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3日星期五

一帶一路之馬爾代夫的抉擇

「一帶一路」計劃在馬來西亞被推倒重來後,除了在緬甸、斯里蘭卡有類似案例,印度洋小國馬爾代夫也出現同樣爭議,而且與前述國家相比,馬爾代夫的國家規模要小得多,面積不足三分一個香港,全國人口不及屯門,能否負擔如此龐大的基礎建設借貸,更缺乏迴旋空間。 前總統被指掏空國庫 不久前,馬爾代夫舉行大選,新總統薩利

2018年11月22日星期四

橘逾淮為枳:芬蘭教育是萬靈丹?

「芬蘭式教育」近年被世界各地吹捧為未來教育發展方向,海量的學術與非學術文章紛紛出現。然而,橘逾淮為枳,到了東方社會是否適合,卻是另一回事。芬蘭教育制度在東方初試啼聲,始於2009年的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PISA)。PISA是OECD每3年舉辦一次、比較世界各地15歲學生能力的評估測驗,以往名列前茅

2018年11月21日星期三

一帶一路旗艦考: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的合約

「一帶一路」以和中國保持「全方位友誼」的巴基斯坦為第一站,「中巴經濟走廊」為旗艦項目,主權自阿曼蘇丹國回歸、有望成為「巴基斯坦香港」的瓜達爾港(Gwadar)為最大港口投資,究竟成效如何,目前自然未能下定論。本欄曾談及有巴基斯坦精英開始對中國的角色有所反思,起碼認為條款可更相宜來彰顯「友誼」,舉一反三,對其他案例也有參考作用。

以瓜達爾港為例,截止2017年底,中國已透過亞投行及其他合作協議,向巴基斯坦政府提供總值近8億美元撥款、年息約2-5%的優惠貸款及免息貸款,用作興建新機場、瓜達爾自由貿易區、東灣高速公路、防波提、疏浚停泊區、供水及污水處理設施、職業訓練學校、醫院等一籃子基礎建設。由於中國提供了龐大現金流(雖然只是借貸),完工後,整個項目將按照「一帶一路」常見的「BOT」模式 (Build-Operate-Transfer,興建-營運-轉移),先交由中國海外控股公司負責營運40年。營運期間,瓜達爾港項目的港口及碼頭營運收益,91%歸中國海外擁有,巴基斯坦政府只能獲取9%盈利,此外中國海外也獲得瓜達爾自由區總收入的85%。巴基斯坦也要從中國進口價值22億美元的原料,來應付未來三年的所有項目需求。對北京而言,把整個港口由小格局變成國際都會,要是成功,自然都是中國功勞,反正其他國家的確不願意投資,所以拿取絕大部份盈利,並不過分。但對巴基斯坦而言,除了看見基建硬件完成,其他持分者的誘因十分有限,項目9%、15%的盈利能安撫多少國內既得/既失利益者,也很傷腦筋。

中國協助巴基斯坦基建,是希望把瓜達爾港打造成一個國際港口都會,那時候它的總面積將達3600萬平方尺,擁有金融區、機場、一流基建、還有富豪哥爾夫球場,預計至2022年前,將有約50000名來自中國的專業人士進駐,而根據規劃,在未來20年,可能更有其他200萬人遷居當地。這樣一來,中國除了向巴基斯坦輸出剩餘產能、剩餘勞動力,還可以輸出技術專才和中產階級,他們可以投資當地的「基建概念房地產項目」,反正本地人能負擔的不多,房地產漲價後,主要受惠方大概也是華人。巴基斯坦能享受持有「新國際都會」的戰略優勢,但也擔心假如都會的商業命脈自己不能掌握,這好歹(有時候)是一個民主國家,也不好和國民交代。何況中國新移民要是人口真的如此龐大,根本不可能融入瓜達爾港原本只有區區8萬人口的本地社區,主客易勢之勢,恐怕明顯不過。

巴基斯坦國內精英更擔心的是,根據本國經濟狀況,無論中國提供的借貸利息多麼低微,早晚總要連本帶利償還,但有這個能力嗎?卻心照不宣。此刻巴基斯坦早已債台高築,估計累計外債規模已達82億美元,即相等於2017國內生產總值的67.2%,而當中有8億4千萬美元,正是在中巴經濟走廊合作框架簽訂下的最新欠款。近日巴基斯坦甚至要向沙特以外幣及暫緩收取石油交易收入等形式,借貸6000萬美元,又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尋求援助,可見瓜達爾、以至整個中巴經濟走廊在完工前,難免為巴基斯坦帶來龐大負擔,以令其支不抵債。到了未來,要是真的還不了債,怎麼辦?不知道。凡此種種,都為中巴兩國長達數十年的親密友誼,帶來真正的考驗。

小詞典:瓜達爾港(Gwadar)

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瓜達爾市的深水港口,控制巴基斯坦通往波斯灣的航道,具有戰略價值,18世紀開始由當時的阿拉伯海上霸權阿曼蘇丹國統治,1958年阿曼將瓜達爾港賣給巴基斯坦,才成為巴基斯坦領土。巴基斯坦一直希望發展瓜達爾港,新加坡公司曾中標建設但被中止合同,然後中國決定大舉投資,目前是「一帶一路」旗艦項目。

2018年11月20日星期二

當歐盟回絕意大利預算案

英國脫歐方案出爐之際,歐盟未來應偏向硬指標還是軟指標,卻依然未有共識。這時候,歐盟歷史上首次回絕了意大利的2019年財政預算草案,要求對方三週內重新提交修訂案,可能令相關討論再被炒熱。

這是歐盟自 2013年主權債務危機後,首次動用經濟調控的法案《經濟穩定與增長協定》,退回成員國的財政預算。根據意大利的預算草案,來年財政赤字將提高至國内生產總值的2.4%,除了比上屆政府高出2倍以上,直逼歐盟規定的3%上限。歐盟指責意大利政府擴大财政支出「前所未有地偏離原則」,違反歐盟的財政政策目標和國家預算赤字要求,會對歐元區構成不可接受的風險。不過,由五星運動與聯盟組成的意大利聯合政府,則表明堅持擴大赤字預算計劃,反對歐盟緊縮措施的提議;經濟和財政部長特里亞更強硬回應,矢言意大利需要以發放福利的方式促進消費和企業開銷,才可剌激經濟復甦 。

其實,相對意大利在2017年佔GDP 2.3%的赤字,這次預算並不算特別高,也沒有超過歐盟上限。歐盟反對的,其實是意大利經濟計劃的目標:背棄緊縮承諾,增加福利開支,擔心意大利逐步「希臘化」。目前意大利經濟計劃的種種內容,例如將每月最低收入和退休人士養老金上漲到780歐元、把退休年齡降低至62歲、為企業規定單一稅率、實施債務大赦等,都不是所謂「長遠經濟計劃」,並沒有改革困擾意大利多年的工會和老人福利問題,只是五星運動為了兌現選舉承諾而行。儘管意大利近年經濟增長回歸正數,但去年整體增幅僅1.5%,絕不足以承擔聯合政府「派糖」。

五星運動等極右政黨,本來就以反歐盟情緒來拉抬支持。意大利政府和歐盟之間的分歧並非新鮮事,歷屆政府也曾把本土問題推到歐盟身上,但遠不及本屆政府的民粹操作。假如歐盟妥協,放寬對成員國的規範,自然有助五星運動在未來選舉的聲勢;即使不成功,也已經是成功的政治炒作。不過意大利聯合政府也深知,不可能由歐元換回里拉,意大利不堪一擊的經濟狀態,加上英國脫歐的樣本在前,「Italexit」的支持者甚少。意大利與歐盟矛盾加劇,已導致國際三大評級機構紛紛下調意大利的信用評級;總理孔特也連忙保證糾紛可談判解決,以免假戲真做。

歐盟的反應則完全可以理解,因為意大利是繼希臘後,歐盟負債比率最大的國家,2017年的政府債務總額相當於GDP的131%。作為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意大利的任何債務危機,都會對歐盟造成極大威脅,令歐元的公信力再受衝擊。然而歐盟也必須正視一個結構性問題:目前歐洲一體化下,只能有統一貨幣政策,但歐元區國家在經濟結構和發展水平存在莫大分歧,成員國在經濟發展和歐元區整體穩定之間,往往難以平衡。制度不更新,希臘、意大利的危機只會再三出現,要是再遇上特朗普式民粹領袖席捲全歐,問題就大了。

