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8日星期六

假如「落敗遞補制」出現在國際社會

【明報專訊】筆者對香港政治沒有研究,這裏只是拋磚引玉地談談國際政治通識題:假如某國選舉採用比例代表制,當選人在任內因為種種原因喪失議席,議席以往由補選填補、或由同一名單中人填補,現在卻變成讓落敗名單的最高得票者(或最大餘額者)補上,會產生什麼後果﹖按字面演繹,這方案有以下變種:

案例一﹕

A國有政治暴力傳統,以往議員被暗殺後,選民多選擇他/她的家族成員來替補,是為寡婦政治。新制不但沒有了這選擇空間,而且選民心裏明白自動填補的落敗候選人,很可能就是議員被殺的幕後黑手。從此選民對選舉暴力態度更犬儒,暗殺之風大起,有能者逐漸發現新遊戲規則,也就是情願高票敗選、再勒索當選人,比當議員更實際,造就了獨一無二的「後補議員治國制」。

案例二﹕

B國存在不少激進小黨,例如主張分離主義的、恐怖主義的、宗教極端主義的,它們支持者極少,在正常情况下不可能當選,但選民有時會通過投票給它們宣示對現狀的不滿。設想選區甲有兩個席位,兩大黨各得票49%,恐怖政黨得票2%,但大黨當選議員忽然病逝,僅得2%民意支持的狂人就會進入議會,因為只有他有上次選舉的「餘額」。這政黨取代了獲49%認受的主流政黨,忽然得到在全國舞台表演的機會,整國文化開始被扭轉。

案例三﹕

C國議員海外訪問期間集體遇上瘟疫,大半議員病倒,失去議事能力。正常情况下,他們會辭職養病,但在新制度下,他們的位置很可能被對手填補,朝野比例就會顛倒過來,現政府就會倒台。因此病重議員被所屬政黨勒令不得辭職,但他們真的病重,議會不夠法定人數開會,國家出現「瘟疫政治危機」,全國陷入癱瘓。

案例四﹕

D國某大黨主張墨家式苦行走入群眾,選民對它的候選人都不太了解,只知道他們就是犧牲了,也有繼任人弘揚同一理念,而根據慣例,這黨的最受歡迎明星都不會參選。在新制下,這政黨所有當選議員在選舉翌日集體探訪礦場,不幸全數意外身亡,剎那間它的民望大升,假如舉行補選,勢必得回所有議席。但政府堅持新制,擔心補選變成對這政黨的信任公投,結果這大黨的所有授權只被行使了一天,就消失無蹤﹔本來不存在的革命之火,卻無緣無故出現了。

案例五﹕

E國有強烈利益輸送文化,在舊制度,買賣雙方只能在當選人之間討價還價,但在新制度,還價的空間被無限擴大,因為議員依然可以通過辭職,讓同一陣營、排另外名單的新人接班﹔不同陣營的議員,也可以用備用議席來討價。例如當辭職替補不用再經民意重新授權,政黨就可以通過讓自己人辭職、加冕對方一個新議員,來換取一條法案通過、或僭建樓十間,餘此類推。結果新制度比舊制度更鼓勵議員不斷辭職,而最終留在議會的,可以全是只有數百票的「補上補議員」,是為密室政治的佳音。

案例六﹕

F國政府有委任議員加入內閣的習慣,以往議員接受委任,議席不是進行補選,就是由所屬政黨填補,因此議員和政黨一般表示歡迎。在新制度下,議員進入行政機關,卻要自動把席位讓給競爭對手,等同弱化了同一政黨對立法機關的控制,這是自毀的行為。自此政府不會讓旋轉門對自己人轉動,反而要很給力的委任敵人進內閣當擺設,以強化自己的議會實力。

以上案例都是有所本的,使用「落敗遞補制」的其他可能情况還有不少,每一個都有違一般人的普通常識,每一項都是民主社會與威權社會都不會出現的奇聞,可見這模式創意無限,等閒之輩是想不出來的。它的發明者必會在國際政治教科書佔一席位,屆時亞洲國際都會出品的「香港模式」就會流芳百世,香港學者也得沾光被當作它的代言人,真是教人想起也興奮啊﹗

2011年5月23日星期一

魔術與昔日國際政治 紅與白獻給誰﹖

【咫尺地球】在日本,有一種傳統藝術,利用紙張,叫Origami(摺紙)。在日本的傳統魔法藝術,也有一個項目利用到紙張,以紅色與白色代表男與女,祝願幸福予所有人類。這魔術能把紅與白獻給大家,教人回味無窮,其實魔術師在昔日社會的身分設定同樣精彩。

魔術與東方主義

在維多利亞時代,高檔魔術是上流玩意,表演場地往往在頂級大劇院,一流魔術師受貴族重視,就像數百年前的宮廷音樂家,慢慢連自己也能躋身社會上層,堪稱真正的「魔術」。由於競爭激烈,不少魔術師以「神秘的東方」包裝,「中國魔術」是特別具說服力的名詞,不少魔術經典都莫名其妙以「Chinese」或「Oriental」命名,最著名的是將美女放入魚缸的「中國水刑」。

