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9日星期三

運動員啓發牙買加向美國說不?

【咫尺地球】自從牙買加獨立以來,美國就取代英國,成為對牙買加最有影響力的大國,目前它是牙買加的最大貿易伙伴,和第二大經援國。雖然牙買加國內只有不及300萬的人口,但散居全球的牙買加僑民眾多,特別在美國,有不少牙買加人聚居的社區,例如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就坐落在「小牙買加」附近,他們送回牙買加的外匯,一直是牙買加主要收入來源。

牙買加「土法煉鋼」培育運動員

牙買加田徑的成功,卻印證了加勒比小國脫離美國影響力自力更生的可能。在近年國際短跑場上,主要就是美國和牙買加在競爭。牙買加不同其他短暫得到成功的小國,並不是靠美國訓練來得到成績,而是強調土法煉鋼。牙買加國內有260隊田徑隊,為防優秀運動員外流,牙買加會確保願意留在國內的體育明星得到在英美一樣的待遇,獎學金、荷蘭水蓋應有盡有,這些運動員都認為牙買加的田徑體系自成一格,訓練比國外更優秀。

上個十年,不少牙買加裔運動員入籍外國,代表外國參賽;目前牙買加卻鮮有輸出一流運動員,只有已過氣的一群,例如年屆半百的傳奇女飛人奧蒂,才選擇入籍歐洲小國斯洛文尼亞,繼續體育生涯。百米飛人保特就認為,牙買加中學的聯校田徑比賽是世上最高水平的比賽之一、未來飛人的最理想搖籃。牙買加政府已開始進行國際宣傳,要吸引各國精英運動員到牙買加學習田徑,培養了不少頂級跑手的牙買加科技大學,就逐漸成為體育世界的名校。

美牙地下幫會秩序的瓦解

在田徑場和美國平起平坐,自然不代表牙買加能和美國討價還價,卻足以鼓勵牙買加切斷對美國的過分依賴。須知過去50年,牙買加實際上有兩個管治中心,一是民選政府,另一就是幫會的地下秩序,後者的大本營不在牙買加,而在美國。雖然牙買加是度假天堂,但也是全球罪案率最高國家之一,原因就是幫會林立,這些幫會不時爆發槍戰,幫會領袖的根據地,又與牙買加兩大黨的根據地交叉重疊,幫會有本事從美國弄來大批外匯,轉移到政黨,令地上地下政府的勾結循環不息。

牙買加其中一個最大的幫會名叫Shower Posse,經營的毒品網絡深入美國東岸,在紐約、邁亞密等牙買加人聚居的城市勢力尤大,其領袖Chrishopher Coke早已躋身牙買加上層社會,漂白成社會賢達。此人據說涉及過千宗在美牙兩國的謀殺案,年前被美國政府引渡,卻一度被牙買加前總理袒護(美國指兩人為政治盟友),最後在根據地與警方爆發大規模槍戰後就擒。過程中,美牙關係跌入最低點,一方面,有牙買加人不滿美國引渡本國「精英」;另一方面,不少牙買加人更不滿本國總理疑似與幫會友好,彷彿間接受美國地下資本操控。自此牙買加的本土意識進一步增強,田徑場上戰勝美國、田徑場外留住了本國運動員,無疑符合了新政府的政策主旋律。

紓經濟困境與委國加強關係

牙買加正面對嚴峻經濟危機,貿易赤字、財赤都成了常態,危機的部分成因,與其經濟體過度依賴美國,但美國經濟增長卻放緩有關。假如牙買加能通過田徑發展新經濟產業,證明本國體系比美國體系更優秀,配合國民正把保特塑造成國家英雄的風潮,不失為一條新路。當牙買加不可能扭轉對美國的依賴,但又希望拓展美國以外的其他關係,田徑場上的勝利,保特和美國退役飛人劉易斯的口角、喜愛Bob Marley音樂的嗜好,就有了現實意義。

牙買加要紓緩經濟困境還有另一途徑,就是減低輸入天然資源成本,例如增加從委內瑞拉、古巴等的入口,這偏偏又涉及與美國關係,因為這些國家都被美國視為敵人。過去十年,牙買加向美國說不的例子愈來愈多,例如成為加勒比海首個與委內瑞拉簽訂優惠能源協定的國家、支持國際社會結束制裁古巴、收留被美國推翻的海地總統阿里斯蒂德等,都令華府不高興。我們自然不應高估田徑對這些外交發展的影響,但上述進程的深化,確實與牙買加田徑隊崛起同步發生,起碼與美國不那麼友好的國家在與牙買加交往時,通過嘉許牙買加運動員「戰勝美國」來破冰,已成外交場合的慣用語言。