小詞典:五星運動(Movimento 5 Stelle)

意大利新興極右政黨,2009年由演員卡塞雷吉奧成立,主張右翼疑歐主義,同時關注左翼環保議題,但由於操作手法民粹,亦提倡普及全民投票的直接民主,普遍被媒體歸類為「極右政黨」。2016年有五星運動候選人當選首度羅馬市場,並在2018年國會大選成為第一大黨,首次與其他政黨組成聯盟,聯合執政。

2018年11月19日星期一

美國與香港:關於「獨立關稅區」的種種迷思

美國國會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USCC) 發表年度報告,首次建議美國商務部考慮不再視香港為獨立關稅區,也就是與中國內地視為同一關稅區,官方原因是「中國日益介入香港內部事務」。報告出台後,外國媒體大多以北京干涉香港事務為切入點,解釋報告的來龍去脈;香港公眾人物則根據自身代表的政治立場、意識形態回應,例如建制派批評美國干預香港內政、報告存有偏見;傳統反對派/民主派藉此警告北京,不要繼續干預香港內部事務;激進本土派則樂觀其成,認為美國取消香港上述待遇,反而能激起港人「覺醒」。無論持哪一種觀點,在網絡世界的後真相時代,都很容易根據單一事實無限上綱,我們有必要了解這議題背後千絲萬縷的國際關係,以及坊間普遍存在的誤解。

首先,香港是否具有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的獨立關稅區身份,最重要法源並非《基本法》單方面說什麼,也不是美國單方面怎麼看待,而是香港獲世貿接納為非主權實體的獨立關稅區(以同一身份加入世貿的,還有當時的歐共體、台灣與澳門)。然而即使香港是世貿獨立成員,也不代表美國必須把香港與內地區別處理,這方面完全是美國內政;另一方面,即使不是世貿正式成員,自治體的獨特關稅地位,也可以得到國際社會普遍認可,例如我們介紹過的芬蘭自治區奧蘭群島。但這又不等於任何國家自己建立一個「高度自治特區」,就自動具有國際地位,正如北韓曾嘗試參考香港建立「新義州特區」,卻隨著「特首」楊斌被北京拘捕,沒有任何國家再認真看待。所以一個自治區是否為國際社會接受,美國一類超級大國的態度,在現實政治操作,會起最根本作用。

不少理想主義者、左翼自由派認為,美國相關委員會的上述建議,源自北京越來越干涉香港內政、破壞一國兩制,還有種種涉及人權、自由的爭議。但當我們閱讀比較政治學,就會發現這不是事實。有媒體以頭版前瞻,說一旦香港通過二十三條,就是美國終止香港獨立關稅區地位之時,這完全是一廂情願的文宣,就像澳門通過二十三條已經十年,美國國會依然保留「美國-澳門政策法」,不聞華府希望改變視澳門為獨立關稅區。至於類似《金融時報》記者馬凱事件,民主派認為會影響國際投資香港的信心,但單純是新聞、言論自由相關案件,新加坡政府的紅線依然比香港要深,驅逐記者與學者出境、政府以公帑控告異見人士誹謗一類行為久不久出現,卻不聞「影響國際投資者對新加坡信心」。說到底,美國賦予香港這中國特區什麼樣政策,完全是國家利益主導,其他都是說詞;投資則是企業利益主導,企業希望有穩定、可估計的營商環境,所以新加坡有清晰紅線,「certainty」很高,反而令國際企業知道規則,不像香港,既沒有民主制度的優勢,又沒有威權政體的優勢,投資者無所適從,才是「uncertainty」所在。

美國政治設計以分權、制衡為最高綱領,刻意製造不少平台讓利益集團、持分者「參與」政治,以保留所有人的存在感,但誰真正有影響力,往往是其他潛規則判定。美國國會有不少類似「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USCC) 的委員會,它們的報告通常沒有太大影響力,只是立場宣示,除非輿論反映熱烈得足以令議員找到政治本錢。USCC的成立背景是中國入世後,美國認為需要監督中國是否達標,由於宗旨如此,基本上每份報告對北京都是批判,曾作出的建議極多,例如建議國會立法處理人民幣匯率(即中國作為貨幣操控國)問題、建議國會立法禁止中國國企收購美國企業等,至今也未實現。只要立法機關有意,有沒有委員會報告,議員都會推動相關法案;只要行政機關、特別是特朗普領導的行政機關有意,也可以通過「行政命令」影響已通過的法案。不過,USCC也不是完全沒有影響力,它的主導思想,基本上和特朗普打貿易戰的意識形態吻合,只是委員會主席Carolyn Bartholemew是民主黨眾議院領袖佩洛西的親信、前辦公室主任,在特朗普眼中,很難是自己人。總之,要是特朗普要打「香港牌」、盧比奧一類參議員要打「香港牌」(他已提出法案試水溫),都不會管USCC。

所以說到底,關鍵問題只有一個:美國視香港為獨立關稅區,對美國有甚麼好處/壞處?香港回歸前,美國國會通過「美國-香港政策法」,筆者曾訪問有份草擬法案的一位美國政治中人,他說當時完全是功能性考慮,美國政府認為1997年後保留香港的獨特身份,對美國企業保留一個制度不同於中國內地、又能藉此滲入中國的經貿基地,有無可取代的好處,正如澳門這個「國際地下錢莊中樞」的存在,對美國也十分有利,於是一國兩制、言論自由等就成為「justification」,但這只是說詞,不要倒果為因;假如單是為了「捍衛核心價值」,為甚麼美國不制裁全球最封閉的沙特阿拉伯,而以之為盟友呢。

根據傳統外交智慧,就算中美關係惡劣,美國也需要香港作為透氣口,特別是貿易戰期間,美國企業更需要香港融資,同樣中國也默許了美國在香港經貿層面建立勢力範圍,這是傳統大國博弈「你中有我」的智慧。按美國利益計算,不再視香港為獨立關稅區的前切,只有兩個:一是華府鐵了心和中國打全方位貿易戰,單純以打擊中國、扶植新加坡一類盟友徹底取代香港為目的,而不希望保留自身迴旋空間、或計算潛在長遠利益;二是北京太明目張膽利用香港這窗口,例如讓國企主要業務都以「香港身份」享受不同關稅待遇,到了誇張得其他國家不得不回應的地步,那同樣失去「水至清則無魚」的外交智慧。又是根據傳統智慧,中美兩國領導人都不會如此缺乏遠見,唯一問題是「傳統智慧」在今天這後真相時代是否還管用,卻不好說。

小詞典:「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USCC)

美國國會根據2001年法案成立的委員會,宗旨是評估中國加入世貿後,會否濫用世貿給予的待遇,從而對美國利益構成影響。委員會負責提交獨立建議保護國家安全,成員有12人,由國會兩黨領袖委任,來自不同業界,而不是國會議員,2011年開始定期發表年度報告,隨著中國崛起、貿易戰升溫,對北京態度越加強硬。

2018年11月16日星期五

黑豹之後:「非洲未來主義」的未來

昨天談及剛逝世的「超級英雄」之父Stan Lee,和他的「非洲未來主義」代表作《黑豹》。作為具前瞻性的思想,「非洲未來主義」並非虛無飄渺的離地創作,在可見將來,部份綱領的確有化為現實的可能。

「非洲未來主義」的早期影響在於流行文化,代表人物是自稱「來自土星」、以埃及神明取名、結合黑人文化和宇宙觀的現代黑人爵士樂手Sun Ra,不過他在世時其不主流,只是一個先驅。但隨著全球進入互聯網時代、電商時代,人口紅利變成虛擬經濟的極大優勢,無論多麼貧窮的人,也可以通過點擊率造王,作為人口增長速度最高的大洲,非洲的潛力一下子被釋放出來。

今天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已有過億人口,埃及、剛果、坦桑尼亞等國人口也很快過億,這還不算美英法等大國的非裔人,相反從前主導主流文化的白人出生率則持續下跌。發達國家為了回應網絡演算式,消費不得不越來越迎合非裔口味,Rap音樂的大行其道不過是例子之一。本欄年前介紹過《公元3000年歷史上最有影響力100人》一書,入選者除了耶穌、牛津與令人類長生不死的未來科學家,還包括一位以尖端科技變革人類飲食習慣的未來非洲女廚師巫吉吉。如此結合發達社會和非洲文化,不正是「非洲未來主義」產品?