年前電影《死亡魔法》交代了一位在倫敦演出的著名中國魔術師,其實是壯年人扮作耆英,以弱不禁風的造型掩飾力大無窮,是為比脫衣舞孃更徹底的「為藝術犧牲」。歷史上,這西貝貨確有其人﹕有一位名為程連蘇(Chung Ling Soo)的魔術師在1890年出道,他就是那位喬裝成華人的白人,憑裝作不懂英語的精湛演技、一套大清朝服,混得全歐知名。

1905年,一個名叫朱連魁(Ching Ling Foo)的大清公民走到倫敦演出,專門向程連蘇挑戰,爭奪「真正中國魔術大師」寶座。最後朱君神秘爽約,成全了對手美名,是為魔術史上一大懸案。朱連魁的身價同樣充滿水分,他自封的頭銜是「慈禧太后御用魔術師」,自然明白魔術這一行和東方主義的共生關係,也許根本不希望公然揭露對手底蘊。這類包裝的副作用卻是令「中國魔術」逐漸成了負面名詞,似暗示中國的創造都是魔術,終有真相大白的一日。

魔術與外國間諜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在英美走紅的魔術師都是新移民或其後代,他們把祖家的特色重構成魔術,希望靠這易被接受的技能打入新環境,策略和其他向上流動的新移民相同。既然魔術和「外國勢力」先天掛鈎,不少魔術師也就成了嫌疑間諜。以史上最著名的魔術師胡迪尼(Harry Houdini)為例,他是生於匈牙利的猶太人,四歲時舉家移民美國;他對此從不承認,直到死後,其匈牙利身分證才被發現。2005年,美國出版了一本名為《胡迪尼秘密人生》的著作,揭露他和英美警方都有特殊關係,認為他的不少經典演出,包括神乎其神的逃獄,都是靠警察關照才能完成,以便他以明星身分當間諜來監察東歐新移民,特別是來自俄國的無政府主義者。胡迪尼擅長逃生,被稱為擁有專門技術的「脫身學人」(escapologist),是比「魔術師」與「魔術家」更高一籌的神級,假如這門學問與特務掛鈎,就大煞風景了。

像胡迪尼那樣的疑似舞台間諜,是當時的普遍例子。例如同期有一位舞蹈大師瑪塔哈尼(Mata Hari),她原籍荷蘭,曾住在荷屬東印度群島(今日印尼),經常在舞蹈加入東方特色,回到歐洲,一鳴驚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她被法國政府拘捕,指她擔任德國間諜,並將其處死。後來川島芳子就是以「東方瑪塔哈尼」之名飲譽全球,可見正牌哈尼的地位。

魔術與類科學家

昔日魔術師還有一個特殊身分,就是在科學未普及之際,取得「類科學家」的地位。魔術最蓬勃的發展在20世紀初,那是每天都出現新發明的革命期,昨天發明電報、今天發明電燈、明天又有大師自稱隱形人,分辨科學家、神棍、小說家和魔術師並不容易。例如有科學家聲稱創造出毋須馬達的「永動機」,就被證實是魔術。

電影《死亡魔法》講述魔術時,加入科學怪傑迪斯拿(Nicola Tesla)的角色,就是神來之筆。他與愛迪生一樣天才橫溢,不過不善經營、缺乏生意頭腦、不夠心狠手辣,所以愛迪生才獨佔「發明大王」之名。迪斯拿是無線電發明者,對電力運用作出劃時代貢獻,晚年卻脫離現實,相信他的電廠可創造自動懸在半空的「幽浮機器」、突破光速的「時光旅遊機」、傳送人類粒子往第四空間的「物質輸送機」等。電影說他炮製出「複製機器」,就是偽科學淪為魔術的故事。

時至今日,魔術史上這些身分認同已逐漸式微,但依然殘留了歷史痕迹。例如西方魔術大師大衛高柏菲(David Copperfield)常把「突破時空界限」一類「科學」術語掛在口邊,近年聲稱在私人島嶼發現了「生命之泉」,掌握「起死回生」的超能力。東方也有魔術會長自創舞步,讓魔術與「破地獄」一類東方民間習俗接軌,以誇張動作惹來東瀛間諜的想像,與先人都是一脈相承的。

(改編自作者著作《國際政治夢工場》)

沈旭暉

美國布魯金斯智庫訪問學人

香港教育學院文理學院副教授 及對外關係統籌主任

2011年5月16日星期一

拉登的色情電影﹕政治化妝的反效果

【咫尺地球】拉登被殺後,美國的消費行為尚未停止,反而有漸趨失控的傾向。正如國防部長蓋茨透露,白宮群英原來「一致同意」,不對外公布任何關於拉登被殺的細節,怎料轉瞬間,不同層級的匿名知情人士紛紛向媒體泄密,內裏既有不同部門的爭功、媒體競爭的炒作,也涉及美國部署的心理戰。

美心理戰接近玩火

無論動機是什麼,公布在拉登大宅搜出大量色情電影已接近玩火。根據美國媒體引述「不具名的美國現任及前任官員」,在拉登大宅發現「相當廣泛的情色物品」,包括「現代和電子錄製的色情電影」,相信指包括VCD和錄影帶,就差沒有提到《3D肉蒲團》。雖然美方說不知道拉登本人是否曾看過,但東西方媒體已在興致勃勃地推測究竟拉登有什麼心水選擇。這自然是形象公關工程﹕一周內,美國已把拉登由恐怖大亨極速化妝成一個只穿內褲的鬍子宅男,天天無所事事地把玩電視遙控器看新聞,工作只是在錄像發表了無新意的時事評論,唯一娛樂就是看色情電影來等待性愛。

