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衝突在哈馬斯控制的加沙地帶再次激化,傷亡愈來愈多,以色列大城市接連遇襲,以方認為導火線是哈馬斯持續向以色列邊境發動火箭炮襲擊,哈馬斯則以領導人、特別是二號軍事人物「卡桑旅」(al-Qassam Brigades)領袖賈巴里(Ahmed Jabari)被重點清除為轉捩點。然而這類事件並非首次發生,危機卻在今天全面爆發,真正背景還在於一系列國際格局的調整:
一、利庫德集團、羅姆尼與奧巴馬
有評論認為,以色列是為了2013 年1 月舉行的國會大選才行動,因為對猶太人而言,以自殺式炸彈馳名的「恐怖組織」卡桑旅領袖被殺,也許比擊斃拉登更值得慶賀。這容或是以色列考量之一,但把戰事單單歸因於選舉,未免有過份簡化之嫌,畢竟現任總理、代表右翼利庫德集團的內塔尼亞胡,大選支持度一直遙遙領先,以倍數拋離其他對手,就是近日有回落跡象,要連任相信也無懸念。他選擇這時機行動,反而更可能與遙遠的美國總統選舉有關。自從奧巴馬以「事忙」為由拒見內塔尼亞胡,又把美以聯合軍演的規模降級,以顯示不認同其對伊朗等過份強硬的政策,加上內塔尼亞胡在美國大選期間支持羅姆尼,企圖影響美國國內的猶太選票,羅姆尼也選擇以色列為其外交造勢之旅的高潮、甚至公開支持以色列正式定都耶路撒冷,都令奧、內兩人不和廣為人知。奧巴馬連任,「押錯注」的內塔尼亞胡大概是除了共和黨諸金主以外最失望的人,曾批評奧巴馬在以色列背後插一刀的右翼份子也大多不是味兒,但內塔尼亞胡還是要證明自己有能力維持和美國的特殊關係,以免奧巴馬繞過以色列,自行處理伊朗問題。在這次危機,雖然奧巴馬不認同以色列動用地面部隊,但也明確支持以色列「自衛還擊」,足讓搶回主動權的內塔尼亞胡暫鬆口氣。
二、法塔赫、哈馬斯與聯合國觀察員國
在彼方,巴勒斯坦也剛舉行了地方選舉。這些年,法塔赫、哈馬斯分別控制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的分裂局面持續,由於哈馬斯杯葛選舉,控制自治政府的法塔赫派系,自然在根據地約旦河西岸勝出。但就是如此,法塔赫也贏得不漂亮,11個主要地區之中只勝出6個,投票率見新低,脫離法塔赫的獨立代表更勝出不少議席,原因是西岸巴人過去一年進行了不少示威,對象不是以色列,卻是法塔赫管治下的高漲物價。法塔赫腐敗形象深入民心,無力改善經濟,又擔心哈馬斯連西岸根據地也奪去,唯有訴諸外交,現在王牌是申請成為聯合國觀察員國,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還要在11 月29 日到聯合國大會拉票。其實巴勒斯坦1974 年已獲聯合國觀察員身分(observer entity,不少國際組織均為聯合國觀察員),這次是申請成為「觀察員國」(observer state),權利是成為聯合國屬下組織沒有投票權的正式成員,與目前唯一的觀察員國梵蒂岡看齊,以彌補去年申請成為正式成員國失敗的遺憾。但背後的真正動機,卻似是為了凝聚內部支持:須知巴勒斯坦申請成為聯合國成員國的一刻,正是近年法塔赫聲望的最高峰。哈馬斯此時攻擊以色列,無疑破壞了阿巴斯的部署,立刻從法塔赫手中奪回主導權,而哈馬斯一直希望自己全面掌控局面後,才取得外交成果,以證明自己內政、外交、軍事都有管治能力。阿巴斯雖然聲稱以色列此舉的目的「就是要阻止巴勒斯坦成為聯合國觀察員國」,以圖奪回議題,但巴人難免進一步傾向勇於正面抗擊以色列的哈馬斯。假如申請成為聯合國觀察員國再失敗,而加沙衝突持續,法塔赫會否被逼重新激化以與哈馬斯看齊,以免成為事件的最大輸家,值得我們關注。例如自治政府當局剛確定對已故領袖阿拉法特開棺驗屍,以證明他是否如傳聞所言被以色列慢性毒殺,就頗有與哈馬斯爭奪「烈士話語權」的意味。
三、埃及穆斯林兄弟會「亮劍」?