下一步是結合「非洲未來主義」與政治權力,這其實是無數非洲領袖的夢想,種種去殖化行為,都有類似目標,只是過猶不及,變成純左翼宣示,反而失去了對未來的想像空間,不過還是有些創意之作出現過。正如《黑豹》的「瓦干達」王國使用一隊戰力強橫、擁有先進科技的女兵,利比亞已故領袖卡達菲也培訓了一隊私人女兵,西方媒體笑稱這是仿效昔日達荷美王國的女兵編制,但卡達菲女兵身兼保鑣、作戰、高科技特工等多重身分,既是還原達荷美傳統,也是邁向未來。當非洲逐漸富起來,自然逐步與「中東未來主義」看齊,像杜拜、多哈那樣,以最新科技,重構非洲版本的天方夜譚。

即使在科技層面,非洲掌握的各種資源自然不容小覷,近年在結合自身國情的太陽能、電商、生物科技等領域的創科發展,更是一日千里,昔日低度開發、沒有經過固網電話的失衡發展,與及地處熱帶、各種罕見生物橫行造成的困擾,居然逐漸變成優勢。例如本來擁有核技術而自願放棄的南非,除了繼續在高科技研究與發達國家合作,近年還研發了補足食物鏈的蒼蠅工場,去完善漁業;二十年前發生恐怖種族滅絕的小國盧旺達,有點像《黑豹》的小國「瓦干達」那樣,現在卻成了創科遙遙領先的「非洲新加坡」;摩洛哥、尼日利亞等國的太陽能發電技術越來越成熟,正充份利用撒哈拉沙漠,希望向歐洲反過來供電。20世紀美國激進黑人領袖Malcolm X以「黑就是美」為宣言,號召回非洲尋根,到了以一百年後的未來,誰說不可能是事實?

小詞典:Sun Ra(1914-1993)

美國非洲裔音樂人,作品歸類為「現代爵士樂」,創作出「宇宙理念」為個人哲學,風格別樹一格,也是普及使用電子合成器於爵士樂的早期人物。Sun Ra宣稱是土星天使族人,以埃及太陽神Ra為名字,不時以法老王頭飾、宇宙太空船、星際旅遊、外型誇張的「外星珠寶」造型出現,被後人視為「非洲未來主義」先驅。

2018年11月15日星期四

超級英雄之父Stan Lee:非洲未來主義傳道人

美國漫畫「超級英雄」系列原創人Stan Lee病逝,他和不久前離世的武俠小說大師金庸,同樣創造了自成天地的平行時空,啟發了幾代人的無窮想像。他的超級英雄雖然「超級」,但一律以充滿人性、各有弱點著稱,背後的科技想像,則充滿對未來的前瞻,兩個元素加在一起,構成了獨一無二的未來學視角。最能反映這世界觀的,當屬筆者最喜歡的一套動漫《黑豹》。

《黑豹》是首個以黑人為主角的超級英雄,改編自動漫的電影不久前上映,在美國叫好叫座,雖然不無對非洲的獵奇鏡頭,但遠比一般套版東方主義電影有深度,堪稱「非洲未來主義」(Afrofuturism) 的代言作品。所謂「非洲未來主義」源自冷戰期間的美國,和六十年代的黑人民權運動同步出現,雖然到了九十年代才被正名,但在非裔美國人當中,擁有由下而上的生命力,也逐漸成為文化主流。

這思潮認為,假如歐洲白人從來沒有殖民非洲,本來就孕育了獨特文化的「黑暗大陸」,絕對有條件創造不遜今日最先進國家的高度文明,不用像現在那樣,只能跟隨歐美發展模式,失去祖先的靈魂。基於這假設,「非洲未來主義」通過音樂、文化、藝術等創作,建構了一個又一個的平行時空,把先進科技、太空探索和傳統非洲文明、部落傳統結合,既滿足了當代全球非裔人口的想像,也比教條式左翼的反殖民主義多了文化包容,能以平起平坐、不亢不卑的心態,和其他文明一起向前望。

在「非洲未來主義」薰陶下,《黑豹》幻想了一個虛構的東非小國「瓦干達」(Wakanda),表面上是全球最窮國家之一,實際上卻因為擁有能製造各種高科技產品和先進武器的「反金屬」「汎合金」,成為全球最先進、最繁榮的地方。不過作為瓦干達國王的前任「黑豹」,雖然一方面派遣國內優秀學生到西方留學,吸收科技知識再自我研發,另一方面卻擔心外界發現真相,於是以貧窮的外貌掩飾自身的烏托邦,同時刻意保留傳統文化,讓高科技和傳統並行不悖。「黑豹」和其他國內部落的信仰,都源自古代神明,有些還與古埃及產生聯繫,而古埃及正是傳說中人類和宇宙產生互動的源頭。

新任「黑豹」雖然經過一輪博弈,從奪位者手中重奪王位,但對方也是王族,並非樣板式反派,只是因為被流放到美國黑人區,見盡黑人在美國被壓迫的面貌,希望通過「瓦干達」先進武器改造世界,顛覆黑人處於下風的秩序,才產生奪權大計。這思想最終也影響了「黑豹」本人,令他結束鎖國狀態,決定和全球共享繁榮的秘密。

這樣的情節,既令非裔美國人感到有平權、充權效果,主流白人也不覺得反感,因為最終殊途同歸,美國隊長和「黑豹」成為英雄世界的戰友,這正是Stan Lee成功之道。但對非洲未來主義而言,「瓦干達」絕對是一個里程碑,美國人的烏托邦居然在非洲,這和六十年代黑豹黨的意識形態,到奧巴馬當選總統後祖家肯雅掀起的旋風,都完全吻合。單是這部作品,Stan Lee已足以躋身殿堂級大師之列。

小詞典:「汎合金」(Vibranium)

Stan Lee動漫作品《黑豹》虛構出來的金屬,來自外太空,因為隕石撞擊地球而落在「瓦干達」領土內,可以融解其他金屬,所以是「反金屬」,又能吸收聲波和動能,令其堅硬無比,適合用來做各種超級武器,例如美國隊長的圓盾,以及「瓦干達」的所有先進科技設備。

2018年11月14日星期三

「沙特錦衣衞」:老虎行動組存在嗎?

《華盛頓郵報》的沙特阿拉伯記者卡舒吉神秘身亡事件,雖然在美國國內逐漸平息,但對沙特王儲穆罕默德的考驗遠未終止。土耳其似乎很希望用這機會慢慢施壓,起碼要揭開沙特種種管治醜聞,以作為伊斯蘭大國博弈的籌碼。執行任務的沙特特工是否直屬王儲,成為案件焦點。

據以英國為總部的網站《中東之眼》透露,殺害卡舒吉的是王儲手下的「老虎行動組」(Firqat el-Nemr)。海外讀者自然難以直接求證,所謂「老虎行動組」的說法有多真實,然而《中東之眼》並非一般網站,董事曾任半島電視台高層,總編本來在《衛報》,曾被沙特點名指其接受卡塔爾資金,雖然立場明顯反沙特,但也以得到獨家區內資訊著稱。根據這說法,「老虎行動組」有約五十人,成立背景是王儲繼位後樹敵眾多,要以非常手段控制形勢,成員都是王儲由保安部門挑選;負責這次行動的有15人,大腦 Maher Abdulaziz Mutrib曾是外交官和將領,也是王儲心腹,而且行動還備有法醫,可見規劃之周詳。不過有說王儲要求行動組將卡舒吉的手指一根一根斬下,寄給他作「紀念」,則未免過份戲劇化,受過現代教育的人,也很少如此留下證據,可信度應存疑。

其實除了卡舒吉案,關於行動組的傳聞早有不少,通常都涉及「深宮計」一類情節。例如被廢上任王儲的兒子Mansour bin Moqren,據說是現任王儲的眼中釘,他曾企圖乘直升機逃亡國外,卻在沙特與也門邊境墜機,陰謀論相信他是被行動組的導彈擊落。卡舒吉身亡後,不少人都站出來說「#metoo」,例如獲加拿大政治庇護的沙特異見人士Omar Abdulazi因為不斷批評人權問題,成為王儲目標,沙特政府曾設法騙他進入沙特駐加拿大使館、又威脅他在國內的家人,雖然當事人沒有中伏、沒有就範,也令加拿大與沙特關係一度緊張。

