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4日星期二

從肯雅恐襲回看孟買恐襲電影《11/26慘案》

近年印度電影被引進香港,但我們看到的大多是娛樂性高的喜劇,其實印度還有不少題材嚴肅的電影,例如剛全球公映、以2008年孟買連橫恐怖襲擊為背景的《11/26慘案》(TheAttacks of 11/26),就值得和講述9/11事件的眾多荷李活電影相提並論。

印度的9/11:讓衣食住行永留陰影

我們大概對2008年11月26日印象不深,但對印度人而言,那是比9/11更震撼的恐怖襲擊。雖然166人死亡、600多人受傷的「規模」,似乎不能與美國的9/11相比,但整個犯案過程對全體印度人的心理衝擊,卻也許還要持久。在事發當日,恐怖份子對孟買八大地標實行連橫襲擊,手持AK-47、手榴彈等遠比孟買警察先進的武器見人殺人,目標包括五星級酒店、火車站、醫院、咖啡屋等,以求令印度人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都永遠留下陰影。

9/11的襲擊模式規模宏大,但有了妥善防範後,一般人還是認為可一不可再;但是「11/26式襲擊」方便快捷,可謂防不勝防,特別是在印度這樣的國家。而且犯案組織伊斯蘭虔誠軍(Lashkar-e-Taiba)此前有不少襲擊前科,例如曾在2001年攻擊印度國會,背後又與巴基斯坦朝野關係千絲萬縷,對印度人而言,那是無時無刻在身邊的威脅,不像蓋達,對美國本土而言,始終遠在天邊。

演繹濫殺婦孺的分寸

在這樣的背景下,這齣希望走向世界的印度電影如何同時達到以下目的:對本國人民展現一個耳熟能詳的慘劇來撫平傷口,對不熟悉事故的外國觀眾刻劃襲擊的嚴重性,卻又不致因為編排引起政治、宗教爭議,就成了導演的挑戰。這些目標貌似簡單,其實某程度上,它們卻是互相排斥的,要兼顧並不容易。

首先,兇手濫殺婦孺的行為成了電影的鋪排重點。他們之間會互相提醒不要對婦孺手軟,一位幾乎成功逃生的孩童最終還是被亂槍射殺,更成了電影中段休息前的高潮。但是,導演同時卻似避免標籤兇徒在故意選擇婦孺來殺,只是說他們不迴避殺婦孺,兩者之間,是有很大差別的。例如兇徒選擇醫院來襲擊,應可說是專門針對婦孺,因為那個醫院就是為收容婦孺而設;但是在電影,兇徒卻特別解釋,說襲擊醫院只是因為此前受傷的人會被送到醫院,暗示別無針對性原因。而且兇徒在殺死一名給他食水的男子後,卻對他的兒子下不了手(鏡頭起碼沒有直接交代下手),也似是導演要為「人性本善」埋下一絲伏筆。這顧及了人性化的刻劃,卻有違印度人心目中「兇徒都是變態狂魔」的形象。

元兇虔誠軍:冷處理宗教和外交的盤算

策劃慘案的組織「虔誠軍」是激進伊斯蘭教派的恐怖份子,這是在南亞眾所週知的事實,電影對他們的處理,卻是小心翼翼地去伊斯蘭化。電影開始時,字幕就強調「不是要詆毀任何宗教,只是要譴責個別暴徒」,明顯是要避免引起穆斯林不滿。在全劇高潮:警官和兇手的對話,警官特別討論《可蘭經》如何談論「jihad」,不斷讚頌伊斯蘭教是崇高的宗教,以突顯滿口聖戰的兇徒如何無知,也顯得有點刻意。然而在真實的歷史,那位唯一生還的兇手卻交代,自己也是為了金錢和食物行兇,甚至說要是印度警方提供同樣東西,他願意立刻變節。這「務實」的一面,就完全在電影看不見,原因也許很簡單:這題目接上了,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地生活水平差異的敏感議題,就不能迴避了。

不少印度人深信虔誠軍和巴基斯坦軍方強硬派有特殊關係,甚至認為不少恐怖襲擊,都是巴基斯坦在背後指示。我們自然不能對此核實,但起碼這是好些印度學者私下談話的說法,相信代表了一部份印度人的觀點。有趣的是,巴基斯坦政府曾在案發後嘗試毀屍滅跡,關閉虔誠軍在疑兇家鄉的辦公室,以圖否認疑兇來自巴基斯坦,仿佛欲蓋彌彰。但電影只是把虔誠軍描述為蓋達支部那樣的恐怖組織,對慘案背後的印巴衝突主旋律,一概按下不表。

如此加工下,觀眾對慘案的過程無疑十分難忘,但難免停留在官能層面。我們自然不必要求每一部電影都交代來龍去脈,像講述9/11事件的《聯合93》也只是特寫劫機場景,但那反而開門見山。相反《11/26慘案》不但正面描寫審案過程,還以警官的回憶貫穿整個劇情,卻把一切簡單歸咎於極端教派洗腦,就顯得有點左閃右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