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13日星期六

美國兩次大戰「反人權」的平反

美國蒙大拿州政府上周宣布,為一次大戰期間犯了「煽動罪」的鄉里平反。這是美國近年最高明的借古諷今案例之一,足以成為通識教育題材。

蒙大拿州是美國西北最具歐洲特色的州份,在1889年建州以前,已經是舊大陸新移民的熱門目的地。德國後裔一直是州內最大族群,第一代的蒙大拿人甚至不懂說英語,只能以德語溝通。

一次大戰.蒙大拿.親德囚徒

一次大戰初期,美國奉行孤立主義,國內同情德國的大不乏人。後來美國參戰,加入英法一方,人為地掀起愛國主義,並以對德國的歇斯底里為表達方式。一些德國的個別行為,例如對中立國潛艇實行無限制攻擊,或慫恿墨西哥入侵美國本部,都被當時剛剛興起的媒體大幅渲染。蒙大拿作為潛在「第五縱隊」,自然首當其衝,結果州政府在戰時通過嚴苛的「反煽動法」,製造了一片反德的白色恐怖。公開支持德國的被送進監獄,單純反戰被看成不愛國,而且同樣要坐牢。最荒謬的是蒙大拿居民被禁止在公開場合說德語,不少老人因此成為戶外啞巴。

這段歷史近年被當地歷史學家Clem Work發掘,寫成《黎明前的黑暗﹕美國西部的言論自由與煽動》一書。他的學生從中得到靈感,寫信到州政府,要求為這批「為言論自由犧牲」的老祖宗平反,真相才部分大白。

二次大戰.大西部.反日集中營

這自然不是近年唯一的平反案例。美國更大規模的「非常舉措」出現在二次大戰,當時羅斯福總統想盡辦法挑起國民的愛國心,方法又是通過煽動對敵人的仇恨。這次的對象,換成日本。

自明治維新以來,移居美國的日本人愈來愈多,他們除了選擇夏威夷,大都來到美國西部。珍珠港事件後,羅斯福頒下《行政命令9066號》,下令將境內日本人全部隔離,由西岸住家撤走,送到中部事實上的集中營居住。一共有12萬日裔人士被如此遷徙,其中大部分是正式美國公民,這就是著名的「強制收容事件」(internment) ,和納粹早期對猶太人的舉措,並非不能比擬。

戰後民權運動興起,日本後裔翻舊帳,美國政府逐步承認當年的「強制收容」過火,十多年前正式對受害人家族作出12億美元賠償。不過這並未受到廣泛注視,直到另一位日裔學者Brian Hayashi利用這題材研究美國戰時的反人權傳統,在去年出版《妖魔化敵人﹕美國的日本強制收容運動》一書,才令往事並不如煙地得到現世參考價值。

反恐戰.「大美利加」.塔里班司機

無論是學術平反也好、政治平反也好,平反的概念經常淪為對建制的授權。按內地術語,平反「遲不遲早不早偏偏在今日出現」,不難想像都是擺明車馬諷刺布殊的反恐。一次大戰的「反煽動法」,成為今日美國「愛國法」的樣板﹔二次大戰的「強制收容」,亦和今日的鄰舍反恐相類。九一一後,美國出現了大量「綠色恐怖」,例如一名紐約司機向乘客說笑,聲稱要「載他到塔利班」,結果被當成恐怖分子審查。決定在蒙大拿州搞平反的州長舒華沙(Brian Schweitzer)正是德裔移民後代,也是州內16年來第一位民主黨州長,對「愛國法」強烈批判,曾經提出要撤回伊拉克美軍的蒙大拿子弟兵,「以便參與州內救災工作」。如此姿態,無疑蘊含權力爭逐的內涵,但也反映了「愛國」和「人權」之間的互動在美國並未終結,而且還越演越烈。

學者一向認為「中國」這個概念相當飄忽。英國漢學家卡拉漢(William Callahan)去年在《當代中國期刊》發表論文,詳述了中國文明作為內向型民族主義「小中國」、外向型「大中國」、文化整合型「大中華」和「跨國外僑認同體」四個不同面向,解釋何以「中國」在不同時候、面對不同危機,會作出不同反應。其實美國面對國家危機的時候,也往往不自覺的由「大美利加」萎縮回「小美國」。歷史的平反,襯托着現實的選擇﹕究竟美國應該「開大」還是「開小」,這已逐漸成為下屆總統大選的主軸。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兼講師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