弔詭的是在外交界聚會,談及這案件的常見對白都不是對情節驚奇,而是對「老虎行動組」的拙劣手法感到驚訝。當俄羅斯前特工在英國神秘中毒,北韓「廢太子」金正男在馬來西亞機場被毒殺,都是殺人於無形,而且幕後黑手事後能撇清關係,手段明顯比沙特勝一籌。不過技術上,這絕非難事,軍費開支屬全球最高之列的沙特阿拉伯,要更有效的組建「老虎行動組」,理應易如反掌。

但這次行動卻被土耳其完全錄下過程,特工沒有掌握智能手錶的用途,事先安排的掩飾都經不起現代科技、大數據、臉部確認等推敲,反映策劃者依然活在前現代社會,而且對新科技缺乏基本認知。假如真的是沙特王儲策劃行動,如此低手,不禁令人對其政策執行力充滿疑慮。若說王儲地位動搖,本案「辦事不力」,才是主因;「老虎行動組」的故事除了反映他性格兇殘,更顯示了此人的志大才疏和無能。站在「出口轉內銷」的傳訊角度,似乎後者,才是重點。就不知道誰笑到最後?

小詞典:中東之眼 (Middle East Eye)

關於中東資訊的獨立新聞網站,成立於2014年,在英國倫敦註冊,總編David Hearst曾任英國《衛報》國際主筆,董事Jamal Bessasso曾任半島電視台規劃及人力資源總監,僱有20名全職員工。官方稱財務獨立自主,但沙特曾於2017年制裁卡塔爾時,曾以「接受卡塔爾經費散播虛假資訊為由」,一併要求《中東之眼》結業,反映它背後也充滿陰謀論。

2018年11月13日星期二

全球兩極化現象:由Facebook演算式談起

不少朋友對全球越來越兩極化深感不安,而這趨勢的深化,社交媒體的「迴音室效應」自然大有責任。社交媒體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也坦承自己公司的演算式,容易被不同組織利用,所以正努力調節公式,希望撥亂反正云云。Facebook聲稱要令「生活時報」顯示更多朋友資訊,調低公眾專頁的內容,令它還原為生活化社交平台,但結果卻很可能雙輸:世人、特別是新一代越來越少使用Facebook,而同時繼續用Facebook的用戶,又會不自覺的進一步墮入兩極思維。

這是因為當演算式只顯示有限的公眾專頁資訊,只會更貼近每個用戶的意識形態度身訂造內容;從前一些相對中立的知識型內容,還可能出現在對公共事務有興趣的用戶的第二、第三選項,現在卻成為新演算式的犧牲對象。換句話說,對公共事務有興趣的人,只會看見更偏頗的單一資訊,他們和其他群組的距離,也是越來越遠,對自身的意識形態卻更為堅定。至於其他對公共事務本來略感興趣的正常人,在新演算式下,現在卻只會看見完全的衣食住行資訊,令社會除了出現極右、極左的對立,同也時出現「關心政治」和「討厭政治」之間的二元對立。

與此同時,個人用戶發佈自己資訊的動力越來越低,講求圖像傳訊、「顏值」的會到Instagram,深度文章到了Medium,一句短句更新的會用Twitter,純粹即興「抽水」的會用閱後即焚的Snapchat,結果Facebook雖然依然有全球最多用戶,氣氛卻是暮氣沉沉。只是關心政治、已經進入不同小圈子的小眾已經不能自拔,也就繼續在自己的遊戲空間內存活下去。

這樣的虛擬秩序,自然容易被各種各樣的高人利用,而「高人」可以是國家機器、商業鉅子,也可以是恐怖組織、宗教團體,反正到了最後,都是資訊科技專才的壟斷。各種針對性廣告在社交媒體出現,有了大數據的幫助,客觀效果就是進一步加強了一個人的偏見或愛憎:本來對特朗普略有好感的人,經過社交媒體洗禮,逐漸變成死忠;本來只是稍為喜歡名車的人,耳濡目染下,逐漸覺得擁有保時捷是「常態」,積習難返。當社交媒體的attention spam已經以秒來計算,任何深度內容都要化作簡單圖像吸眼球,複雜內容固然難以出現,人的腦海也逐漸習慣以套版形象固化不同概念,成為「接觸大量資訊的愚民」。

面對這樣的「虛擬實體化」、「複雜簡單化」時代,講求知識、品味的真正沉默大多數,必須有意識的繞過社交媒體演算式,既然避免不經不覺間自我激化,也要避免徹徹底底的消費化。避免這些趨勢的唯一途徑,唯有建構另一種「知識型消費習慣」,令它成為目標受眾的首選,而不是次選、三選,否則永遠被演算式、大數據牽著鼻子走,後果可以不堪設想。

小詞典:Medium

網誌發佈平台,2012年創辦,創辦人也是Twitter的聯合創辦人,初衷是鼓勵用戶發表比Twitter那140字限制長的文章,逐漸定位變成鼓勵長文、深度文的平台,並設有收費用戶獨家內容、用戶票選等機制。目前主要用戶以英文為主,根據官方數字,每月網站瀏覽量約三千萬。

2018年11月12日星期一

東印度公司與「一帶一路」

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近期引起的爭議當中,其中一個歷史比較對象是著名的東印度公司,這在印度評論員的文章當中尤常出現。日本學者羽田正的《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跨國公司如何創造二百年歐亞整體史》近來出版了中文版,對探討東印度公司這個怪胎的起承轉合和歷史功能,有超越傳統「侵略者-受害人」視角的洞見,值得結合現實來一併閱讀。

話說昔日的大航海時代,也說是全球化第一波,各國都是依靠類似「東印度公司」一類商業運作,作為政府的「白手套」,拓展在遙遠地方的勢力範圍,這一點和「一帶一路」相比,確有類似之處,而英國人的手腕尤其成功。早在15世紀,英國就建立了「黎凡特公司」,從莫斯科、地中海取得東印度商品,處理香料貿易。當時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早已對東亞捷足先登,黎凡特公司總裁史密斯也積極籌建航海商旅來競爭,在1600年透過宮廷有力人士游說,取得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的特許狀,英國東印度公司於焉誕生,湯瑪士也成為英國東印度公司第一任總裁。1601年,公司第一支船隊出航,前往東南亞購買香料,兩年後平安返航,帶來155%利潤,確立了一本萬利的投資之道。

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時,募資金額換算荷蘭盾約為53萬,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時的資本額則是642萬,相差足足21倍,可以想像那時候整個東印度海域,幾乎是荷蘭船隊壟斷,英國船隊僅能到較偏遠的蘇門答臘購買胡椒,或在望加錫購買其他香料。為了應對,英國逐漸將目光轉向生產棉織品的印度次大陸,在當地直接經營棉花和紡織品出口,以避免和荷蘭直接在海路競爭,想不到卻打通了另一條康莊大道。這一點,也和「一帶一路」直接在大陸搞基建,有點異曲同工。

英國在印度尋找據點時,首先獲得當地土王許可,在東岸馬德拉斯港開設商館,並獲得許多特權,包括軍事要塞設立權、關稅免除權、貨幣鑄造權等,令東印度公司迅速突破「公司」規模,成了有力管治的實體。根據上述協定,馬德拉斯港的關稅收入當中,英國東印度公司可獲50%,其後土王又同意以租借方式,讓英國管理一塊土地,作為貨物交易之用,並認可公司在租界內擁有完全的行政管轄權。今天「一帶一路」的中資公司,在斯里蘭卡一類國家租借港口25年、49年或99年,自然難免引起租界的回憶。

自此,英國便以馬德拉斯港為據點,作為印度紡織品進出口中心。不久租界內相繼發生一些司法案件和刑事糾紛,土王決定讓英國東印度公司主導租界的司法裁判權。但東印度公司只是商業組織,沒有專才、也沒有興趣處理法律爭議,因此英國本土又加派了擁有司法權的總督、以及擁有行政權的市長進駐當地,分權並立,讓商館專心經商。如此一來,馬德拉斯表面上開始獨立於商館之外,成為具殖民地色彩的貿易都市;但由於東印度公司掌控了一切經濟命脈,總督往往反而是其附庸,公司實力只有進一步壯大。