2012年8月22日星期三

牙買加短跑王國與現實外交 — 英國篇

【咫尺地球】加勒比海小國牙買加在倫敦奧運繼續鞏固其「短跑王國」地位,獲得4金4銀4銅,更打破世界紀錄,適逢牙買加慶祝獨立50周年,國內一片歡騰,筆者剛從當地回來,頗能感受一二。對於牙買加人,體育不只是體育,也是顯示國家實力的重要一環,短跑王國興起足以對牙買加外交構成微妙影響。

女總理的「體育政績工程」

牙買加獨立以來,政壇一直由兩大黨壟斷,現任總理米勒(Portia Simpson-Miller)1989年開始入閣,曾任不同名目的部長,職權涵蓋範圍大多有「體育」一詞,例如「勞工福利與體育部長」、「勞工社會保障與體育部長」、「旅遊與體育部長」、「地方政府社區發展與體育部長」等,甚至到了擔任總理,也堅持兼任「國防、發展、資訊及體育部長」一職。她曾獲國際奧委會頒發「婦女與體育世界獎」,表揚她對促進本國女性運動員平權的貢獻;負責培訓牙買加運動員的「牙買加體育發展基金會」,也是米勒任內設立,令不少運動員對她都有先天親切感。

米勒在貧民區成長,是近年牙買加罕見的魅力型領袖,但因解決經濟、治安等問題太困難,她的不少口號都聚焦在形式主義層面。米勒一項最高調的政綱,就是讓牙買加不再奉英女王為元首,以總統取代,把牙買加建成共和國。這似乎是加勒比海一帶的大趨勢,不久前同樣曾為英國殖民地的圭亞那、千里達等,都不再奉英女王為元首,但依然留在英聯邦。牙買加運動員在倫敦奧運揚威,不但對牙買加人在前宗主國跟前站起來頗有象徵意義,對視體育成就為個人政績工程的米勒也深具鼓舞,她在奧運期間訪英,獲邀到白金漢宮會見英女王,就發表了政治成分甚重的講話。加拿大專欄作家Tim Knight形容,這是牙買加對英國的「完美報復」。《衛報》則引述英國評論員認為,牙買加的田徑成就反映牙買加依然是殖民地,尚不能在經濟體系脫離殖民時代的影響。

牙買加不再奉英女王為元首?

牙買加的獨立,也和奧運有一定互動。它首次參加奧運在獨立前的1948年,當時倫敦也是主辦城市,名不經傳的它爆大冷在田徑比賽得到1金2銀(身為主辦國的英國也不過獲得3金),立刻凝聚了牙買加人的身分認同,這也成了米勒在倫敦的政治宣言內容。及後英國為加勒比海各殖民地組成「西印度聯邦」,並以此名義參加1960年羅馬奧運,原來計劃是讓「西印度聯邦」變成一個統一國家,但當中的最大實體牙買加以被分權為由,並不熱中,連在奧運也沒有了自己的旗幟,更令國民失望,不久就通過公投,退出聯邦獨立建國。

假如牙買加不再奉英女王為元首、成為共和國,除短暫勾起國民對英國引入奴隸制度等歷史回憶、激起國內民族主義,最重要的現實意義,還在於加勒比海地區整合的前景。加勒比海整合不同昔日的西印度聯邦,不會觸及主權、又已談到單一貨幣的階段,牙買加認為參與有利無害。加勒比海各島國的天然領袖原來是古巴,但古巴長期被西方孤立,牙買加就成了潛在區域領袖之一,而加勒比海的法語、荷語、西語區,是不可能接受奉英女王當元首的國家成為精神領袖的。但只要從這枷鎖解脫,牙買加以獨特的歷史文化,包括影響全球的Reggae音樂和發展完備的體育體制,足以提供加勒比海一體化的向心力,也許這正是牙買加邁向下個50周年的夢。

