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0日星期日

理查森退選的啟示

【明報專訊】美國總統初選進行不久,民主黨參選人理查森(Bill Richardson)已宣布退選,這是富代表性的觀察美國選舉制度的案例。假如不顧實際情况,單按香港常理測度,理查森不但不應首圈出局,反而應是熱門參選人﹕他是現任新墨西哥州州長,行政經驗比其他人豐富;他曾任克林頓政府駐聯合國大使和能源部長,活躍於外交界,近年積極調停蘇丹達爾富爾等世界衝突,和中南美各國領袖關係良好,比其他人更有國際視野;他管治新墨西哥期間善於理財,當地出現經濟奇蹟,被認為是少有懂經濟的州長;他來自少數族裔拉丁裔,是僅有的拉丁州長,背景同樣可供建構奧巴馬 掛在口邊的美國夢……那麼,他的死穴在哪裏?

事後孔明的清單

我們在他退選後,自然可提供一份事後孔明的死因研究,包括﹕

  • 他在克林頓時代任職,讓人聯想到舊時代,和講求改變的選舉主軸格格不入,何况眷戀克林頓時代的人只會投向希拉里。理查森退選後,他的支持者超過一半表態支持希拉里,改投奧巴馬的不夠兩成,可見他的票源所在;

  • 他的聲望局限在南部,支持者不是來自新墨西哥州,就是來自鄰近的得州;由於布殊以得州州長身分當選總統,美國人一般不會連續兩屆考慮南方候選人;

  • 拉丁裔的影響力不及非洲裔,美國國內有不成文默契,「應」先讓女性和黑人成為總統,才輪到拉丁裔與華裔,令理查森不被當回事,「政治正確票」都投向奧巴馬;

  • 新墨西哥立州相對年淺,依然屬於邊緣州份,州長問鼎總統缺乏說服力,正如阿拉斯加或夏威夷州長要當選美國總統,幾不可能;

  • 美國在外交大展拳腳數年後,正邁向孤立的鐘擺,理查森雖支持從伊拉克 完全撤軍,其外交經驗卻令人擔心他另有搞作,反而不美。


假如首場初選在新墨西哥州

最重要的是,上述各點並非「時事評論員」的心得,而是美國人的基本常識,結果就是欣賞理查森的人,也相信他參選只是為了博取被提名為副總統或國務卿。

問題是,理查森真正的死穴在於籌款欠佳,這又是和上述分析相輔相成的,因此他的競選必須在首兩輪初選取得意外勝利,才可營造氣候。要是最早初選的不是艾奧瓦和新罕布什爾這兩大傳統白人小州,而是理查森的大本營新墨西哥,結果就可能大不相同,屆時起碼愛德華茲可能先被淘汰,理查森反而可以戰養戰。故此一直有美國學者提出改革初選,讓各州選舉次序輪流替換,以免艾奧瓦和新罕布什爾繼續得到不成比例的影響力;也有學者提出仿效美國初年制度,讓初選得票較次的人成為副總統拍檔,讓理查森一類「理想副總統」也有更上層樓的機會。不過,這些改革為選舉帶來風險,傳統的盎格魯薩克遜新教精英始終未能安心,美國選舉的超穩定結構也就持續至今。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