這樣的奇特模式,不經不覺間,成了英國殖民印度的方便工具。1698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又在恆河口的加爾各答港開設商館,以恆河為腹地,大量收購印度出產的棉花、紡織品、硝石,以及鴉片,開始成了南亞次大陸的主導力量。正式軍事殖民的轉捩點出現在1756年,孟加拉土王不滿東印度公司在加爾各答修築軍事要塞,要求提高稅金,公司不予理會,孟加拉以數萬大軍發動攻擊,驅逐了加爾各答的英國人,期間發生了著名的「黑洞事件」:孟加拉將146名英國俘虜關在狹小的監牢裡,悶死了一百多人,英人群情激憤,旋即組織遠征軍,以三千兵力擊敗孟加拉五萬大軍。戰後東印度公司與孟加拉新王修好,並與之簽訂條約,壟斷了硝石、鴉片的收購權,結果東印度公司從商業-行政集團,再變成為握有軍事實力的全方位政權。

此時的東印度公司,已具備國家海外權利的代表性,給予公司土地,就等於給予英國土地。這樣的轉變,連英國本身也始料不及。其後英國東印度公司又透過數場戰爭,擊敗強弩之末的法國南亞兵團,攻陷了法屬本地治里,成為印度本土的最大霸權,其後或用武力直接併吞其他土地,或強迫大大小小的土邦政權簽訂條約成為附庸。後來東印度公司讓位與英國政府建立「印度帝國」,完成歷史任務,這是後話,值得另案分析,不贅。

東亞貿易秩序:從「經濟之海」到「政治之海」

羽田正分析上述錯綜複雜的歷史期間,特別強調整個歐亞政局如何被歐洲各國這些「東印度公司」連成一氣,東亞貿易秩序、乃至政治秩序又如何從中確立。歐洲各國在印度洋暢行無阻,主因是印度洋、東南亞一帶,傳統上是所謂「經濟之海」,當地沿海政權對控制海洋的興趣並不大,只關心如何在這片海域從事貿易活動。無論是阿拉伯人、印度人、東南亞人、中國人、乃至後來居上的歐洲人,只要繳納足夠的貨物稅、港口稅,在當地出出入入,在港口建立根據地,本土政權都不會有太大意見。對印度洋海域國家而言,海洋屬於生計,並非政治角力場,以為歐洲人充其量不過是諸多商業競爭者之一;即使日後歐洲國家以武力為後盾,奪取了一些港口的控制權,當地人仍可透過其他小港口、甚至陸路進行貿易,依然未對政權構成根本影響。到了最後,圖窮匕見,自然為時已晚。今天印度洋諸國若干評論員以「一帶一路」和東印度公司相提並論,未嘗不是對自身歷史對「經濟之海」的教訓有深刻反思而成。

當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國家帶著在印度的「成功經驗」抵達東亞,卻發現情況完全不同。原因是東亞政權如中國、日本、朝鮮等,都沒有放棄對海洋的控制,並以政治力嚴加控管;而且以明清之間的中國海洋實力,歐洲商隊的武器也未必能討到便宜,例如在1624年,荷蘭在台灣的據點熱蘭遮城,就被鄭成功以武力奪取。在這樣的情況下,若要和中國貿易,就必須按照中國的遊戲規則,納入「朝貢體系」,直到軍事力量對比出現根本逆轉,才推倒重來。當中國以昔日被強開門戶之大陸政權,以「一帶一路」姿態進入21世紀的「經濟之海」,自然又引起諸多歷史聯想。無論我們是否同意,鑑古知今,都有一定參考價值。

小詞典:英國東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 EIC)

英國股份公司,1600年成立,獲皇家特許狀給予在印度貿易的特權,隨著歷史發展而演變成實質管治印度殖民地的機器,期間富可敵國,多次出現和英國政府的利益衝突,和國會關係長期亦敵亦友。直到1857年,印度爆發民族大起義後,被國會解除行政權力,所有在印度的財產被移交到英國政府。

2018年11月9日星期五

重新認識當代天才:Queen結他手Brian May博士(下)

在電影《波希米亞狂想曲》,一切圍繞Queen樂隊的傳奇主音Freddie Mercury,結他手Brian May的形象則截然不同,前者天才橫溢但放蕩不羈,縱情聲色毒品,Brian May則處處沉實冷靜,一派謙謙君子。由於電影是Queen其他成員同意下才能推出,形象建構自然有主觀成份,但大概也不會偏離太多客觀現實:Brian May不但遠離毒品,也極討厭吸煙,老早在全球興起室內禁煙前,就在自己音樂會的室內範圍嚴禁吸煙,在搖滾樂界,這是絕無僅有。

隨著年歲長大,Brian May越來越投入另一個社會身份:環保份子。他本人是素食主義者,熱心保護林地,極度關注動物權益,成立、管理了不少相關NGO,也用自己的影響力為關注動物權益的不同黨派政客站台,甚至曾打算競選國會議員來推動相關議題。有了國際巨星的經歷、博士學位的加持,Brian May在社運界也充滿行動力,例如他為了保護林地就真的買下整塊林地,推廣動物權益就灌錄洗腦宣傳新歌,影響政客就和智庫合著研究報告,畢竟有錢、有名、有知識,在社運界無往不利。Brian May在2005年獲英女王頒授CBE勳章,是Queen四名隊員唯一獲授勳的一人,原因就是在音樂成就以外,他的慈善活動、社會關注也得到廣泛認同。他曾表示希望自己最被人記得的不是音樂、不是天文,而是對保護動物和環境的貢獻。

由Queen到Queen+的智慧

不過最為世人熟悉的Brian May,依然是作為Queen的結他手,而他處理Freddie Mercury死後的Queen品牌,顯得充滿智慧。沒有了Freddie Mercury的Queen,影響比沒有John Lennon的The Beatles更難彌補,加上樂隊成員已過高峰期,一般人都懷疑Queen會從此解散。但Brian May和鼓手Roger Taylor還是活躍樂壇,從此以「Queen+」的名義演出,改為邀請不同主音在不同演唱會擔任Freddie Mercury的角色。這樣一來,無數天皇巨星因為可以「飾演」Freddie Mercury,挑戰那些難度極高的經典作品,而成為「Queen+」的客串成員,例如兒時就視Queen為偶像的Lady Gaga;同時「Queen+」也可以用這機制捧新人,又能維繫「Queen」的品牌,一舉數得。2012年,Queen+成為倫敦奧運閉幕禮的演唱嘉賓,現場播出25年前Freddie Mercury的片段,再和當代天后Jessie J合唱經典《We Will Rock You》,一切毫無違和,顯示了Queen頑強的生命力。假如再活躍十年,Queen可能會成為人類歷史上所有大碟加起來最暢銷的樂隊。

Queen的第四位成員John Deacon已完全退休,似乎也不太認同「Queen+」的作風,但Brian May處理隊友關係時十分巧妙(也就是財務分配得十分合理),處處強調他依然是我們隊員、一切工作都獲其同意,只是現在玩低調,以免外界產生「Queen內鬨」的感覺,這也是Queen和同期樂隊相比,逐步步向殿堂級的原因之一。單論音樂技巧,Brian May的結他造詣也備受尊崇,獲不同音樂雜誌選為20世紀十大結他手之一,他16歲時自己製造的電子結他「Red Special」,更成為一代神器。如此有才華的人,對性格截然不同的Freddie Mercury搶盡樂隊鋒芒不但毫無怨言,反而在隊友死後用盡全力延續其神話,除了有相當胸襟、相當友誼、相當眼光,更是充滿人生智慧。

小詞典:Freddie Mercury(1946-1991)

Freddie Mercury: 英國搖滾樂隊Queen主音,出身於東非桑給巴爾的印度裔帕西人,17歲移居英國,加入Queen後以獨特舞台演出觸角、橫跨四個八度的唱功和不斷創新的音樂風格獨當一面,走紅為國際巨星,1991年死於愛滋病,也是這疾病廣獲世界關注的標誌性事件。