難令追隨者信服

通過摧毁敵人的道德形象來打擊對手,倒是國際政治的常見法門。翻閱教會歷史,會發現新領導攻擊前任主教的最方便途徑,就是說他有情婦和私生子;二戰期間,英國大舉宣傳納粹德國領袖希特勒是只有一粒睾丸的性無能,意圖破壞日爾曼神話的陽剛形象。然而,這類宣傳無論是否屬實,都只能對某一特定階層的受眾暫時奏效,一般知識分子明白一切難以求證,就是明天美國說那些電影內容包括同性戀和戀童,媒體也只能照單全收。為拉登寫傳的著名美國作家Peter Bergen也看不過眼,相信電影並非拉登本人使用。

就是不談道德,這策略也可帶來反效果。拉登雖然以虔誠穆斯林面貌示人,但宗教並非他的主要身分﹕他曾提出要不拘小節地反美,陳述的教義、對現代科技的理解,都和他信奉的瓦哈比教派有出入;對最保守的穆斯林而言,拉登毫無宗教身分也以「fatwa」發動聖戰就是荒謬絕倫的事,根本不會因為宗教原因追隨他。與此同時,在追隨者心目中,勇氣也不是拉登的主要形象﹕他並非像希特勒那樣講求正面作戰,而是以設計不對稱戰役的「智力」著稱。拉登的最重要身分其實是反美,他的同情者不單是憤青,也包括不少反美知識分子,像9.11襲擊者都是伊斯蘭中產精英,他們會對這類性宣傳極抗拒,只會視之為敵人抹黑。

抹黑得罪整個宗教

在伊斯蘭世界,性與宗教的關係極具爭議性,美國把「拉登色情化」,容易把視線聚焦在整個伊斯蘭教,這是十分危險的。例如,美國著名婦權作家Asra Nomani在上述消息發布後立刻撰文,通過描述「拉登的污穢腦袋」來論證伊斯蘭世界對性的虛偽,又重提拉登藏身的巴基斯坦因為地下性業蓬勃而被稱為「Pornostan」,把打擊面由拉登變成整個宗教、整片伊斯蘭地區。這類思維,卻是美國當局引導的﹕又是據美國媒體引述知情人士,「拉登並非特例,我們經常在激進分子巢穴找到色情影帶」。事實上,穆斯林是否容許私下觀看色情電影這問題,正如穆斯林是否容許手淫,在伊斯蘭世界並沒有完全共識,固然有學派主張嚴打,但也有提倡伊斯蘭改革的學者認為沒有問題。美國炒作「拉登色情門」,只會把各派穆斯林一併得罪,保守的說抹黑、開明的說虛偽,而不會取得任何掌聲。以後奧巴馬批評其他國家以性醜聞抹黑異見人士時,更會失去道德高地,一切得不償失。

美國布魯金斯智庫訪問學人、香港教育學院文理學院副教授及對外關係統籌主任 沈旭暉

2011年5月4日星期三

沒有拉登的日子——蓋達的進一步本土化(下)

【明報專訊】本欄昨日談及拉登被殺對蓋達發展的五點影響,包括蓋達重心轉向北非,並與茉莉花革命產生微妙互動。與此同時,不少蓋達支部將進一步本土化,令宏觀的反恐大局更不可測﹕

6. 「伊拉克蓋達」全盤遜尼化

作為數年前知名度最高的蓋達支部,「伊拉克蓋達」(AQI)在扎卡維死後依然存在,但已變質。在扎卡維時代,伊拉克蓋達常以斬首行為惹人注目,但扎卡維的班子多是外來者,他就是約旦人,難在伊拉克亂局得到本土信任。美軍擊斃扎卡維,卻把伊拉克蓋達領導權送回本土人士身上,由於薩達姆政權的遜尼派感覺受歧視,成了伊拉克武裝力量主力,不少零星遜尼派襲擊都以阿拉伯蓋達之名進行,包括上周在摩蘇爾殺死7名伊拉克國防軍。伊拉克蓋達另一個新發展是培養了不少「孫組織」去和其他勢力合作,例如目前活躍的「納赫什班軍」(Men of the Army of al-Naqshbandia Order, JRTN)就既有自己的獨特生命力(源自蘇菲教派),又受伊拉克蓋達支持﹔布魯金斯中東研究中心主任Kenneth Pollack認為JRTN會逐步取代正牌蓋達,因為它不直接承擔責任,伊拉克蓋達則樂於領功,成了分工合作的默契。只要遜尼派不滿新政權,就會以形形色色的名目反抗﹔拉登對伊拉克的影響力從來有限,他的死卻令伊拉克蓋達品牌再被注視,JRTN一類孫組織會更願意借其惡名做「實事」。

