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0日星期一

假如解放軍攻台灣:美國情報官員的視角

習近平和特朗普首次會面,宣示了美國對「一中政策」的延續,但與此同時,中美強硬派依然各自存在改變台灣現狀的主張:美國鷹派認為要是再不打「台灣牌」牽制北京,中國取代美國的趨勢只會更明顯;中國鷹派則相信再不統一台灣,台灣下一代就再也沒有「統派」。北京要是出兵台灣,一般相信,勝利毫無懸念。而不久前刊於The Diplomat的一篇分析文章,卻從另一個角度思考這問題:假設北京成功以武力奪得台灣,究竟得失為何?

該文章由化名「Wang Mouzhou」的前國家安全局(NSA)情報官員寫作,作者認為解放軍若跨海登陸、發動全面戰爭,即使短時間內(在美國作出反應之前)取勝,也將付出巨大代價。首當其衝的,就是過程中的直接人員傷亡,和間接社會成本。現時台灣武裝力量裝備、組織和訓練的核心目標,都是反入侵,就算解放軍在戰場上擁有技術和人數優勢,台灣的針對性防禦力量,也會造成巨大的解放軍傷亡,減損中國本已缺乏的年輕人口。戰爭的開支也將加重政府財政負擔,更可能引發國際制裁,拖累中國經濟發展。這些估算,中國研究員不是沒有評估過,但雙方對實質影響的研判則差天共地。筆者對上述分析並不認同,放在後頭再敍。

這位NSA前情報員又認為,比起攻打過程,維持戰後管治台灣所需的代價只會更大。在一場全面戰爭之後,台灣面臨戰後基建重建、經濟恢復等現實問題,而對一個攻台前人均GDP是大陸三倍有餘的地區,高昂的戰後重建成本,會進一步讓大陸經濟受壓。更令北京難處理的恐怕是台灣作為「佔領區」的社會治安和穩定問題:台灣的反入侵武裝力量,可能在戰後隱沒入社會內部,以巷戰、游擊戰等方式反抗,在這種環境下,北京將被迫在台灣各地駐軍,並通過戒嚴等措施鎮壓島內反抗勢力。這暗示了需要持續、巨額的軍費開支、軍事人員消耗,以及漫長而難以化解的社會管治危機,維穩費比今天新疆、西藏更多。

兩岸政權的相對合法性建構

這些情境會否出現?關鍵之一,預設在於對台戰爭是一場「侵略戰爭」,還是「解放戰爭」。要理解這一假設的合理性,我們必須談及北京的合法性建構,與台灣社會的身份認同變化。從國共內戰至今,中國大陸共產政權的合法性建構,經歷了數次轉變:建國後至1960年代,合法性建立於解放戰爭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基礎上;然後在1970年代至21世紀初,不拘一格地促進經濟發展,又成了維持政權認受度的途徑。只是兩位數的經濟增速,不可能長期維持,加上國際經濟環境惡化,2008年後,中國的經濟增長也遇到瓶頸。自習近平執政以來,政權合法性的建構再次發生了轉移:民族主義、「大國榮耀」成為政府合法性的來源,這正是「中國夢」的意涵。在這一建構途徑中,中國與國際勢力的互動,已逐漸成為北京獲得國民認受的關鍵。

反觀台灣,在過去六十多年裏,社會對於經濟發展、政治制度等也有諸多辯論,最終內部形成了對民主、法治、自由開放等理念的共識,並基於上述理念發展和鞏固了「台灣認同」。不同民調大抵都顯示,如今八成台灣人都傾向維持現狀,不支持統一。這種身份認同的來源、形式,以及相應的利益訴求,都北京宣傳的中國夢相差千里。換言之,與統一相關的各類文宣、政策如果一直缺乏兩岸都可接受的共識,往往只能在中國大陸內部引發迴響,而不能贏得台灣社會的認同。在這情形下,若北京以統一為名對台動武,解放軍或可以戰勝台軍,卻無法戰勝台灣民意。

台灣軍隊還能打仗嗎:阿富汗、伊拉克戰爭比較

然而,另一個問題是,就算北京攻台不得民心,台灣軍隊還能打仗嗎?對此本欄兩年前曾談論過,姑且不贅。更值得討論的是台灣人民願意付出生命、經濟等實質代價,來增加北京的攻打和管治成本嗎?這同樣是難以斷言的答案,「Wang Mouzhou」卻嘗試通過比較政治,作出預測,比較對象就是美國在伊拉克、阿富汗的覆轍。當然,兩岸關係和美伊、美阿關係,在本質上完全不同,但從技術上看,美國在這兩場戰爭中,都採用了標準的「入侵-佔領」模式,憑藉軍事實力取得正面戰場的勝利,但也在佔領後付出極大代價,成為美國戰略失敗的代表。

在這兩次戰爭初期,美國出兵的合法性都源自反恐,也多少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同(特別是阿富汗戰爭)。但在其後的國家建設(nation-building) 過程中,儘管美軍號稱輔助當地建設民主政權,卻因忽視教派矛盾、無視政府缺乏行政能力等現實,造成當地有政府、無管治的亂局,使美軍迅速失去人心,更令當地興起對舊威權政權的思念。這過程反映出,「合法性/認受度」是一個極其主觀的概念,依賴於被管治地區的主觀認同與訴求。無論是祖國統一、還是民主化,若得不到當地社會認可,都無法為外來者贏得合法性。

那近年類似的國際案例都沒有成功的例子?我們不妨觀察俄羅斯在克里米亞危機前後扮演的角色。俄羅斯公然入侵、吞併烏克蘭領土,受到國際社會廣泛批判,卻能實行有效管治,讓克里米亞通過公投併入俄羅斯聯邦,至今已成為不可能改變的現實,關鍵因素,首先在於克里米亞的本地社會生態。克里米亞的俄裔人口本來就佔多數,一直與俄方保持密切經濟、社會往來,更有相當數量的俄羅斯公民。在克里米亞主流敘述中,烏克蘭內戰只是烏克蘭政府壓迫俄裔,而普京則是「解放者」。俄軍在衝突中,得到克里米亞民意、反政府勢力的支持,即使不滿合併的勢力,也沒有誘因玉石俱焚。

台灣怎樣成為北京的克里米亞、而不是伊拉克,關鍵首先是人心,而這方面,北京在可見將來,都毫無把握。但這位NSA情報人員的預測,卻還是不容易準確:台灣成不了克里米亞,不等於就會變成伊拉克。背後道理很簡單,假如只有伊拉克和克里米亞兩個選擇,恐怕絕大多數的台灣人,包括主張台獨的一群,都會選擇克里米亞,而沒有打算要放棄目前相對穩定、優越的經濟生活,去和解放軍打游擊戰。忽視了這一重人性的計算,上述文章的基本框架,會瞬間變得「離地」不堪。至於背後要釋放甚麼訊號,也只能自行領會了。

小詞典:「一中政策」(One China Policy)

美國官方對「One China Policy」 的正式表述見於1972年中美聯合公報,其要義是,美方知曉「海峽兩岸中國人都堅持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在這一政策立場中,美國政府始終未明確表示,是否認可台灣作為一個獨立政治實體存在,而目前美國視台灣為「一中政策之下不同大陸的政治實體」,正是一個迴旋空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