2018年11月8日星期四

美國中期選舉之後:民主黨的十字路口

美國中期選舉結果出爐,和選前預期大致吻合,後續卻有兩個截然不同的可能性。先說選舉本身,唯一沒有爭議的結論,就是美國經過特朗普這兩年施政,進一步邁向空前分裂,以下現象尤其值得關注:

- 特朗普的全國民望雖然不過半,但在農村的支持度持續上升,反映他的意識形態切中美國低教育「普羅大眾」根本思維,也令共和黨的傳統精英路線難走回頭路;
- 民主黨雖然奪回眾議院,但這只是符合上屆總統大選的全國選票比例,選前期望的「藍色海嘯」卻沒有出現,也未能製造主要驚喜,相反民主黨人對特朗普的「特朗普式人身攻擊」,反而有為對方催票的效果;
- 前總統奧巴馬高調站台,一反近代美國卸任總統的超然身段,反映他已不視民主黨與特朗普之爭為政黨之爭,而是基本核心價值觀之爭,然而這卻令他更難在兩年後的總統大選抽身,甚至可能扮演更重要角色,也令二元對立更難消除;
- 特朗普上次當選的關鍵,在於拿下大湖區的「鐵鏽帶」,這次這些州份大多重回民主黨懷抱,這對民主黨自然是莫大鼓舞,不過兩年後也可能再度鐘擺,反映這些州份依然是大選的搖擺關鍵;
- 民主黨為了突顯自身對自由主義、多元文化的信念,派出大量具象徵性的候選人,這次當選的不乏黑人、女性、穆斯林、同性戀者等,令身份認同政治逐步成為兩黨主要分野;
- 美國此刻雖然高度兩極化,但選民高調說教的背後,依然以經濟、就業、醫療等民生議題為投票優先考慮,兩黨票倉假如有所鬆動,也是如是之故。

這些現象加起來,對特朗普的啟示十分簡單:選前他已做足期望管理,為眾議院失守出口術,以證明保住參議院已是「偉大勝利」,未來兩年肯定加強宣傳「政黨惡鬥人民當災」,把一切施政問題歸咎於民主黨掌控的眾議院,同時加強以行政命令一類威權手法,加劇和民主制度的對立。由於共和黨已經被特朗普重新定義「主流」,基本盤已被特朗普路線吸納,只要兩年後他在搖擺州份重錘出擊,依然有望連任,預期特朗普的未來政策會越來越針對這些個別州份的口味。

但對民主黨而言,選舉結果卻是一個十字路口:假如大勝或大敗,都能明顯證明目前意識形態先行、捍衛自由主義和多元文化核心價值的路線是否受歡迎,然而現在的結果,卻令民主黨領袖對是否繼續打意識形態牌進退維谷。純粹就選舉計算而言,由於特朗普代表激進右派已成定局,要是民主黨找出中間路線代表參選,也不會流失基本盤,只要再提出中間偏保守的經濟政綱,爭奪搖擺州份,應比純粹強調意識形態更為保險。

但民主黨領袖們已經滿肚子冤屈,一心想「撥亂反正」,這作風不但進一步撕裂美國,也容易令特朗普進行最擅長的反動員。民主黨本來握有人口優勢,只要等待少數族裔逐步成為主流人口,共和黨幾乎不會有翻身之日,假如只爭朝夕,反而正中特朗普下懷。然而當局者迷,對傳統自由派精英尤其如是,假如民主黨真心在慶祝,卻是太天真了。

小詞典:佩洛西(Nancy Pelosi,1940-)

美國眾議院民主黨領袖,意大利新移民後裔,1987年當選加州眾議員至今,民主黨掌控眾議院多數時出任議長,民主黨在野時則擔任眾議院反對黨領袖,在美國政壇極具影響力,也是美國史上至今出任最高級別公職的女性。佩洛西在民主黨內部主張對華強硬,曾於六四事件後兩年,在天安門廣場抗議而被逐出境。

2018年11月7日星期三

重新認識當代天才:Queen結他手Brian May博士(上)

講述英倫傳奇搖滾樂隊Queen的電影《波希米亞狂想曲》上映,相當震撼人心。雖然Queen的全盛期和我的成長並無交接,但也從小喜歡他們的歌曲,而且對這隊樂隊在國際關係的角色有很深印象。在冷戰後期,搖滾樂是令東歐年青人信奉西方自由主義價值觀的重要武器,Queen在中歐、東歐非常受歡迎,他們在1986年到鐵幕下的匈牙利演唱一事,也成了電影《匈牙利狂想曲》,對共產帝國解體,也有一份功勞。關於電影如何描述主音Freddie Mercury的心路歷程,日後有機會再分享個人觀感,但其實Queen的其他成員同樣天才橫溢,例如結他手Brian May的人生,對今天香港的新一代,也應該充滿啟發性。

Brian May是Queen前身樂隊Smile的主要創立人(Freddie Mercury也是後來加入),而Queen在Mercury以外的三名成員都是高材生,特別是Brian May,畢業於英國頂級名校、出產過20位諾貝爾獎得主的倫敦帝國學院,主修物理,本來志願是當科學家。大學畢業後,Brian May又在倫敦帝國學院攻讀天體物理學博士,Queen崛起期間他其實是邊調研、邊夾band,曾在西屬加那利群島著名的天文台做研究,只差完成論文就能畢業。只是期間樂隊逐漸走紅全球,於是他做了一生人最明智的決定:從博士學位輟學,專心拓展音樂事業。但他即使離開了學院,還是和學術朋友合著了兩篇獲匿名評審通過的學術論文,依然保持了和學界的聯繫。

由搖滾巨星到大學校監

轉眼間,數十年過去,天體物理學在霍金推動下,反而逐漸成為顯學。Brian May成為國際巨星後,卻發現自己年輕時的博士論文題目,居然還未有其他人涉足,於是在2006年重新註冊,成為倫敦帝國學院的博士生,一年內閱讀了數十年間相關題目的所有資料,一年後就通過博士答辯,論文題目是「黃道塵埃雲的徑向速度研究」,正式成為「Dr. Brian May」,當時他剛好60歲。然後Dr. Brian May成了倫敦帝國學院的訪問研究員,不是純粹掛名那種,而是不斷著書立說,例如出版了天體物理學學術著作《宇宙全史》,分類就是在霍金《時間簡史》旁邊,也獲邀成為美國太空總署(NASA)研究冥王星的「新視野號」計劃成員,創立了推廣人類對小行星認識的「小行星日」,甚至有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2008年,Dr. Brian May獲利物浦John Moores大學任命為校監,雖然這是理工學院在九十年代「馬卓安教育改革」期間升格的新興大學,但也歷史悠久,絕非「野雞」,May的前任校監,就是英國前首相貝理雅的夫人Cherie Blair。到了今時今日,學術界沒有人覺得Brian May只是玩票,也肯定他的國際知名度是普及天體物理學的重要助理。在學術會議中,Brian May數十年如一日的標誌長髮反而最有科學家味道,人們才發現一代搖滾巨星年長了的外型,幾乎和牛頓一模一樣。

小詞典:Queen樂隊

英國殿堂級搖滾樂隊,英國歷史上最暢銷專輯紀錄保持者,1968年組成,1970年改現名,1975年以《Bohemian Rhapsody》進入一線地位,然後以《We are the Champions》、《We Will Rock You》等歌曲成為經典,把搖滾、歌劇、重金屬、民謠等不同風格混合的作風,對藝術界有深遠影響。主音Freddie Mercury離世後,繼續以「Queen+」名義活躍樂壇。

2018年11月6日星期二

美國中期選舉,會影響中美貿易戰嗎?

