮胎的佩林為拍檔,固然籠絡了共和黨價值觀的基本教義派,但她那甚淺的建制資歷,似乎才是符合麥凱恩那杯茶的主因。假如精英主義是一個單一集團,也許他們情願上台的是奧巴馬,而不是麥凱恩。

當然,麥凱恩現在不得不依靠共和黨全力助選,其團隊成員都和傳統精英關係千絲萬縷,也捲入不少金權醜聞。作為從政多年的老政客,麥凱恩更不可能不懂如何一方面做「Change」的門面工夫,一方面作內部交易。但對將於選舉左右大局的中間選民來說,反正他的變革能力,不一定比奧巴馬差。中年以上的中間選民也許更會想﹕年輕帶來形式上的改變容易,但帶來結構性改變的,好些時候,其實來自老人家。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 沈旭暉

2008年9月8日星期一

佩林的迷思﹕1984年女副總統候選人的啟示

【咫尺地球】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選擇名不經傳的佩林為競選拍檔,不少評論認為這會有助這位老人吸納女性票源,特別是原來傾向投希拉里的中間女選民。然而這類直線思維,有時並非理性的。1984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蒙代爾選擇紐約眾議員費拉娜(Geraldine Ferraro)為副總統候選人,就是值得參考的案例。

政壇清泉淪為政治慘敗

費拉娜是意大利裔人、羅馬天主教徒,當時50歲不到,資歷甚淺,眾議員身分亦遠離權力核心。蒙代爾刻意挑選女性,多少因為他初選時面對的最強大挑戰,來自黑人候選人Jesse Jackson,令「change」成了民主黨內熱門話題。正如費拉娜坦承,要是她的名字是「Gerald」而不是「Geraldine」,她根本不會被選中。由於她是美國史上首名女性代表主要政黨參選,一時間她成了全國媒體寵兒,剛公布提名時,令蒙代爾名單支持度大幅飈升,一度和對手現任總統列根扯平。

可是蜜月期過後,麻煩事接踵而來。費拉娜本人財政狀况相對清晰,但她當商人的意大利丈夫,卻被媒體指控為財政來歷可疑。這小風波因為費拉娜丈夫拒絕公開個人財政狀况,而變成重大醜聞。又因為費拉娜在記者會失言,說了句「你知道嫁給意大利丈夫就是這樣的了」的爛gag,被指為種族歧視。她丈夫的「自私」,又被美國右翼婦女視為費拉娜治家不嚴、重視個人主義的象徵。加上費拉娜雖是天主教徒,卻贊成墮胎,令其兩面不討好,吸納中間票源有其先天局限。結果費拉娜成了選舉頭號風雲人物,最後其丈夫終於供出全部數字,風波逐漸終結。但經此一役,民主黨元氣大傷,民眾多少被潛意識說服,原來女性副總統還未是時候。最後,列根以525:13選舉人票徹底擊潰蒙代爾,這是美國史上最大優勢的勝利,蒙代爾只能勉強守住自己家鄉明尼蘇達州,以及黑人佔絕大多數的哥倫比亞特區。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當然,當年列根走勢強勁,經濟復蘇,揚威國際,無論民主黨派出什麼人,都難以有效挑戰。但起碼從數據而言,蒙代爾為中間票選擇費拉娜的如意算盤是打錯了;女性選民當中,也是投列根的佔多數。更糟糕的是,不少較富裕的、或來自南部的傳統民主黨支持者改為支持列根,因為蒙代爾、費拉娜、Jesse Jackson等人形象加上一起,令民主黨變得遠離美國主流。有趣的是,單論副總統人選比併,費拉娜比列根的拍檔老布殊表現好,不但在論壇更富感染力,民調也顯示,在全國10%聲稱副總統人選是投票準則之一的選民當中,費拉娜得分也高於老布殊。

事實上,副總統候選人能和正選互補雖是事實,但互補效應真正能拉多少票,一直是美國政壇的迷思。從近數十年可見,副總統候選人的正面拉票效應有限,予人負面攻擊的危機卻不少,可謂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老布殊在1992年敗給克林頓,就有評論歸咎於其年輕副總統拍檔奎爾在任4年表現極差,且以不學無術形象著稱。麥凱恩選擇佩林而讓人震驚,就是因為他知道上述現象,還率性而行,多少反映他心態上自居弱者,才行非常之舉。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 沈旭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