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期選舉結果出爐,和選前預期大致吻合,後續卻有兩個截然不同的可能性。先說選舉本身,唯一沒有爭議的結論,就是美國經過特朗普這兩年施政,進一步邁向空前分裂,以下現象尤其值得關注:
- 特朗普的全國民望雖然不過半,但在農村的支持度持續上升,反映他的意識形態切中美國低教育「普羅大眾」根本思維,也令共和黨的傳統精英路線難走回頭路;
- 民主黨雖然奪回眾議院,但這只是符合上屆總統大選的全國選票比例,選前期望的「藍色海嘯」卻沒有出現,也未能製造主要驚喜,相反民主黨人對特朗普的「特朗普式人身攻擊」,反而有為對方催票的效果;
- 前總統奧巴馬高調站台,一反近代美國卸任總統的超然身段,反映他已不視民主黨與特朗普之爭為政黨之爭,而是基本核心價值觀之爭,然而這卻令他更難在兩年後的總統大選抽身,甚至可能扮演更重要角色,也令二元對立更難消除;
- 特朗普上次當選的關鍵,在於拿下大湖區的「鐵鏽帶」,這次這些州份大多重回民主黨懷抱,這對民主黨自然是莫大鼓舞,不過兩年後也可能再度鐘擺,反映這些州份依然是大選的搖擺關鍵;
- 民主黨為了突顯自身對自由主義、多元文化的信念,派出大量具象徵性的候選人,這次當選的不乏黑人、女性、穆斯林、同性戀者等,令身份認同政治逐步成為兩黨主要分野;
- 美國此刻雖然高度兩極化,但選民高調說教的背後,依然以經濟、就業、醫療等民生議題為投票優先考慮,兩黨票倉假如有所鬆動,也是如是之故。
這些現象加起來,對特朗普的啟示十分簡單:選前他已做足期望管理,為眾議院失守出口術,以證明保住參議院已是「偉大勝利」,未來兩年肯定加強宣傳「政黨惡鬥人民當災」,把一切施政問題歸咎於民主黨掌控的眾議院,同時加強以行政命令一類威權手法,加劇和民主制度的對立。由於共和黨已經被特朗普重新定義「主流」,基本盤已被特朗普路線吸納,只要兩年後他在搖擺州份重錘出擊,依然有望連任,預期特朗普的未來政策會越來越針對這些個別州份的口味。
但對民主黨而言,選舉結果卻是一個十字路口:假如大勝或大敗,都能明顯證明目前意識形態先行、捍衛自由主義和多元文化核心價值的路線是否受歡迎,然而現在的結果,卻令民主黨領袖對是否繼續打意識形態牌進退維谷。純粹就選舉計算而言,由於特朗普代表激進右派已成定局,要是民主黨找出中間路線代表參選,也不會流失基本盤,只要再提出中間偏保守的經濟政綱,爭奪搖擺州份,應比純粹強調意識形態更為保險。
但民主黨領袖們已經滿肚子冤屈,一心想「撥亂反正」,這作風不但進一步撕裂美國,也容易令特朗普進行最擅長的反動員。民主黨本來握有人口優勢,只要等待少數族裔逐步成為主流人口,共和黨幾乎不會有翻身之日,假如只爭朝夕,反而正中特朗普下懷。然而當局者迷,對傳統自由派精英尤其如是,假如民主黨真心在慶祝,卻是太天真了。
小詞典:佩洛西(Nancy Pelosi,1940-)
美國眾議院民主黨領袖,意大利新移民後裔,1987年當選加州眾議員至今,民主黨掌控眾議院多數時出任議長,民主黨在野時則擔任眾議院反對黨領袖,在美國政壇極具影響力,也是美國史上至今出任最高級別公職的女性。佩洛西在民主黨內部主張對華強硬,曾於六四事件後兩年,在天安門廣場抗議而被逐出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