7. 阿富汗塔利班全盤普什圖化

阿富汗塔利班並非蓋達支部,只是拉登的傳統盟友,不是開宗明義的恐怖組織,而是阿富汗、巴基斯坦普什圖族的部落聯盟。在布殊時代,一句「非友即敵」把塔利班打為蓋達同伙,令好些美國外交人員大為後悔,因為塔利班的普什圖基礎穩固,是不可能靠武力取締的。奧巴馬上台後,出現塔利班和美國和解的可能,例如巴基斯坦西北邊境的塔利班分子曾在2009年主動提出和解停火,只是不被理會而已。拉登死後,希拉里呼籲塔利班「認清美國不能戰勝的事實」,暗示對方是時候談判和解﹔缺少了拉登對塔利班的精神感召,塔利班高層確實可能慢慢和美國達成默契,這是反恐學者Vanda Felbab-Brown的分析。問題是目前阿富汗的卡爾扎伊政權十分腐敗,相信塔利班會用邊打邊談的策略,以卡爾扎伊下台換取不與美國為敵的承諾,乃至在美國撤軍後一舉復辟。

8. 「阿拉伯半島蓋達」的也門機遇

雖然一般相信蓋達二號人物扎瓦希里會成為接班人,但近年美國已把也門教長奧拉基(Anwar al-Awlaki)列為新興恐怖大亨,並把他領導的以沙特和也門為根據地的「阿拉伯半島蓋達」(AQAP)視為最嚴峻的威脅。美國對奧拉基恐懼,除了源自去年AQAP幾乎成功炸毁航機,更因為奧拉基有美國護照,曾就讀多間美國名校,知己知彼。扎瓦希里的致命缺陷是籌款能力不強,但AQAP與不少沙特富豪相熟,更容易繼承拉登的沙特網絡。目前也門是中東波高危國家,總統薩利赫的下台已成定局,筆者剛在華盛頓訪問熟悉也門的美國和平研究所學者Steven Heydemann,他認為任何新也門領袖都會宣示與美國的距離以回應民眾,這會成為AQAP擴張的契機。事實上,也門雖然統一了20年,但南北兩部分歧依舊明顯,不少部落領袖同情拉登,武裝分子則以南北邊界為根據地,這都令AQAP可能以蓋達正統自居,利用拉登神話為發展機遇。

9. 巴基斯坦虔誠軍的核子任務

維基解密流傳一則情報,聲稱蓋達擁有一枚核彈,可能在拉登被殺後攻擊歐洲。這類情報頗為可疑,就是有恐怖組織持有核彈也大概不是蓋達,而應是蓋達的盟友巴基斯坦虔誠軍(Lashkar-e Taiba, LeT)。虔誠軍是南亞最活躍的恐怖組織,代表作是2008年的印度孟買火車爆炸和月後的連環爆炸,力爭克什米爾脫離印度回歸穆斯林﹔它在克什米爾的基地,被相信在塔利班下台後訓練了一些蓋達新人。虔誠軍盛傳有巴基斯坦軍方派系暗中支持,領袖Hafiz Muhammad Saeed早在9.11後聲稱「支持者」擁有兩枚核彈﹔上述印度連橫爆炸的疑犯,也有以印度原子能研究所為目標。拉登的死進一步激化巴基斯坦的反美思潮,以及雙方軍方的互不信任,這會有利虔誠軍維持疑似擁有核武的煙幕。

10. 東突之謎

9.11後,美國國務院把疆獨組織東土耳其斯坦伊斯蘭運動(ETIM)列為恐怖組織,中國視為外交勝利。ETIM的案例比上述蓋達支部或盟友更政治化,筆者曾訪問世界維吾爾大會副主席Omer Kanat,他堅持ETIM是中國製造的謊言,目的是「把疆獨和平運動妖魔化」。北京自然對此嚴加駁斥,透露ETIM接受蓋達支援,經常以ETIM的威脅作為加強國安的前提,認為疆獨分子在恐怖襲擊中國之餘還要妖魔化中國。妖魔化也好、反妖魔化也好,拉登之死無疑是高危時期。

9.11後,蓋達作為美國頭號敵人被打擊了10年,要是它是一個普通國家,早就像海灣戰爭後的伊拉克那樣元氣大傷。但10年來,究竟蓋達是強了,還是弱了﹖拉登死前一個月,外交權威雜誌《Foreign Affairs》刊登了反恐專家Leah Farrall的文章,分析9.11前的蓋達力量薄弱,9.11後卻有力大舉成立支部,影響遍及全球,開創了嶄新的管理模式,其實是強了。說到底,蓋達代表的並非任何單一意識形態,而是一個籠統的對現實不滿的全球精神,配合不同地方的獨特情况,我們可稱之為恐怖主義的「全球在地化」。各地的在地化問題解決了,蓋達支部和盟友自然沒有生命力,不用高調地反也自然消亡。但只要這達不到,負責個別福利事務的激進組織自然有一定民意基礎,單以軍事方式反恐只會製造仇恨,愈反愈恐。

(二之二)

2011年5月3日星期二

由精神領袖到烈士﹕拉登被殺對蓋達發展的十點啟示 (上)

【明報專訊】蓋達領袖拉登在9.11十周年前夕被殺,對美國外交和總統奧巴馬本人自然有相當象徵意義(見筆者國際版另文),但若假定這會終結以蓋達之名進行的恐怖活動﹐則幾屬不可能。加上目前中東各國正發生中東波民主化革命,拉登的死也無可避免會與之產生互動。拉登的死對整個蓋達組織及其延伸網絡的影響,既有宏觀層面,也有地緣政治的微觀層面,可概括為下列十點﹕

