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27日星期六

收購哈薩克石油的國情透視

【咫尺地球】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簡稱中石油)擊敗印度財團,成功收購哈薩克石油公司,成為歷來最大宗的國內能源企業兼併。縱使價格偏高,內地輿論依然士氣大振,認為是對美國滲透中亞的漂亮反擊。但這宗收購對哈薩克的象徵意義更大,是一個認識哈國國情的良機。

哈薩克是全球面積第九大的國家,在蘇聯時期負責國防工業,境內依然有火箭發射基地,盛產太空人。哈國現任總統納扎爾巴耶夫是葉利欽的同期領袖,國家獨立前已掌權,一度在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的權鬥中被內定為「新蘇聯」總理,曾因講稿精闢而被戈爾巴喬夫搶去使用,在「中亞五老」中威望最高。筆者剛到過哈薩克舊首都阿拉木圖,每天都要面對他的標準像,這已經是當地僅有的旅遊紀念品之一。

「絲路外交」的全方位落實

中亞五國獨立時,納扎爾巴耶夫形象健康,既沒有烏茲別克總統卡林莫夫的殘暴獨裁,又不比戈爾巴喬夫優柔寡斷。發行本國貨幣抗擊俄國金融風暴、自願放棄核武換取美國安全保證這兩樁代表作,令這位總統晉身國際外交家之列。但自從美國推動七色革命,哈薩克也不能倖免﹕納扎爾巴耶夫目前的任期是1998年公投修憲賦予的延長任命,在華府眼中已是「民粹」口實,美國各級官員都不斷提醒人家的總統要準時下台。

哈薩克前駐港領事Bulat Sarsenbayev在閑談中認為他的國家有龐大中產階級,不會出現吉爾吉斯式革命﹔他那曾在香港念書、自稱視Edison Chan和Daniel Wu為偶像的女兒,卻在背後說當地也有不少一家人住在一張板間牀的故事。其實那裏的中產階級只局限在新舊兩大首都,距離「龐大」尚有大段距離。

中石油進入哈國無疑是當地的應變措施,但不代表人家就是「親華」,只反映一種全方位外交戰略。九一一後中國也聲稱實行全方位外交,版權正是來自納扎爾巴耶夫 ﹕後者利用國家新獨立的契機,塑造「先天全球化」形象,這與其他國家為了戰略目的才搞分散投資並不相同。哈薩克族成分相當混雜,前蘇聯又大量遷徙各地勞工到當地開荒,結果除了黑人,任何人到了那兒都不會被一眼看出是遊客。這種非純化現象正成為哈薩克外交的王牌﹕納扎爾巴耶夫宣傳哈薩克是歷史絲路中心,也是「歷史上全球化的中心」,所以搞平衡外交比各國都要天經地義。

等待拍賣到等待收購的國情

在此等思路指引下,哈薩克除了同時參與上海合作組織和支持美國反恐,還充分利用各種邊緣定位,一方面參加中日韓主導的東亞運動會自居「東亞國家」,另一方面卻退出亞洲足協、寧願成為歐洲足協的魚腩部隊。哈石油被中石油收購前數月,哈國政府卻高調接受美資興建阿塞拜疆輸油管,這類平衡習作已成為哈薩克特色。目前中國三大油公司分別負責中東、中亞和南美石油,中石油的工作難度最高,中國把哈薩克視為盟友,多少有點一廂情願。

這樁收購也是當地「官商一體」國情的產品。據西方說法,「官商一體」是以權謀私或貪污,當地人則演繹為「精簡政府效率和匡正市場規律的制度」。這次在哈薩克拜訪的一位首富是工業大亨,他的官方身分就是鐵路部長,大兒子牛津畢業子承父業,小兒子正在上海留學﹔當地一些大學校長也在弄權批地興建社區學院,以便退休後繼續「貢獻社會」。哈石油正是蘇聯私有化的副產品,只是經營不善,一度陷入破產邊緣,又擔心政府會效法俄羅斯普京清算寡頭大亨,才希望大舉引入外資洗底。

現在哈薩克企業家都爭取成為國際老實商人,這樣既能挾洋自重鞏固個人利益,又能利用企業力量配合政府搞全方位外交立功。各國投資銀行和企業大舉進入哈薩克平原掘金,價錢往往不是要務,雙方自然有着心照不宣的目的。在可見將來,前蘇聯各國繼十年前的官產大拍賣後,又可能出現國際大收購熱潮。中石油之戰只是前哨戰,任何因之而下的單一判斷,都未免見樹不見林。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兼講師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