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4日星期六

布殊精英與反精英之間的形象經營

不少人有成為「精英」的潛意識。有人拚命反精英,言談舉止堅持滲入不流利粗口,其實只是自製一個精英性的反精英套版,再成為這套版的精英。今日,外訪南亞的美國總統布殊已快將載入史冊,我們也是時候重溫他的精英學問。

長春藤後遺症

不少美國名牌大學來自長春藤聯盟。這「League」只是英超聯一類體育組織,功能就是為學校校隊籌備比賽。長春藤的雛形源自哈佛、耶魯、普林斯頓 3間大學校長1916年以「美式足球fans」身分開會,認為他們的足球隊應有劃一的技術、學術和財政水平,於是簽訂條約,開始舉辦系統化的足球賽。二戰後另有5所大學加入組成「八大」,競賽才逐漸拓展到所有體育項目。

它們聚在一起,自然有排他的考量。八大多是美國獨立前出現的老牌私立大學,遺傳英屬美國殖民地的新教傳統,在美國擴張前已壟斷學壇,擔任議員、律師、投資銀行總裁、媒體大亨的舊生又令學校比美國更先富起來。這循環造就了「東岸精英階層」,和西岸原來的冒險田野作風大為不同。因他們大多信奉自由主義,又被稱為「東岸自由主義者」。

但當美國中南部聲音愈來愈大,美國逐步邁向(形式上的)平民化,被標籤為「東岸精英」,卻會成為票房毒藥。列根的角色設定,就是典型的反精英例子。從加入政壇起,他對個人弱點直認不諱,不斷承認自己缺乏政治訓練(即衝動)、不擅長官僚程序(即間歇性獨裁)、知識片面(即無知)。列根的幕僚故意讓老闆出洋相,再刻意將缺憾宣傳為「簡約」和「誠樸」,令「列根」這名字成為與東岸精英主義相對的形容詞。屬大右派的列根能靠業餘形象拉票,是一個嚴肅的反精英實驗,目的就是觀察「列根式草根」,有沒有扮豬食老虎的客觀效用。

不少東岸精英也喜歡在選舉時洗底。方法一是強調長春藤「確實」只是體育聯盟,也有很多成績平庸的學生,且可否定自由主義。這是布殊一直諷刺母校耶魯、兵行險着硬銷C+平均分、希望洗底成為得州牛仔的計算。方法二是培養自己高人一等的身分的同時,讓人感到自己有輕狂率真的平民情感。所以甘迺迪、克林頓能以絕對精英的身分,通過精液的中介,能夠為人接受。不懂這竅門的政客,就易被標籤為「脫離群眾」,例如老布殊的競選對手哈佛律師杜卡基斯,和小布殊的競選對手耶魯律師克里,都讓人覺得很遙遠。

骷髏會綜合症

若說資質平庸的布殊沒受惠於長春藤,明顯不符事實。美國人相信他得到校內神秘組織骷髏會的幫助,才能平步青雲。他一家四代,由發迹的祖父起,都是骷髏會員。不少傳言指若老布殊不是骷髏會員,影響入學處負責收生的兄弟,小布殊的成績不可能入讀大學。

骷髏會毋須鋪張豪華,它最大的資產就是整個關係網。「網」是客觀存在,超越公眾視野,是長春網絡的濃縮版。骷髏會傳說的加工,只是將坊間無形的懷疑,形象化為有形的實體。這是「知識管理學派」(Knowledge Management)的研究課題,按其學者迪基亞(Kimiz Dalkir)的演繹,也就是如何挖掘和重組知識的學問。根據學派的「知識形象化」理論,抽象的概念可通過適當形體,在人與人之間傳遞。我們不一定知道什麼是「鐵五角」或「客戶主義」,但拿出一堆骷髏、佐以主宰世界的傳說,就會形象化地恍然大悟。這解釋了何以董趙洪娉是當年七一遊行不可或缺的角色﹕否則無形的理念,就非常、非常、非常難以得到形象化的傳播媒介。這中介,令原來難以沾邊的理念黏合一起,就是功德無量。

時至今日,無論是否有秘密組織維繫,東岸精英還是為同一利益和價值而生,同時排斥新精英冒起。就算布殊家族在南部發迹,我們也不聞有「南部精英」出現。但為了與時並進,他們同時也要派人經營「反精英」形象。在這年頭,還在硬銷學校職業履歷身家,未免落於下乘。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兼講師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