2012年8月13日星期一

國際足協和奧委會各有準則

國際奧委會改例前後,其實國際足協也通過了類似條例,只是執行得沒有那麼嚴格,明顯例子就是新喀里多尼亞在2004年獲接納成為第204個國際足協成員。

新喀里多尼亞是法國殖民地,面積1.8萬多平方公里,人口20多萬,在大洋洲算得上是潛在大國。有趣的是它申請獲准的同時,卻有另一個身分類似的申請者被拒,就是來自非洲、2004年成為非洲足協準成員的桑給巴爾。國際足協是這樣解釋的:新喀里多尼亞距離法國本土太遠,運動員到法國交流不便,值得有自己的足球代表隊,加上當地有打算邁向獨立、擬舉行公投,有可能成為獨立國家,反之桑給巴爾是坦桑尼亞聯邦一部分,運動員已被有效代表,加上並無獨立之打算,所以不能相提並論。這反映處理非主權國家申請時,國際足協和國際奧委會有不同準則,而國際足協的彈性相對較大,大概未來有準國家要申請入奧前,會先找國際足協試水溫,而下一個熱門獲接納的非國家成員,有可能是正逐步邁向獨立的丹麥自治區格陵蘭。

2012年8月12日星期日

英國殖民地入奧——開曼群島 Vs 直布羅陀

香港回歸後,能參加奧運的還有三個英國殖民地:早在1936年加入的百慕達(百慕達白人超過三成,二戰前英國只支持白人較多的海外領土參加奧運),以及加勒比海的開曼群島和英屬處女島,都是著名的避稅天堂。

這安排難免令其他殘存的英國殖民地感到不滿,因為論人口,同樣處於加勒比海的英屬吐克斯和凱科斯群島、安圭拉島等,都和三地不遑多讓;而開曼群島年前高調招募英國雇傭兵代表自己參加世界盃,更飽受鄰島批評。

不過那些殖民地在國際社會獨立身份有限,除了因為錯過舊例的入奧時機,也因為本身內政一塌糊塗,致令無暇處理外務。例如吐克斯就因為政府公務員涉嫌大規模集體貪污,年前被英國暫時終止其自治地位。

另一些英國殖民地加入國際體育舞台遇上更大阻力,例如位於南美洲的福克蘭群島,要加入美洲體育機構,必受到阿根廷反對,但畢竟本身人口稀少,尚未形成重要議題。直布羅陀的體育政治則已到了白熱化階段,它雖然未想到參加奧運,但在過去十多年不斷申請加入國際足協、參加世界盃,都因為西班牙強烈反對而失敗。英國對直布羅陀加入國際足協十分積極,近來建議它改為申請加入非洲足協,因為直布羅陀位處摩洛哥對岸,勉強也可算是非洲成員,就像以色列勉強算是歐洲那樣,那時候,西班牙的反對就無效。

2012年8月10日星期五

「自由聯合國家」庫克群島

不少奧運參賽隊伍代表的人口極少,除了瑙魯、圖瓦盧等國家只有一萬人,還有不足二萬人的庫克群島。

庫克群島雖然面積也是極小,但因為地處極偏僻的太平洋中央,領海極其龐大,成了它獨立建國的最大憑藉。事實上,庫克群島的國際身分十分含糊:根據法律定義,它和聯合國正式成員馬紹爾群島等一樣,都是和母體相連的「自由聯合國家」,馬紹爾的母體是美國,庫克的母體則是新西蘭,雖然庫克至今沒有加入聯合國,但能量與馬紹爾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庫克和新西蘭在1965 年簽訂自由聯合的自治協議,聯合國承認庫克群島為「非會員身分的獨立國家」,能參加一些聯合國屬下組織,近年更與新西蘭達成協議,能獨自作一些外交活動,包括與中國獨立建交,新西蘭也多次去信國際社會,要求把庫克群島當作獨立國家看待。

這個島國在1988 年開始獨立參加奧運,當時也有人想過另一個與新西蘭「自由聯合」的紐埃島,以及另一個新西蘭領地托克勞群島是否也應一併辦手續,不過兩地各自只有一千多人,只有在欖球項目才有具水平的運動員,入奧就不了了之了。

2012年8月8日星期三

盼改變現狀的波多黎各

不符合國際奧委會新例、但能獨立參加奧運的有不少例子,除了香港,還有加入奧運超過六十年的波多黎各。

波多黎各原是西班牙殖民地,美西戰爭後被轉手予美國,目前身份是美國自治領,而美國自治領參加奧運早有前科:早在1924年,當時身為美國自治領的菲律賓就獲准獨立參加奧運,而它未完全獨立時,也能成為聯合國創始成員國,可見當時國際社會對主權的概念,比現在有更大彈性。

波多黎各1948年開始參加奧運,歷年共獲得1銀5銅,一律來自拳擊,然而波多黎各能否繼續參賽,還得看其未來身份。在過去數十年,當地曾多次舉行與國際身份相關的公投,主張完全獨立的只有少數,而希望成為美國第51州或維持現狀的,一向不相上下。今年11月,波多黎各將再次舉行公投,第一輪表决是否改變現狀,假如要改變,再有完全獨立、變成美國一個州和「與美國自由聯合」(類似馬紹爾群島模式)等三個選項。

