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6日星期六

聯合國安理會混戰之後

【咫尺地球】爭論了十多年的聯合國改革面臨表決,以擴大安理會為重頭戲。評論都比較哪個方案較好,但這些方案的共同盲點,又何時才能被「再改革」﹖

國家與民族﹕三大方案的盲點

方案一來自德國、日本、印度和巴西的「G4聯盟」,要求增加6個常任理事國和4個非常任國,口號是「正面反映當今世界,而不是1945年的秩序」。這樣的口號,最後只能訴諸綜合國力評估,任何國家忽然超英趕美,就應成為新貴。但「綜合國力」的定義一直相當飄忽,最經典的指數由美國中情局前副局長克萊恩 (Ray Cline)在1977年設計,公式是「P=(C+E+M) x (S+W)」,就是說一國之國力是「關鍵因素(C,人口和土地)+經濟力量(E)+軍事力量(M)和國家執政能力(戰略目的S+國家意旨W)的相乘」。根據這公式,中國當年勉強排第7,似乎沒資格入常。近年中國的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也設計了公式,由資源、經濟、軍事和科技四大範疇評估,再寫出一些常人難以明白(所以也難以質疑)的方程式。由於研究的「戰略目的」是消除中國威脅論,所以中國在2000年的綜合國力——根據自家人評說——原來也是第7。假如 G4入常成功,各國都沉迷這局電腦遊戲,只會強行將現實主義結合到跨國主義舞台。

中國支持的「團結求共識」聯盟改革方案,則要求單獨增加 10個非常任理事國,按各洲「洲情」分配,以免會員國衝突云云。表面上這是理想主義產品,背後卻極有針對性﹕聯盟成員墨西哥為了杯葛巴西,巴基斯坦不滿宿敵印度,南韓仇視日本,意大利不願成為唯一沒有國際VIP入場券的西歐大國。「共識」其實是第三梯隊防止二奶扶正的一夜聯盟。它們維持現有安理會的理由,是說不出口的「霸權穩定論」(Theory of Hegemonic Stability),正如非洲聯盟宗旨之一是維持殖民邊界,儘管它們都身受殖民主義之苦。但這理論的中心思想,正是每個霸權/體系都有興衰,若大國本身已不能穩定,又何來霸權﹖

非盟方案的理論成分更低,要求新增的2個非洲常任國都要有否決權、分發予非洲的非常任國數目也要比G4方案多出一個,明擺着是為還價而討價。它們知道非洲 53票在目前框架舉足輕重,又不知改革後會否再讓它們有如此影響力,所以正如尼日利亞外長所言,要「把握機遇」。但非盟方案的聲勢,本身就是聯合國改革的議題﹕正是因為聯合國會費來自發達富國,財政撥款卻由第三世界把持,一國一票,致令美國一類國家不斷賴帳。前蘇聯算是相當有先見之明,即使是分裂前,在聯合國也有蘇聯、烏克蘭、白俄羅斯三票,這才是懂得利用「以國為本」的程序漏洞。

被忽視的三大改革﹕直接民主 區域主義 權力下放

3大方案都與民族主義、國家主義掛鈎,無論聯合國變成世界政府還是社交晚會,都不可能一勞永逸。以下對大方向更關鍵的改革,則始終未獲重視,原因是它們對「國家」這種組織構成威脅。

第一案是實行直接民主,讓各國人民繞過國家直接表決,或像歐洲議會那樣選出代議代表,在「世界議會」按黨派劃分,而不是按國家劃分,美國和人口1.3萬的瑙魯共和國就有了分別。

第二案是深化區域主義,像「團結求共識」提議那樣,根據各區區情自行分配席位,同時包括既得利益者。事實上,一直有學者提議取消英法的常任國席位,改由歐盟分配,雖然目前不可能實現,但世界整合已是如此發展。

第三案是加強國際法的subsidiary原則,也就是把某些特定議題的決策權下放至最低相關單位,甚至連國家一層也繞過,以免安理會否決權被當年蘇聯那樣濫用。這些改革對聯合國效率的改善,自然比一局全球爭霸RPG更立竿見影。它們要在現實主義主導的聯合國框架內得到代言人,卻比苛求內地憤青支持日本入常更超現實。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兼講師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