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7日星期二

「波馬恐襲直播」對恐怖分子的啟示

【咫尺地球】波士頓馬拉松恐怖襲擊被迅速破案,美國國民士氣迅速復原,當時筆者剛好在美參加會議,對當地人民的即時興奮頗有體會。然而當我們冷靜下來,卻不難發現,這次恐襲的處理雖然算得上果斷,卻也帶來重重問題,或足以被恐怖分子利用。

美國媒體認為,這次破案的關鍵是波士頓警方大量利用新媒體,得到網民協助「起底」、也發放疑兇訊息讓全民全天候緝兇,據說這正是疑兇不得不離開校園逃亡、最終落網的原因。然而在破案過程中,波士頓警方的部署同樣透明,假如疑兇並非單打獨鬥,而是隸屬一個有規模的恐怖組織,足以輕易製造煙幕去擾亂全民視線,同步實行更大規模的襲擊。雖然這次暫未發現疑兇有強援,但他們確實打算在波士頓全民緝兇時轉戰紐約時代廣場,那裡屬於完全不同的警區,未有任何戒備提升。假如襲擊成功,而全民緝兇戰已展開,足以令紐約、波士頓兩地陷入恐慌,就像電影《蝙蝠俠》小丑製造的效果那樣。

這次波士頓警方完全繞過傳統媒體,直接通過社交網站Twitter向市民直接發放訊息,其帳戶仿佛成了一個臨時新聞台,這是反恐歷史的新一頁。在疑兇被包圍的最後階段,一切仿似全民直播的電影,警方Twitter的更新也是極其迅速,所有新聞記者自然都給比下去,到了疑兇落網,警方Twitter的字眼更是真情流露:「The hunt is over.The search is done. The terror is over. And justice has won. 」

但這裡涉及兩個問題:第一,恐怖份子有時會透過被捕的過程釋放暗號,向同黨發放訊息,所以以往一般做法是經專家研判現場狀況和疑兇狀態後,才發放一些經過濾的資訊,但一旦追捕過程變成了社交網站的實時直播,就容易失去了一重安全閥。第二,雖然社交網站的溝通模式較方便、隨便,但官方Twitter畢竟代表官方,像「terror is over / justice haswon」這類字眼,實在太荷李活,而不符合官方工作的嚴謹。新聞官一般只會說在現場拘捕了疑兇,其他涉及法律程序不便評論,以免存心找碴的律師得到把柄,因為警方不能排除這人被宣判無罪釋放的可能,屆時那是否要在Twitter更新「公義落敗」?

由於即時資訊是這個時代講求的重點,波士頓馬拉松爆炸發生後,不少媒體都自行引述「消息人士」提供的「最新資訊」,例如梅鐸集團某報章就一度報道說死亡人數「高達十人」,亦未見因為在關鍵時刻提供未經核實資訊而嚴肅檢討。在以往的反恐工作,穩定人心往往是重中之重,但這次在互聯網謠言滿天飛,客觀上卻是加速製造了恐慌,而沒有相關人員進行疏導。相信有規模的恐怖組織會認真研究這次案例,去策劃下一波襲擊,配合新媒體的特性部署周密的連鎖攻擊和心理戰,屆時的破壞力,也許遠超我們所能想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