1.蓋達「品牌效應」只會發酵

9.11後,蓋達的運作模式早由直接指揮恐怖襲擊,轉型為由下而上的同盟網絡,其中有一些支部和總部聯繫較密切,個別細胞則完全由地方人士成立,只是以蓋達之名擴大影響力。不同支部和總部的同心圓架構,一直為研究者的重點研究對象。筆者訪問了曾任職國安局的華盛頓反恐權威Bruce Riedel,他從情報確認就算是最核心的蓋達支部,也早就不從總部接收細節指示,拉登頂多會對宏觀層面的大方向作出指導,以維繫蓋達的品牌效應。換句話說,蓋達子組織需要的只是一個品牌,而不是總部的具體支援,近年也少見不同支部之間有明顯合作。拉登死了,不過令這個品牌失去一個精神領袖,卻多了一個精神烈士,只要新任品牌設計人處理得好,品牌效應甚至可以發酵。而就是處理得不好,在可見將來,各地的蓋達支部也會繼續運作,因為它們的生命力本來就來自地方。

2.二號人物扎瓦希里的埃及情結

一般相信繼任為蓋達領袖的人,會是長期擔任二號人物的扎瓦希里醫生。事實上,他早已是近十年蓋達總部與外界溝通的樞紐,向半島台發放聲帶就經常來自他的手筆。扎瓦希里與其說是拉登的副手,不如說是獨當一面的盟友,他的組織本來稱為「埃及伊斯蘭聖戰」(EIJ),在9.11前才與拉登的蓋達合併,但基本上維持在埃及的獨立運作。值得注意的是EIJ不少領袖源出埃及穆斯林兄弟會,後者正在後穆巴拉克的埃及扮演重要角色。假如扎瓦希里要展示實力,他的目標可能從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拉克等中東地區移向埃及和北非地區﹔事實上,他剛號召阿拉伯人推翻卡扎菲在利比亞的管治,曾保證蓋達支持任何陣營的反卡扎菲活動。

3.卡扎菲與「利比亞蓋達」連鎖效應

卡扎菲一直聲稱國內騷亂源自蓋達策動,甚至說蓋達在汽水下了迷藥,才導致利比亞青年精神恍惚地反他。這說法自然成為國際笑話,但畢竟東利比亞不但是蓋達招兵買馬的地方,也有一個本土恐怖組織「利比亞伊斯蘭戰鬥團」(Libyan Islamic Fighting Group, LIFG),身分介乎蓋達正規支部和「加盟店」之間。美國一直不太情願直接支持利比亞叛軍,就是擔心援助會輾轉落入蓋達手中,而一旦中東波帶不來真正民主,令人民產生不滿,但從前的強人管治又已被破壞,這倒會成為蓋達的發展契機。美國原來出兵利比亞已是頗為勉強,卡扎菲的兒子被炸死又可能觸犯國際法,加上扎瓦希里可能把重點轉向北非,這些都可能令美國利比亞叛軍的支持更謹慎。

4.「馬格里布蓋達」潛力未盡發展

在芸芸蓋達支部當中,以北非為基地的「馬格里布蓋達」(Al-Qaeda Organization in Islamic Mahhreb, AQIM)一直被認為是最有發展潛能的一個,也就是說在過去十年,它顯示的實力和潛能太不成正比。AQIM原以阿爾及利亞為重點活動對象,因為當地一度幾乎由激進伊斯蘭分子勝出民主選舉,卻在西方默許下被軍政府取締選舉結果,造成了持續十多年的內戰。AQIM的活動範圍廣泛,波及整個北非,美國的「泛撒哈拉反恐計劃」就是針對它而進行,但在茉莉花革命後,則特別加緊在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滲透,相信將和新蓋達的總部和扎瓦希里的嫡系加強合作關係。

5.沙特國內同情拉登大有人在

拉登不但是沙特阿拉伯人,早年與沙特王室交情更十分深厚,發迹正是源自被王室派為代表支援阿富汗反蘇聖戰的往事。他今天雖然已被開除出國,但家族在沙特的影響力猶在,蓋達在沙特的號召力不能被低估,美國一直擔心沙特的國教瓦哈比主義會通過拉登輸出到全球,並懷疑有沙特王室秘密支持拉登。沙特國內有不少不穩定元素,包括要求響應中東波的改革派,東部什葉派教徒,以及蓋達一類激進勢力,他們之間的互動關係十分微妙。蓋達在沙特被稱為「阿拉伯半島蓋達」(Al-Qaeda in the Arabian Peninsula, AQAP),雖然已被沙特軍警大力掃蕩,研究相關組織的美國和平研究所(USIP)權威Steven Heydemann更向筆者表示不少美國在阿拉伯半島的反恐動作都是假手沙特部隊進行,但其實AQAP勢力仍在,只是轉往也門活動而已。由於沙特對民主化的態度最為強硬,是中東保守派的總領袖,不滿現狀的沙特貧民會發現支持民主和支持蓋達的機會成本差不多,後者更可能得到一些宗教團體的實質支持,於是王室對茉莉花愈是感冒、貧富懸殊愈是不解決,蓋達未來的潛能可能愈大。假如AQAP能利用拉登之死在貧民當中進行宣傳,不難把他們從支持民主化以前爭取過來。

(二之一)

奧巴馬做到的,布殊做不到?

