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朋友對全球越來越兩極化深感不安,而這趨勢的深化,社交媒體的「迴音室效應」自然大有責任。社交媒體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也坦承自己公司的演算式,容易被不同組織利用,所以正努力調節公式,希望撥亂反正云云。Facebook聲稱要令「生活時報」顯示更多朋友資訊,調低公眾專頁的內容,令它還原為生活化社交平台,但結果卻很可能雙輸:世人、特別是新一代越來越少使用Facebook,而同時繼續用Facebook的用戶,又會不自覺的進一步墮入兩極思維。
這是因為當演算式只顯示有限的公眾專頁資訊,只會更貼近每個用戶的意識形態度身訂造內容;從前一些相對中立的知識型內容,還可能出現在對公共事務有興趣的用戶的第二、第三選項,現在卻成為新演算式的犧牲對象。換句話說,對公共事務有興趣的人,只會看見更偏頗的單一資訊,他們和其他群組的距離,也是越來越遠,對自身的意識形態卻更為堅定。至於其他對公共事務本來略感興趣的正常人,在新演算式下,現在卻只會看見完全的衣食住行資訊,令社會除了出現極右、極左的對立,同也時出現「關心政治」和「討厭政治」之間的二元對立。
與此同時,個人用戶發佈自己資訊的動力越來越低,講求圖像傳訊、「顏值」的會到Instagram,深度文章到了Medium,一句短句更新的會用Twitter,純粹即興「抽水」的會用閱後即焚的Snapchat,結果Facebook雖然依然有全球最多用戶,氣氛卻是暮氣沉沉。只是關心政治、已經進入不同小圈子的小眾已經不能自拔,也就繼續在自己的遊戲空間內存活下去。
這樣的虛擬秩序,自然容易被各種各樣的高人利用,而「高人」可以是國家機器、商業鉅子,也可以是恐怖組織、宗教團體,反正到了最後,都是資訊科技專才的壟斷。各種針對性廣告在社交媒體出現,有了大數據的幫助,客觀效果就是進一步加強了一個人的偏見或愛憎:本來對特朗普略有好感的人,經過社交媒體洗禮,逐漸變成死忠;本來只是稍為喜歡名車的人,耳濡目染下,逐漸覺得擁有保時捷是「常態」,積習難返。當社交媒體的attention spam已經以秒來計算,任何深度內容都要化作簡單圖像吸眼球,複雜內容固然難以出現,人的腦海也逐漸習慣以套版形象固化不同概念,成為「接觸大量資訊的愚民」。
面對這樣的「虛擬實體化」、「複雜簡單化」時代,講求知識、品味的真正沉默大多數,必須有意識的繞過社交媒體演算式,既然避免不經不覺間自我激化,也要避免徹徹底底的消費化。避免這些趨勢的唯一途徑,唯有建構另一種「知識型消費習慣」,令它成為目標受眾的首選,而不是次選、三選,否則永遠被演算式、大數據牽著鼻子走,後果可以不堪設想。
小詞典:Medium
網誌發佈平台,2012年創辦,創辦人也是Twitter的聯合創辦人,初衷是鼓勵用戶發表比Twitter那140字限制長的文章,逐漸定位變成鼓勵長文、深度文的平台,並設有收費用戶獨家內容、用戶票選等機制。目前主要用戶以英文為主,根據官方數字,每月網站瀏覽量約三千萬。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