只要波多黎各建州成功,自會被國際奧委會開除會籍,而當地總督Luis Fortuno近年強烈鼓勵島民學習英語、落實雙語政策,希望以此提升就業能力、並作為建立美國身份認同的一環,其立場顯然易見。

2012年8月6日星期一

巴勒斯坦的體育外交

國際奧委會在1996年修例,收緊新會員資格,最戲劇性趕上尾班車的自然是1995年被接納為正式成員的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雖然宣佈立國多年,但一直未被國際社會完全承認,不過在亞洲則毫無爭議,所以巴勒斯坦早在亞奧會拒絕接受以色列後,在1986年獲邀加入,並長期參加亞運,得過一面銅牌,是為巴勒斯坦體育外交的一大成就。明白到突顯「體育主權」是爭取獨立的重要一步,已故巴勒斯坦領袖阿拉法特甚至曾親自擔任巴勒斯坦奧委會主席。

雖然以色列早在巴勒斯坦加入亞奧會時就提出抗議,但它自己連亞洲成員的身份也被取締,自然抗議無效;到了1995年,由於亞奧會支持巴勒斯坦入奧,已屬於「歐洲」的以色列卻不能動員歐奧會集體聲援,加上當年未改例,縱使巴勒斯坦未能加入聯合國,還是得到奧運席位。要是根據今天的新例,恐怕就難說了。

有趣的是,根據國際奧委會官方資料,位於同一地理位置的以色列是「歐洲」成員、巴勒斯坦則是「亞洲」成員,但以色列代表團內,其實有好些來自其管治區的阿拉伯裔運動員,他們的身份認同和效忠問題,只有自己才知道。

2012年8月4日星期六

塞浦路斯參賽欠認同

一些奧運代表隊名義上代表統一的國家,但實際上卻沒有這種認受性,最明顯的例子是塞浦路斯。

塞浦路斯原來是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屬地,1878 年後由英國管治,1914 年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不少島民卻是希臘人,因為這些歷史原因,島上希臘人和土耳其人長期南北對峙。早在第一屆雅典奧運,就有來自塞浦路斯的希臘運動員參賽,在一些奧運歷史書,甚至將他劃為正式代表塞浦路斯,但當時塞浦路斯名義上還算是鄂圖曼帝國一部分,這筆帳如何算,就難以說清楚。塞浦路斯在1960 年獨立,1980 年首次正式參加奧運,但早在1970 年代,土耳其出兵塞浦路斯,扶植了「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國」,塞島就一分為二。那個北部國家只有土耳其一國官方承認,自然難以獲得國際體育活動參賽資格,儘管其體育水平還算不俗,例如北塞浦路斯國家足球隊的排名,就在所有非國際足協隊伍當中排名最高。本屆北塞浦路斯一如以往,要求獨立參加奧運不遂,而北塞浦路斯運動員要出現在奧運,都情願參加土耳其隊,也不會代表塞浦路斯,反映塞浦路斯代表隊在奧運從來名不副實。

2012年8月2日星期四

馬紹爾群島最新成員

由於本屆奧運沒有正式出現的新代表團,目前最新的奧運成員,還是2008 年首次參賽的馬紹爾群島、圖瓦盧和黑山,其中馬紹爾群島(Marshall Islands)的案例最值得一談。

這個位於北太平洋的島國,與帛琉、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北馬里亞納群島等屬於同一個地理區,都先後被德國、日本、美國等殖民管治。到了1986 年,馬紹爾、密克羅尼西亞、帛琉先後與美國簽訂「自由聯合協議」,列明自此國防外交繼續由美國內政部門負責,其他一切範疇則自行獨立處理。最初國際社會也不知道簽訂這樣的條約,是否意味三國就是主權國家,但後來在美國背書下,三國申請加入聯合國獲批,令它們的獨立身分勉強得到核實,密、帛兩國均在2000 年首次參加奧運,馬紹爾則延遲到2008年才參加。

至於擁有著名旅遊勝地塞班島的北馬里亞納群島目前還是美國的自治領,雖然有自己的奧委會,但由於沒有在1996 年前加入奧運,相信未來也沒有參賽資格,不過在其他國際體育比賽還有一定身影,例如年前脫離大洋洲、被亞洲足協接納為準成員,就被看作「脫洋入亞」的體育外交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