【咫尺地球】拉登死了,白宮門前一片歡呼,青年居然唱起超級老歌《Na Na Hey Hey Kiss Me Goodbye》,彷彿打贏了一場大戰。雖然反恐戰不可能有勝利者,但拉登之死起碼是奧巴馬一大勝利。筆者剛在華盛頓訪問了小布殊時代的高層副國家安全顧問艾布拉姆斯(Elliot Abrams),探討奧巴馬和小布殊外交的分別,當時這位負責中東事務的新保守主義健將還極力證明他們的政策比奧巴馬好,但拉登的死,卻恰巧反映奧巴馬的一套可能更務實。

奧巴馬現實主義奏效

小布殊的外交政策,講求利益之餘,也強調推廣普世價值的使命,艾氏作為專職推廣中東民主的官員,認為今天的茉莉花革命有小布殊的功勞。奧巴馬任用的外交高層則以現實主義見稱,也就是像昔日的基辛格那樣,單單高舉國家利益,在其他地方開宗明義充滿彈性。小布殊視「拉登主義」為一項意識形態,把拉登的支持者、同情者均視為敵人,奧巴馬則把消滅拉登當作一項符合國家利益的戰略任務,還與不少被小布殊列為敵人(或潛在敵人)的國家或團體改善關係。這對國際關係層面未必有即時影響,但對情報工作則頗有功效。

斬首襲擊避法律制約

在小布殊年代,美國常動用軍隊在阿富汗巴基斯坦邊境直接執行任務,因為情報一直說拉登藏匿在邊境山區,而據美方宣傳,軍隊除了找人,也會一併宣揚美國價值。奧巴馬上台後,卻大舉增加了沒有人性接觸的「無人駕駛空襲」(drone attack,或稱斬首襲擊)次數,由於這沒有人操作的工具不受國際法監管,既讓他避開了法律制約,也減低了美軍傷亡,並加強了對方領袖的心理壓力,此招暗殺了不少蓋達支部高層,儘管這存在不少道德問題。當美國批評以色列暗殺哈馬斯領袖時,以色列人最忿忿不平,因為奧巴馬的drone attack更乾淨俐落。

小布殊和奧巴馬都曾批評巴基斯坦反恐不力,奧巴馬沒在外交上搞單邊主義,卻更放手讓情報人員活動,惹起的外交麻煩比小布殊更多。

拉登被殺前數月,美國駐巴基斯坦外交官戴維斯(Raymond Davis)在鬧市槍殺兩名本地人,引起反美風潮,民間一片殺人填命呼聲,奧巴馬卻極強硬地要把他引渡美國。後來外電透露,這人就是中情局駐巴基斯坦的總管,殺人是執行反恐任務,也許是拉登在鬧市身亡的先聲。美國特工擊斃拉登說是有巴基斯坦配合,但很可能是獨力完成,行為明顯屬境外襲擊,設想若情報失誤,可構成嚴重外交事件。

對中東懷柔增新情報合作

那我們有什麼啟示?可以說,沒有小布殊的新保守主義,就沒有奧巴馬擊斃拉登的政績,起碼這次拉登藏身情報的源頭,據說源自小布殊設立的關塔那摩監獄,而諷刺地,關閉關塔那摩正是奧巴馬競選時的頭號政綱。但由於奧巴馬採取現實主義外交,無形中減少了巴基斯坦一類獨裁國家對被迫改朝換代的擔心,令美國採取非常措施時顧忌更少,因為奧巴馬明白他的行為再橫蠻,也不會觸及對方的最核心憂慮。根據同一現實主義方略,奧巴馬對中東國家和組織的懷柔,令美國增加了一些新情報合作,對確認拉登不在西北邊境也有一定幫助。

現實主義顯對選民吸引力

艾布拉姆斯自信地說,奧巴馬在中東波的表現太軟弱了,居然讓英法等北約盟友批評美國不夠果斷,加上經濟不景,相信選民會逐漸離棄奧巴馬路線。但通過拉登之死,奧巴馬卻充分表現了現實主義對選民的吸引力﹕在茉莉花革命,美國支持有利國家利益的獨裁政權,不會刻意促進民主化;在反恐戰線,美國只會針對有象徵價值的目標,不會挑釁願和美國互不侵犯的激進組織,因為現實主義者深信莫說小布殊式反恐不能促進民主,就是能、但要死那麼多美國人,他們也情願讓全球獨裁下去。拉登之死不會助長美國的全球霸權,只會令奧巴馬的外交政策更務實,更少價值取態。至於探討拉登之死是否隱含了社會不公義這類哲學學究問題,正如電影《命運迷牆》反映,決策者是毋須感興趣的。

美國布魯金斯智庫訪問學人、香港教育學院文理學院副教授及對外關係統籌主任 沈旭暉

2011年5月2日星期一

梅德韋杰夫訪港的背後

【咫尺地球】上周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訪問香港,這原來應是全港矚目的盛事﹕須知從沙俄、蘇聯到俄羅斯聯邦時代,這個世界大國的領袖從無訪問過香港。梅德韋杰夫去年在莫斯科親自接見曾蔭權,卻拒絕見有中央政治局委員級別的廣東省省委書記汪洋,已是給足香港面子;這次居然應邀來港,更是出乎意料之外。可惜香港媒體並不在意,連帶也忽略了背後的故事。

