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17日星期六

黑白世貿以外的「第三模型」

【咫尺地球】世貿會議成為一周頭條,港人對正反雙方的理據亦應有所了解,但一些通識教育容易予人一種非黑即白的世界觀,以為有一道全能公式能夠贊成或否定一切。特別是政府數個月來的文宣「自由貿易好好架」,灌輸了一種開放市場Vs保護主義的二元關係,若真的如此簡單,南韓和歐洲農民亦不會對入世有不同反應。補充這個論述,我們可以參考一些經濟模型。

「斯托珀-森姆遜定理」的延伸理論

國際貿易一個基本假定,是1941年提出的「斯托珀-森姆遜定理(Stolper-Samuelson Theorem」。他假定當一項商品的相對價格上升,商品使用的生產要素的實質價格相應提高,它不使用的生產要素的實質價格則會下降。這裏的關鍵,是一個相對概念。當定理放諸國際貿易,國內持有那些「豐富生產要素」的人會增加實質收入,持有那些「稀少生產要素」的人會降低實質收入。

我們可能覺得什麼「豐富生產要素」不知所云,其實這個定理可以解釋一些自由貿易和保護主義黑白以外的第三道路。1989年,政治經濟學者 Ronald Rogowski從定理延伸出一個新的理論體系,通過研究數百年的政治經濟史,以比較政治學的角度,希望找出貿易和國內政治生態的互動。根據 Rogowski的演繹,貿易體系的生產要素只有三項﹕資金,土地和人口。他認為一個國家的資金可多可少,是絕對概念,但土地和人口則是相對概念。

四種政治經濟整合


剛才我們說過,斯托珀-森姆遜定理的假定,是開放市場會令「豐富生產要素」的持有人受惠。反過來說,保護主義就會令「稀少生產要素」的持有人受惠。Rogowski利用這個框架,將國際經濟和本土政治的互動歸納出不同模型,其中以下列四個模型最為常見﹕

一、資金充裕、土地相對豐富、人口相對稀少。在這種國家,資金持有人(資本家)和土地持有人(地主/農民)結盟,利益和人力資源持有人(工人)對立,容易造成階級矛盾。假如國際貿易下降,只有工人受惠,這就是美國羅斯福時代推行「新政(New Deal)」、大力加強政府干預經濟的背景。

二、資金充裕、人口相對豐富、土地相對稀少。在這種國家,資本家和工人的利益反而相近,國內問題容易被城鄉矛盾主導。只有服從保護主義,才可以讓農民受惠,這類似入世前的南韓狀况,同時也是二、三十年代西歐的普遍現象(特別是意大利墨索里尼上台時大力得到地主支持)。

三、資金不充裕、土地相對豐富、人口相對稀少。這是出現城鄉矛盾的另一個可能性。例如美國在19世紀末,資金還不充裕,又剛開始開放市場,結果城市的資本家和工人結盟推動貿易保護主義,和地主農民抗衡,是為著名的美國民粹運動(Populist Movement)。

四、資金不充裕、人口相對豐富、土地相對稀少。這是第三世界出現階級矛盾的典型案例,行使保護主義最讓國內富人得益,工人受惠可能不大,加上這類國家貪污盛行,只要不是民選(由舊精英階級掌權),大多情願有限度貿易。

當然,上述理論有不少漏洞,例如土地和人口也許不是相對概念(這樣會出現土地和人口結盟的「紅綠聯盟」),國內聯盟也許不是利益掛帥,國際貿易也許不是令豐裕生產要素受惠……這些學術問題,在這裏我們毋須一一詳列。

但我們應該明白沒有任何國家的全體人民能夠通過一句「自由貿易好好架」的名人廣告受惠,因為這不符合經濟學基本原則。國外不少政府/民間團體大力宣傳或反對自由貿易,但他們總有特定受眾,例如法國政壇和自由貿易有關的爭議都圍繞歐盟的「共同農業政策(CAP)」展開,對象就是部分人口、而不是由立法會議員到的士司機的全包。法國政客不會將一個虛無縹緲的自由貿易原則,化為又一個「普選」那樣的口號式普世價值——事實上,又有哪個地方能夠推出這樣有視野的宣傳,除了「香港一定得」﹖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兼講師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