美國中期選舉在即,這次廣獲華文世界媒體關注,因為一直流傳這樣一個概念:特朗普進行中美貿易戰,只是為了爭取國內選票,如果選舉結果不利共和黨,就是證明此路不通,貿易戰就無疾而終;即使共和黨大勝,特朗普也會暫時失去痛擊中國的誘因,貿易戰還是會暫緩一下。觀乎市場反應,似乎以上分析是「主流論述」,但實際情況,卻很可能是另一回事。

筆者日前和一些美國領事館的朋友會面,談及上述議題,他們都認為美國國情並非這樣。到了這個田地,美國國內對中美貿易戰這議題,已經不存在「親華派」;以往在關鍵時刻有政客、財團、學者走出來背書「貿易戰對美國無利」,現在這種聲音卻越趨式微。無論美國左翼、自由派、民主黨、傳統精英多麼討厭特朗普,經過他的一輪操作,美國上下起碼達成了以下共識:中國正在崛起中,假如不正視,將可能取代美國;而美國歷史上只要出現這樣的危機感,無論對手是蘇聯、英國還是日本,都不會再妥協。

而且「對華友好」這形象在國內選舉,也越來越難爭取選票,相反顯示對中國適度強硬,卻是「愛國」表現。北京期望那些受貿易戰影響的美國國內利益集團,會給予政府實質壓力,甚至動用廣告去「打動」這些人,但這些人不少都是特朗普支持者,相信這位生意人在討價還價之餘,也會用其他方式給予自己補償,結果中國期望的倒戈情況,至今沒有出現。連有可能未來挑戰特朗普的超級富豪彭博,也說不認同特朗普手法、但對美國面對的結構性問題其實意見頗一致,反映美國朝野對中美貿易逆差的態度越來越趨同,即使是民主黨總統上台,問題也不會解決。

更重要的是,根據納瓦羅等人的設計,目前特朗普對華施加的壓力,根本微不足道,只是前哨戰,領事館的朋友就不斷強調現在只是「friction」,還遠遠談不上「戰爭」。特朗普的著作《The Art of Deals》教導,在討價還價的過程,必須軟硬兼施,久不久示好是必要之道,但中美貿易戰的主旋律,恐怕會貫穿整個特朗普任期,而甚麼時候升溫、甚麼時候示好,主導權卻明顯不在北京。換句話說,正如金正恩通過核試,成功搶得議題設定權,特朗普也得到了中美關係的主導權。由於從前華府的行為,證實了其他層面的中美博奕,中國都容易掌握主動,例如南海造島、或建立亞投行等,唯獨貿易戰,美國才能牢牢反客為主,單是這一點,已令未來的美國政府難以放棄這議題。

中期選舉過後,就算特朗普有形式主義的示好,一切也只是政治市場操作,結構並不會因而改變。關於未來數年中國經濟情況,我們應該參考羅康瑞先生的過來人之言,他以親身和特朗普做生意打交道的經歷,預示「the worst is yet to come」,可謂血淚的教訓。

小詞典:特朗普與香港富豪

特朗普曾在20世紀與香港富豪建立生意往來,為自己出現債務危機的商業王國融資,主要生意夥伴是鄭家純和羅康瑞。初時雙方合作愉快,特朗普更親自到訪,但最終因對拍賣物業意見不合,反目收場,特朗普更控告對方,最終敗訴。得知特朗普競選美國總統後,其香港夥伴曾揚言「如特朗普當選即移民火星」。

2018年11月5日星期一

中美新冷戰前夕,重溫「霸權過渡論」

當中美全方位衝突漸成常態,不少人擔心「新冷戰」逐漸成型,亦傾向認為中國崛起後挑戰美國霸權,就是這個時代的宏觀背景,令「中美必有一戰」的假定,在東西方社會都深入民心。但這是必然嗎?歷史學家保羅‧甘迺迪 (Paul Kennedy)的名著《霸權興衰史:1500年到2000年的經濟變遷和軍事衝突》,是研究「霸權過渡論」的經典之一,其中美國在二戰後和平取代大英帝國,成為現今的超級大國,這段經歷,尤其值得重溫。

英美經濟發展與其帝國之消長

《霸權興衰史》出版於1987年,當時冷戰仍在進行,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緊張關係雖漸降溫,但仍互相對峙。甘迺迪從近代史開端的1500年起,探討直到1980年代的各個大國興衰發展歷程,並預測了未來中國、日本、歐洲、蘇聯、美國等在世紀之交的發展。這本論述,成為日後中國CCTV紀錄片《大國崛起》的藍本。

在探討大國盛衰歷程中,甘迺迪更強調經濟實力的角色,認為要衡量一個大國的實力和地位,必須將其放在與其他大國的「相對力量」中審視。對一個大國而言,其得以存續自身的實力和地位,依靠的主要還是資源、經濟的可持續性,而不是軍事實力,因為強大的軍事力量,始終還是要有相應的資源支撐。一個國家握有強大軍事力量,並對外進行擴張,固然是因為其經濟發展達至相當程度,但當一個國家的軍事力量,擴展至其經濟實力無法承擔,就會陷入「軍事過度擴張」或「帝國過度擴張」(Imperial overstretch),由此走向衰微,因此大國必須維持經濟實力和軍實力量之間的平衡。

根據甘迺迪的演繹,美國之所以在二戰前後成為超級大國,正是由於達至了這一平衡。昔日的霸主英國,在18世紀開始能戰勝法國、奧地利哈斯堡王朝等對手,逐漸步向帝國之路,正是受惠於開展海外貿易、工業革命帶來的生產力提升,從而帶動經濟發展,令其長期保持強大軍事力量,甚至能在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以貸款支持超過30%的戰時支出,而依然未出現「過度擴張」後遺症。直到20世紀的兩場世界大戰,均以歐洲為主要戰場,除了對歐洲經濟帶來嚴重損害,亦破壞了英國經濟與軍事力量的平衡。另一邊廂,美國自南北戰爭後至20世紀初,由於高效率的農業生產、豐富天然資源的開發、科技發展和資金流入,早已累積了強大經濟實力,只是因為早年嚴守孤立主義,拒絕負起國際領導者的角色,才令其經濟力量和國際影響力嚴重不相稱,英國霸權也勉強維持到二次大戰前夕,儘管就是沒有德國的挑戰,已顯得力不從心。

到了1941-43年之交,終於出現甘迺迪演繹的英美霸權交替轉捩點。由於德國和日本的軍事行動,先後令蘇聯、美國加入二次大戰,令這兩個國家比起已遭佔領的法國、和負隅頑抗的英國,影響力不斷增強,雖然它們以德國、日本、意大利為對手,但其實卻在同步蠶食英國和傳統歐洲列強建立的勢力範圍,這一點連希特拉也準確預料到。美蘇參戰後,也大幅擴大了盟軍與軸心國在軍備生產和復原速度上的差距,令盟軍獲得支撐長期作戰所需的資源和生產力:以甘迺迪的話說,美國的參戰,正是將其經濟總量為軸心國三國足足三倍有多的潛能,化為國際關係的現實。但這樣一來,英國軍事上既然需要美國幫忙,經濟上就再也沒有選擇,只能接受國際體系的(相對)和平過渡。

英國在戰後,自然不是坐以待斃,也不是完全主動的放棄帝國,邱吉爾一類老一代領導人,依然處處以「大英帝國領袖」自居世界之巔。但時不我與,美國一個馬歇爾計劃,就打破了歐洲以往的經濟體系;蘇聯的輸出革命,也令英聯邦內各國失去向心力,不少在蘇聯支持下成為左傾政權。最終英國在蘇彞士戰爭後接受現實,完全接受美國領導的世界秩序,相信不少英國建立的秩序和價值觀能順利過渡,讓英國利益能最大程度被保障,而不是像西班牙帝國那樣,在霸權終結後徹底打回原型,已經是最佳結局。

美國的超級大國之路,走到盡頭了嗎?

