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16日星期六

由李鴻章的濃痰談起

溫家寶出訪歐亞四國,內地媒體乘機宣傳「中國責任論」,認為這是百年中國最風光的時刻,一些外國媒體對此不無贊同。百年前的英美報刊,同樣對晚清大臣李鴻章的全球訪問好評如潮,那位屢敗老漢的尊重,頗像今天對中國責任的溢美。是否只是巧合﹖

百年前國事訪問的風光與走光

當年李鴻章走遍歐美八國,率領的是中國首個高規格國際代表團。他辦洋務三十年,懂得形象塑造,被稱為「東方卑斯麥」,路過之處萬人空巷。西方各國都以最隆重禮節恭迎這位元老,沙皇更將他放在大典貴賓首位。雖是利益掛帥,但當事人也面目有光。

然而外訪途中,李鴻章還是鬧出大量笑話。例如他在英國探訪舊友常勝軍的戈登將軍遺孀,獲贈名犬,以為是食糧,回去把牠烹食,還回信道謝。荷蘭女王伸手讓他行吻手禮,李誤會是索賄。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國宴招待,李先是喝光盤內洗手水,又把蠔殼狠狠擲在地上,難得女王帶頭照做一遍,全體貴族只得跟隨。最經典的是中俄談判期間,李鴻章不斷將濃痰吐在名貴地氈上,清潔女工即吐即抹,彷彿天經地義。

「自我東方化」Vs「自我責任化」

奇怪的是各國對「李中堂風度」依然嘉許,其風頭絕非當代中國領袖可比。原來李鴻章畢竟是洋務專家,了解洋人心理,明白各國對他的興趣除了建基於現實,也因為他是啟蒙時代「中國熱」以來,首位有血有肉的東方元戎級訪客,被看成是孔子代言人。他知道國力軟弱、有洋人要他出醜,有時也真的出了醜,有時卻只是故意在服飾以外顯示更多「中國特色」(例如認為吐痰是氣派體現),就是要刻意建構一個「自我東方化」的幻影,像張藝謀導演的傑作一樣,在西方期許下自信地做出種種人家要求的東方主義行為,以為這樣既能滿足他者獵奇的慾望、又能遵守國際遊戲規則,相信外人的東方主義幻想足以包涵一切失禮。誰不知這是放棄了根本話語權﹕李鴻章熱過後,隨地吐痰的華人被無情嘲弄,新一代外交官再也不能建構更有利的的東方。誰叫你主動奉迎人家的潛規則﹖

今日中國國力,當然和晚清不可同日而語。然而中國雖然努力配合英美對「中國責任」的期盼,亦相信各國的肯定,足以抵消「盡責」過程的爭議行為(例如借反恐打擊疆獨),卻少有注視「中國責任論」也是典型西方話語。當中國外交落入西方話語體系,就成了「自我東方化」以後的「自我責任化」。這就像冷戰後期,西方政府利用民間建構的自由價值觀,讓蘇聯受到語境制約﹔蘇聯原來以為那是衝擊美國的左翼反戰文宣而不加戒備,結果逐漸喪失話語權,終至崩潰。蘇聯成立國內人權小組的一刻、李鴻章吐痰的一刻,都受盡國際尊崇﹔中國盡責反恐的一刻,亦復如是。然後呢﹖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