埃及在茉莉花革命變天後,新任民選總統穆爾西(Mohamed Morsi)是「穆斯林兄弟會」成員,而哈馬斯正是穆兄會昔日建立的分支之一,雖然兩者沒太多正式組織聯繫,但基層成員間交往還是十分頻繁;以色列封鎖加沙期間,哈馬斯物資來源幾乎全靠埃及。埃及以往是以色列在中東的最重要盟友,自從兩國在1979年簽訂《戴維營協議》,埃及單方面講和的態度開罪了全體阿拉伯國家,失去了納賽爾時代奠定的阿拉伯主義領袖基礎。但自被西方視為「激進」的穆兄會上台,曾兩次被穆巴拉克囚禁的穆爾西當選,埃及國策就出現大逆轉,以色列就擔心埃及與哈馬斯裏應外合。哈馬斯今年襲擊以色列的武器較從前先進,火箭炮射程和殺傷力都有所增加,更令以色列懷疑他們正獲埃及秘密武裝。當加沙爆發衝突,以色列的策略是要暴露埃及對哈馬斯的支持,讓國際輿論逼埃及收斂。哈馬斯則希望藉埃及輿論向穆爾西施壓,進一步鞏固埃及為後援,特別是有埃及士兵在衝突中死亡,更令埃及國內群情洶湧。穆爾西要宣示和前任親美總統穆巴拉克不同的獨立外交政策,重奪中東大國和阿拉伯龍頭地位,也希望多角度參與這次危機,先支持哈馬斯武裝,再主導外交斡旋,讓國際社會明白,今天唯有埃及足以約束哈馬斯,連帶對阿拉伯之春後其他由穆兄會友好管治的國家(例如突尼西亞),也有一定影響力。何況穆爾西上台後,和長期掌權的埃及軍方一直關係緊張,月前才調整了軍方最高層的任命,參與加沙軍事衝突,對他嘗試控制軍隊,應有一定幫助。
四、哈馬斯從敘利亞抽身
另外,在前總統老阿薩德年代,敘利亞曾大力支持巴勒斯坦各派系,視哈馬斯為所謂「抵抗陣營」盟友之一,哈馬斯總部就設在敘利亞境內的難民營,雖然敘利亞最支持的派系還不是哈馬斯。敘利亞爆發內戰後,政府軍與反對派都拉攏巴勒斯坦各派、特別是境內的巴勒斯坦難民,希望將之武裝起來,現任總統小阿薩德更宣傳「敘利亞戰爭與以巴衝突連成一體」,哈馬斯卻保持中立,並開始疏遠小阿薩德,令水深火熱的後者感到被背叛,終於在官方媒體狠批哈馬斯。哈馬斯作為遜尼派的穆兄會分支,以往在內政層面與敘利亞並非沒有矛盾,疏遠與什葉派結盟的執政阿拉維派、同情以遜尼派為主的反對派,也不教人意外,雖然此舉明顯是押注,判斷阿薩德不能長期維持下去,也相信敘利亞反對派上台會更有利穆兄會這一脈的發展。為此,哈馬斯受到內部一些批評,畢竟雙方曾是戰友。這時和以色列正面衝突,除可以證明自己始終如一、安撫內部和其他巴人組織當中的親敘派系,更可解釋為何要集中人力在本部,以抽身於敘利亞戰場。
五、真主黨與以色列:敘利亞內戰的蝴蝶效應
敘利亞另一盟友黎巴嫩真主黨因獲伊朗支持,卻不可能離棄阿薩德,並正努力把戰場擴大到臨近地區,包括以色列。黎巴嫩情報首長哈桑(Wissam al-Hassan)月前被神秘暗殺,轟動全中東,當地輿論普遍懷疑是敘利亞主使、真主黨執行,以讓長期被敘利亞控制、但近年局勢已平和的黎巴嫩再陷入亂局。不久前,真主黨曾派無人駕駛飛機進入以色列境內遭擊落,其網站則表示一旦出現地區衝突,會以以色列加利利地區為目標,都令以色列警惕;何況就是沒有這次危機,真主黨也不時會發放火箭炮到以色列境內。所以以色列加大震懾力量的對象不單是哈馬斯,也包括真主黨、敘利亞乃至敘國最後盟友的伊朗;內塔尼亞胡甚至曾說要直接出兵敘利亞,以免敘利亞化武落入哈馬斯、真主黨、穆兄會等手中,也曾威脅要以「先發制人」方式,處理伊朗核問題。現在以色列以加沙之名,徵召七萬五千名後備軍人,其實是內塔尼亞胡早就希望做的事。中東各國、各派系間關係錯綜複雜,假如以巴衝突和敘利亞內戰兩大熱點掛鈎,引發進一步蝴蝶效應,足以對世界和平構成真正威脅。各大國希望目前的衝突適可而止,應是衷心的。(待續)
沈旭暉 明報 2012年11月20日-上篇 [修訂完全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