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28日星期六

中美經濟貿易戰@美國經濟範式戰

【咫尺地球】美國剛對多項中國紡織品啟動「緊急防衛」(Safeguard)措施,愛國媒體不是演繹為美國對華不友善,就是歸咎於華府的利益集團政治。經濟期刊指出這是國際社會對WTO的「反挑戰」,甚或認為戰爭象徵國際自由主義的下坡路。它們的前提,似是認為「緊急防衛」只是純粹的利益回應。

這其實忽視了歷史上美國經濟範式轉移的總趨勢。

保護企業 保護消費 保護生活指數 保護生活價值

克林頓幕僚莫理斯(Dick Morris)的正牌《新君王論》一個不起眼的章節,曾粗述美國政治經濟的整體改變。在19世紀,聯邦政府的國策就是保護大企業,不少老牌企業都是在那個年代起家,而選民也願選擇保護企業的總統。到了20世紀初,特別是威爾遜總統任內,國策變成保護消費者,更加講求市場公平交易。60年代則出現「確保經濟安全」的思想﹕只要國民生活指數提高,則一切安好。

到了冷戰後的90年代,莫理斯認為焦點變成「促進生活型態的改善」,也就是由「社會決定論」取代「經濟決定論」,因傳統的左、右經濟思想都已變得不再重要,令靠反左/反右維生、通過打倒別人才找到自己生存價值的過氣人物,都不能再煽動左/右民粹主義——包括針對外來入口的經濟民粹主義。

布殊的外交政策貌似強硬,但「硬起來」沒有改變所謂「大議題」(Great Issues)時代已逝的軟事實。美國民眾感興趣的經濟議題,十年來,都是延長家庭休假、增加警察名額、社區大學成人教育費用可以抵稅一類天天下載的生活議題,因後者才能直接提升他們的生活價值。

說了這麼多,我們應發現很多人眼中的中美貿易戰,都以為這個美國還是20世紀初葉或中葉的美國,即首倡「消費保護」或「經濟安全」的美國。事實上,今天的美國人確對中國入口有一定保留,但原因並不(單)是「一小撮」反華商人或議員作祟,或純粹要保護「本土紡織品」,而是他們相信對中國入口的「緊急防衛」,能夠「促進生活形態的改善」。

威權政治支撐的自由主義﹖

美國人看到在怎樣的長遠前提下,美國產品才能夠在WTO框架內和Made in China的廉價貨競爭,也就是讓美國經濟滲入遠東公式——而在他們眼中,這自然是倒退。他們認為中國貨物得以價廉物美在國際「自由」市場競爭,是一個雙重弔詭﹕全靠中國政府在國內+國外的威權管治。國內指的是中國政府雖然N個「為民」,但依然嚴格控制內部勞工活動,同時防止寡頭資本壟斷的出現,一切「公平競爭」,所以成本才得以降低。國外指的是中國堅持人民幣匯率,國際市場的國貨才得以兌換便宜。

無論中國政府派多少公關宣傳中國自由市場,對美國人來說,這都是諷刺﹕問題不是中國不尊重自由市場,而是他們認為中國的「自由」,全是國家宏觀干預「拿着自由反自由」的結果。

這並不是說美國人因為認為中國政府這些舉措不道德,所以才默許「緊急防衛」——這又是過時的冷戰思維。他們真正關心的,其實是新保守主義管治下的自家布殊政府,會否因為要回應中國貨品的挑戰,而東施效顰,對內加強工會的監控,對外讓格林斯潘和周小川單挑決戰,讓他的管治更加威權化。這樣的前景,配合數年來布殊的作風、布殊主義的國風,才令人憂慮「生活形態的改變」。

此所以中國紡織品進口對美國消費者可能有一定實惠,一些在中國設廠的美商還可能有點甜頭,「緊急防衛」亦有違美國一直對外宣傳的自由貿易原則,但美國政府這個舉動,還是被國內「充分理解」。若中國外交決策者依然以泛利益角度或權力鬥爭角度解讀中美貿易戰,就好像美國漢學家依然按階級鬥爭或姓資姓社閱讀中國政治,只是「西方主義」與「東方主義」的對決,大家都活在空中樓閣之內。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兼講師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