由於一個大國的存續如此在乎經濟與軍事力量的平衡,故此甘迺迪斷言,沒有一個大國強權可以永續。不同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以及技術和組織發展上的突破,終會令某些國家取代現有的強權而興起,認為一個自己建立的新世界秩序,能更有效保障自身利益,結果就導致「霸權過渡期」的不穩定性,有時和平解決(例如美國取代英國),有時以戰爭解決(例如德國挑戰英國),但這樣的挑戰與應戰,幾乎不可避免。甘迺迪早於冷戰未結束時,就預測世紀之交的美國,會因為過度擴張其軍備,特別是要長期維持在海外的駐軍、和軍事介入其他國家事務,終不可避免步向軍事過度擴張、經濟無法支撐而衰敗的結局。

當然,甘迺迪出版《霸權興衰史》時,並未能想像冷戰會迅速結束;其他國際關係學者如奈伊(Joseph Nye)提倡的「軟實力」、羅塞爾(Suzanne Nossel)提出的「巧實力」(smart power),均認為美國現今依然能保持超級大國的實力和地位。但綜觀現在的經濟數字,特別是中國的人口紅利有利互聯網虛擬經濟的發展,「霸權過渡」的客觀條件卻已出現,問題只是形式會接近德國挑戰英國、還是美國取代英國的先例而已。中國在過去十年一反昔日傾向閉關自守的孤立主義常態,積極參與國際秩序,策略就是以自身龐大的經濟實力,逐步掏空原秩序的內容,而又能繼承同樣的表面話語(例如今天中國政府也強調推廣有中國特色的法治、自由、民主),這其實就是美國取代英國的套路。至於特朗普不斷退出國際組織,其實也不是純粹的孤立主義,而是希望在美國還有實力時,打破自己昔日建立、但已被「騎劫」的世界秩序,重構一個「美國霸權2.0」,而這一場博奕,不過剛剛開始。

小詞典:保羅・甘迺迪(Paul Kennedy,1945-)

英國歷史學者,兼研究國際關係,牛津大學博士,後於美國耶魯大學任教成名,代表作《大國的興衰》成為當代國際關係歷史的殿堂級著作,被翻譯成23國語言,在中國特別受重視,成為有數國際認可的「大戰略」(Grand Strategy) 大師之一。

2018年11月2日星期五

穿越金庸世界的未來

金庸肉身仙逝,卻留下大千世界,他的武俠小說,是我們一代人最重要的集體回憶。雖說是回憶,金庸世界其實充滿前瞻性,特別是他一再改版,刻意讓情節更科學化,雖然減低了奇幻效果,卻也令那個虛構的世界更符合人性,也更可能在未來出現。

一些在舊版相當誇張的武功,例如《天龍八部》天山童姥的「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新版變成了「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不斷解釋所謂「返老還童」的理據,涉及內分泌系統的調和,此外如「星宿老怪」丁春秋的「化功大法」,新版也加入了中醫式考據;又如《鹿鼎記》的「胖頭陀」、「瘦頭陀」,舊版喚作「矮尊者」、「高尊者」,後來大概金庸發現高矮要後天對調太不靠譜,就一切回歸科學。類似例子,還有很多很多,想來金庸迷都能如數家珍。

談這些並非要進行瑣碎的考據,而是看到一個願景:隨著科學昌明,金庸的世界,其實真的有可能出現。但就是退一萬步,就算那依然是純粹的想像,在未來的虛擬世界,同樣可以化作實體。須知武俠小說這個文學種類,本來就是成人的童話,隨著兩岸三地的政治敏感時刻而興起,各自隔山打牛,從而維繫了大中華地區的共同身份認同,開拓了無窮想像──當然,也可以說是逃避的空間。互聯網興起後,特別在內地市場,興起了「穿越武俠小說」,一方面呼應了《金庸群俠傳》一類電腦遊戲的角色扮演,另一方面也補足了原小說的劇情和拾遺,可以說,也是當代人的另一種逃避。

但這樣的逃避,並非不可能變成真實。正如我們多次談及,網絡穿越的一切,已經越來越象真,不少新一代在虛擬空間「練功習武」,成為武林盟主,已成為日常生活一部份,VR、AR等技術又在打破虛擬與實體的界線,誰說那樣的「練功」,沒有現實生活的功效?近年西方興起的《魔戒》、《哈利波特》等系列,都創作了一個又一個自成體系的魔幻空間,就像金庸的武俠小說,重要性並非單單在於文學、電影,而是作為一個潛在的替代世界,供新一代在內裏生存。當現實世界的一草一木越來越難改變,自己卻能建構虛擬天地,未來一代人情感寄託、尋找存在感的空間,還需要局限在「現實」嗎?

在東方世界,能夠一力建構一整套自稱體系的笑傲江湖,金庸幾乎前無古人,和同代武俠小說作家相比,對人性的刻劃和掌握明顯高出一籌,即使和其他文學類別的天地相比,也具備不能取代的吸引力,讓人心甘情願活在其中。這種重要性,早已超越了單純的文字,成了影響幾代人世界觀的導師,而且影響力只會隨著虛擬世界實體化而倍加確立。

金庸先生離世後,同輩儘是一片追悼聲,既是追悼大師,也是追悼自己的黃金歲月。唯有在另一些自成天地的平行時空,例如一小撮激進份子的社交媒體,才嘮嘮叨叨以純政治角度一鱗半爪的「理解」金庸一生,視野之狹隘,酸味之橫溢,固然令人咋舌,但另一角度看,這卻又是金庸式想像的另類實踐,何嘗不是屬於未來的平行時空?

小詞典: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

金庸小說《天龍八部》逍遙派高手天山童姥的獨門內功,舊版名叫「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功」,屬於最上乘的內功,原理是調理「手少陽三焦經」(即内分泌系统),但有一致命缺點,就是每三十年要返老還童一次,期間功力全失。此武功暗喻人生終究不能「天長地久」,罩門就像希臘神話的Achilles heel,頗富人生哲理。

2018年11月1日星期四

悼念陳明銶教授

金庸先生離世的同一天,學術前輩陳明銶教授也遽然而逝,令人感傷。

陳教授是華南、香港近代史專家,在香港涉外關係範疇上,多年來多有請益。雖然陳教授退休已久,定居美國多年,但依然心繫香港,幾乎每年都回港幾次,通常都是出席學術研討會,並找老朋友聚舊。對海外港人、澳人這議題,陳教授有獨到見解,例如香港人到了加拿大如何維繫身份認同,或澳門在當代中國的角色如何,他的研究都是開風氣之先。

陳教授對後輩十分友善,我曾多次邀請他出席演講、會議、課堂、申請經費,有求必應。在美國工作時,有一次到史丹福大學探望他,他專門為我一人安排了整天行程,拜會不同專家學者,笑說自己能做的就是那麼多,更對找不到前國務卿賴斯感到不好意思。他常教導我們,學術界充滿狹隘思想,但要把自己的研究發揚光大必須包容,所以他當了無數學術評審,一次也沒有退回別人的文章,頂多提意見讓人改善。用他自己的話,這是「不要攔在年輕人面前」,說來容易,但在這個虛偽無比的圈子,做到的屈指可數。

陳教授畢生致力光大香港研究,桃李滿門,應是含笑而逝,但他的離開,用回老掉牙但也切實的話語,自然也是「一個時代的終結」。陳教授退休多年,老母在堂,在美國生活得十分儉樸,唯一興趣就是研究、讀書,對自己的數萬冊藏書十分自豪。他曾對我說,自己除了「陳明銶」三字,在老一輩讀書人當中還有點人認識,就一無所有,除了家中的書,可能還有些價值。他曾希望拍賣全部藏書,去支持香港研究,但在這個社會,書籍「無」價,連送書給圖書館也要跪求,加上一切資料都已數碼化,文人舊日的以文會友常態,恐怕已不能續存。他曾經接觸不少經歷豐富的香港前輩,希望他們把口述歷史留在史丹福圖書館,但因為種種原因,也不易落實。

在互聯網時代,老一輩學者往往難以適應。陳教授基本上是不打字的,電郵、文件一般是朋友、學生代勞,但有時候還是親自回覆電郵,他笑說我們已經不用電話,實在找不到其他聯繫方法。時代隔閡,畢竟無情,當他一如既往說起尤德、鄧蓮如的冷笑話,再努力接續到梁振英、林鄭月娥的年代,旁觀者不難發現前者是親身經歷,在香港黃金歲月的親身經歷,後者的資訊來源,不可同日而語。作為後輩,不敢明言,但相信他心中雪亮,因為正如他教導我,人生在不同階段有不同角色,到了他的年紀,只應提拔後輩,創造土壤,其他事情,已無所謂。難忘他步履蹣跚的背影,掩不住面上永遠掛上小孩般的樂觀笑容,到了生命最後一天,也沒有退休的概念,人生態度卻越見瀟灑,如此胸懷,當永存心中。

小詞典:陳明銶(Ming Chan,1949-2018)

香港歷史學者,美國史丹福大學博士畢業,曾長期在香港大學歷史系任職,1997年後移居美國,在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東亞研究中心等工作,研究範圍包括華南歷史、中國工運歷史等,晚年關注一國兩制下的港澳身份認同。近年多次出任和香港有關的國際學術會議的主講嘉賓,也是國際學界接觸香港學的重要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