訪港取經 俄有空間建特區

據俄方消息人士向筆者介紹,梅德韋杰夫對香港確實頗有好感,大概去年曾蔭權訪俄前做了點功課,讓他以為香港人對俄羅斯也不是全然陌生;他這次主動向北京提出加入香港一站,也是源自曾蔭權去年的隨口邀請。眾所周知的是,一流大國領袖理會香港特首邀請的不多,例如曾蔭權早在2008年電賀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並邀請對方訪港,但只被當作政治抽水,一些美國朋友私下談及,也會語帶嘲笑。這次曾蔭權卻一反常態,十分克制,在官方facebook網頁只是寥寥數語介紹;反而梅德韋杰夫正準備把在香港遊艇拍攝的照片發表在私人微博,明顯希望有更多他的行。

不少人相信梅德韋杰夫訪港只是因為中國強大,但這明顯不是全部原因。據接近俄國總統的朋友透露,梅德韋杰夫深知中國和俄羅斯在政體上有很多不同之處,一直刻意避免使用「學習中國經驗」一類用字,也知道把中俄關係定位在哪裏最符合國家利益。但與此同時,梅德韋杰夫卻開宗明義說「香港的金融體系非常值得學習」,說明他確實希望莫斯科或聖彼得堡變成香港一樣的世界金融中心;當俄羅斯與西方關係欠佳,不希望再依靠倫敦紐約,東方的香港(而不是北京或上海)已成為理想的替代市場。從種種迹象可見,他這次訪問是有後續計劃的,不少俄羅斯企業已打算在港交所掛牌,VTB等俄國銀行也擬在港購買人民幣債券。至於俄國如何在境內製造一個新香港,更是充滿無窮彈性,甚至什麼時候主動建構一個特區出來迫國際社會承認,也不是不可能。

重視金融 顯與普京不同

為什麼梅德韋杰夫這麼看重香港金融模式?除了希望以英國製造的香港取代英國製造的倫敦,還有一個可能的原因,就是金融已成為梅德韋杰夫與普京顯示不同的最重要平台。當普京以強硬形象活躍國際舞台,強調對軍事、國防、中央集權的堅持,梅德韋杰夫顯示對香港金融的熱情、對一國兩制實驗的興趣,無疑是偏離了二人原來「蝙蝠俠與羅賓」的設定角色,顯示了自己的主體思想。他早前曾暗示會參選下屆總統,普京回應自己也可能參選後,又暗示要告老歸田,但無論二人關係如何,梅德韋杰夫任總統時栽培的一批官員,都比普京重視金融經濟。要是俄羅斯人都認同金融比反恐重要,2012年的俄國大選,也許還存在變數。

只顧威廉婚禮 媒體悲哀

說到底,假如普京還是俄羅斯總統,曾蔭權就是在莫斯科見到他,大概也難打動這位愛赤裸上身展示陽剛味,並時常宣示物以類聚的強人;普京也不會像梅氏那樣,在莫斯科為了「一個市長」把原訂的40分鐘會面臨時延長為2小時;說到考察,普京大概對中國的殲20戰機更有興趣。有媒體朋友私下稱,梅德韋杰夫訪港為「降呢之行」,未免刻薄,但客觀上若俄羅斯要考察港交所,直接派對口官員就是;若是只為招商,也許大連、上海更符合成本效益。總統大駕光臨香港不可能是常態,可惜我們的媒體只會全天候直播威廉王子婚禮,而忽略近在咫尺的大國領袖,這是亞洲國際都會的悲哀。

美國布魯金斯智庫訪問學人、香港教育學院文理學院副教授及對外關係統籌主任 沈旭暉

2011年5月1日星期日

香港企業與北京的巴拉圭外交突破

拉丁美洲是中國近年積極拓展全方位關係的戰略性地區﹐以經貿關係為重中之中﹐加上拉美有豐富天然資源﹐又是美國後院和台灣外交最後橋頭堡﹐令中拉關 係成為新興研究熱點。然而學者一般只著重中拉政府層面的互動﹐對民間交往較為忽視﹐其實香港企業在當中就飾演了微妙角色。北京借用香港當「白手套」是有不 少好處的﹕首先﹐不少拉美小國依然與台灣保留外交關係﹐最重要的包括巴拿馬、尼加拉瓜、危地馬拉、巴拉圭、海地等﹐北京直接在這些國家投資﹐容易引起政治 聯想。而且中國進入拉美一直為美國右翼勢力擔心﹐並成為「中國威脅論」的佐證﹐因此中國國企也受到嚴密監控。再者拉美各國近年出現不同程度的反華思想﹐主 要針對中國企業與當地產品的競爭、與及不顧本地社會福利等惡習﹐而改善形象、題升軟權力﹐恰恰都是港商的優勢。

