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14日星期六

阿拉伯南美宣言﹕結盟﹖一夜情﹖

【咫尺地球】數天前,第一屆南美—阿拉伯首腦會議在東方各國忽視下完滿結束,34國領導人簽訂《巴西利亞宣言》,宣告兩地自此患難相扶。表面上,兩地關係異常薄弱,但只要把會議成果與兩地接觸史交叉參考,這種「南南合作」(發展中國家間的合作)便顯得有一定針對性。

南美—阿拉伯接觸史

歷史上兩地最有效的合作,除了冷戰時一系列形式主義的南南會議,當數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 1960年的成立。當時五大創會國是兩伊、沙特、科威特和委內瑞拉。組織雖以阿拉伯國家為主,委內瑞拉卻一度扮演主導角色,當時委內瑞拉總統巴坦各特 (Romulo Betancourt)成立國有化石油公司、再在全球搜尋奧援,正是OPEC的成立背景。在美國眼中,1973年的石油危機,可算是阿拉伯和南美聯手背叛。然而OPEC近年聲勢減弱,同屬南美的厄瓜多爾於1992年退出,世界各地亦紛紛發現新石油。《巴西利亞宣言》多少有通過建立新框架重新刺激OPEC 式卡特爾經濟的意味。

另一種是純政治接觸,以現任委內瑞拉總統查維斯為路線代表。他上台後走反美路線,接觸所有美國敵人,2000年更成為海灣戰爭以來首位訪問伊拉克的民選領袖,與薩達姆稱兄道弟,又獲薩達姆親自駕車迎送。這次巴西會議後,查維斯私人「補充」了一道宣言,鼓勵成立「反帝國主義陣線」,以填補冷戰後的國際空間。雖然如此「明目張膽」不可能為大會官方接受,但會議的反美基調依然強烈,例如東道主巴西總統盧拉拒絕美國觀察員,兩大陣營對巴勒斯坦問題和福克蘭主權問題交換支持,阿拉伯各國力挺烏拉圭候選人執掌世貿,雙方聯合要求聯合國主持反恐會議「界定」恐怖主義(也就是間接否定布殊的定義)等。這些姿態已算是近年罕見的大動作。

南美阿拉伯的地下網絡

西方真正擔心的,卻是南美和阿拉伯的地下聯盟。

近代把南美和阿拉伯連成一氣的,應追溯至二戰,當時兩地都成為交戰雙方爭取對象。南美固然是美國後院,各國軍政府卻普遍同情納粹,特別是阿根廷幾乎成為德國支部。同樣,阿拉伯各國表面支持同盟國,加入英法宗主國軍隊,不少阿拉伯領袖卻參與軸心陣營,希望藉此爭取獨立和反對猶太人立國,最著名的是「巴勒斯坦之父」阿敏哈辛(Amin al-Husayni)。

納粹戰敗後,大量納粹分子潛逃兩地,例如在阿根廷建立奧迪薩村(Odessa)。這個網絡,即「地下南南合作」雛形。九一一後,美國擔心蓋達和南美毒梟合伙洗黑錢,發動「金融反恐戰」,雖然對象不同,邏輯卻一脈相承。

然則兩地何以在這個時機才發展官式更緊密關係﹖

南北合作‧舊歡如夢

南美和阿拉伯合作,剔出政治泡沫語言,技術上主要是南美經濟共同體、海灣合作委員會和阿拉伯聯盟的經濟整合。它們需要整合,因為34國大多是單一經濟,例如玻利維亞依靠錫礦出口,蘇丹就是販賣禽畜。若這些國家的經濟互補深化成為體系,達致歐盟各國那樣的共榮,這才是南南合作的真諦。問題是經濟學者多認為南南不可能「獨榮」,認為南北對話(已發展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資源共享) 之下的南南合作,才符合經濟成本。

南、阿雙方的北方伙伴近年正出現「結構性交換」現象。南美原來依靠北美資源,但美國在九一一後更改國策,大幅緊縮「南援」,改為投資泛中東計劃。阿拉伯國家原來的合作對象則是希望東擴南擴的歐盟,一度簽有初步整合的《巴塞隆那計劃》,但受美國阻力,成效有欠顯著,令歐盟決定同步另行投資,在1999 年與拉美各國舉行48國首腦會議,對多國實行「普遍優惠制」,自此智利、墨西哥等國成為歐盟新歡。

過去數年,南美、阿拉伯雙方正在非自覺地交換經濟伴侶,舊歡恍惚如夢。《巴西利亞宣言》一方面固然是宣示「反西反北」的潛在實力聯盟,另一方面則是向各自舊情人、也是對方新情人傳話的一夜情,點唱歌曲不是que sara sara,卻是我等着你回來。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兼講師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