在九十年代開始﹐香港首席富商李嘉誠的和黃集團及其子公司就積極投資拉美﹐特別是與港口建設有關的項目﹐在巴哈馬(1997年前為台灣邦交國)、巴拿馬(目前為台灣 的最重要邦交國)等地的投資都對中國外交大有幫助。巴拉圭目前是台灣在南美大陸的唯一邦交國﹐民進黨時代的副總統呂秀蓮曾著書立說﹐把巴拉圭列為台灣「海 洋外交」的終點﹐說巴拉圭是「南美洲外交沙漠中的綠洲」、「台灣拓展南美洲外交工作的戰略制高點」﹐主張台灣企業利用巴拉圭進入巴西及中美洲市場。但由於 巴拉圭是內陸國家﹐沒有港口供和黃投資﹐而它的偏遠位置以往也不是李嘉誠集團的關注點﹐我們原來難以想像李嘉誠會進入巴拉圭。

然而在2000年開始﹐和黃確實開始進入巴拉圭﹐專注發展當地電訊業﹐並取得當地流動電訊牌照﹐建立了手機網絡。2000-2001年是和黃在拉美大展拳腳 的一年﹐最為人觸目的是在墨西哥得到四大港口的經營權﹐當年適逢民進黨在台灣執政﹐北京十分希望壓制台灣剩餘的國際空間﹐台灣邦交國中面積已是「極大」的 巴拉圭自然是重點目標﹐和黃的投資應為北京所喜。2005年﹐和黃卻忽然以「巴拉圭市場缺乏發展潛力」為由﹐將巴拉圭流動電訊項目售予墨西哥電訊公司 America Movil(即福布斯富豪榜首富斯萊姆的旗艦企業)﹐暫時離開這個國家﹐但中國、中國香港的實力﹐已為巴拉圭人民流下深刻印象。

我們不知道在商業考量以外和黃離開巴拉圭的原因﹐但在宏觀的層面﹐這似乎是一項接力項目﹐因為北京在巴拉圭的白手套自然不止和黃﹐另一以往名不見經傳的香港 註冊公司先科(亞洲)有限公司﹐已悄悄在和黃撤離後力爭成為巴拉圭華商龍頭﹐作風比其他進入巴拉圭的中資企業高調得多。根據先科自己介紹﹐它是一家「綜合 性的為石油、天燃氣、石化和煤田勘探開發等行業提供設備和技術的頂級服務商和供應商」﹐而和和黃不同的是它的內地色彩極強﹐網站強調「與中石化,中石油, 中海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它目前在巴拉圭有大量投資﹐包括對巴拉圭的石油、木材、礦產等﹐以及開發當地的中國商城﹐令來自香港的入口佔巴拉圭全國入 口的5%。雖然中國商城所在的東方城原由台灣經手﹐但它的香港特色也頗濃厚﹐居民毋須簽証就可到鄰近的巴西﹐目前是繼邁阿密、香港、巴西伊瓜蘇之後的世界 第四大免稅商城﹐相信先科也引進了不少香港經驗。

先科的香港色彩容或不及李嘉誠﹐但近來也積極打香港牌、軟權力牌﹐最為人 熟悉的是在2010年11月贊助巴拉圭國家足球隊訪問香港踢表演賽﹐此前它剛落實成為巴拉圭國足的贊助商直到2014年世界盃﹐先科的商標更會印在巴拉圭 隊衣上。事實上﹐雖然巴拉圭隊作為在打入世界盃八強、擁有國際級球星辛達告魯斯的南美勁旅有一定叫座力﹐只是以經濟成本計算﹐要是沒有先科﹐它的七百萬港 元酬金絕不是門票能負荷的﹐也不是香港足總能負荷的。

最值得注意的是﹐先科的董事總經理已把巴拉圭政府列為公司頭號外交目 標﹐他曾六次訪巴﹐自言「與巴拉圭政界建立了友好的關係,深受巴拉圭政府部門的重視與讚譽」。另外他又成立了巴拉圭華人總商會並自任會長﹐不但「致力於促 進兩國的經濟貿易和民間文化、旅遊的往來」﹐更開宗明義赤裸裸的表示「希望能為將來中巴建交做出基礎貢獻」。明顯地﹐這已超出一般企業外交的範圍了。

我們並不容易閱讀和黃、先科不同項目投資的所有意圖﹐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它們的成功﹐顯示拉美社會相對信任香港的企業管治﹐令港商的投資能起到其他中資 機構難起的作用﹐從而改善中國在拉美的形象﹐提昇中國的軟實力。由於中資企業對企業社會責任一類概念尚未流行﹐港商也可成為在拉美提倡上述概念的先行者﹐ 以西方習慣宣傳回饋社會。

2008年﹐巴拉圭左翼總統洛高上台﹐多次暗示要調節歷史遺留的兩岸政策﹐又作出諸如提議把以蔣 介石命名的街道改名一類小動作﹐甚至拒絕在聯合國投票支持台灣的入聯議案﹐這與前數年中資、港資企業紛紛進入巴拉圭似有所聯繫。只是新上台的台灣馬英九政府與北京達成了共識﹐終止外交戰爭﹐北京願意默許承認台灣的邦交國繼續下去﹐反而鼓勵這些國家暫緩與北京拓展正式關係﹐以免累及馬英九的島內民望﹐馬英九也宣佈增加援巴經費﹐巴台關係才持續至今。但有了香港的白手套﹐這已不再是北京不能踏足的禁地了。

明報月刊 201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