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28日星期六

「中式顏色革命」 之蒙古回歸實驗

北京經常批評「美國霸權主義」利用民主自由包裝野心,無論是伊拉克式軍事干預還是中亞顏色革命,都是「粗暴干涉內政」。近月內地某學府討論區流傳一份《蒙古回歸中國計劃書》,從蒙古國會第43次有議員要求和中國合併談起,建議搞一場「類顏色革命」,內容普羅大眾都能明白,背後則以兩個新興西方國際關係理論為基礎,一反中國不懂用西方話語反西方的常態,值得詳讀。

安德森的「想象共同體」理論

根據計劃書,中國應為蒙古回歸作下列準備:

一、 建立蒙古大學,讓蒙古學生免費入學,培養親華的蒙古少壯派,「何况蒙古只有250萬人」,要顛覆很容易;

二、 鼓勵中蒙人民和親;

三、 加強經濟交流與援助,形成蒙古經濟對中國和人民幣的依賴,並以2004年雪災襲蒙而內蒙損失遠低於外蒙的例子,樹立內蒙為「進步樣板」引誘外蒙回歸……

計劃似乎和歷代同化無甚差別,但其實它並非單要將蒙古融入中國,而是要重新定義何謂「蒙古民族主義」,也就是希望下一代蒙古人在強調獨立自主的同時,尊重「蒙古民族源自中國」的「客觀事實」,製造「新蒙古人」。如此定義頗為符合英國學者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的基本論據。這本書認為近代的新獨立國家鼓吹的民族主義,屬於「第四波」民族主義運動,不過是歐洲民族主義的「盜版」、後殖民建立身分的「現代想像」。這些偽民族的想像,往往只能和個人最無可選擇的事物(例如出身地、膚色、語言等)有關。似乎蒙古回歸報告的作者相信現在的蒙古民族主義根本是近代人為想像,根基不牢固,才有信心建構親華的「新蒙古想像」。否則假如對象是印度,由於當地民族主義並不屬於「想像共同體」實例,中國就是以同樣方式搞同化也不會奏效。

國際建構主義的中國應用

與此同時,回歸計劃又提出下列宣傳程序來爭取國際輿論:

一、中蒙是兄弟關係,中國將給蒙古以最無私的幫助建立最純潔的友誼;

二、中國派遣優秀人才幫助蒙古進行現代化改造;

三、中國永遠支持蒙古宗教自由的願望;

四、中國支持蒙古國會提出的「回歸中國全民公投」,因為這是民主自由的最佳體現;

五、最後強調蒙古是中國內政。

上述程序關鍵是先按美國制訂的普世價值,強調雙邊關係、現代化改革、民主自由,接着才鼓動親華力量根據上述普世原則進行「回歸公投」,完成一場中式顏色革命,不像對台灣那樣先宣示國家「自古以來」的主權。如此一來幾乎就是美國的玩法:當年冷戰終結,就和這類建構主義取得話語權息息相關。今天居然有中國愛國精英照辦煮碗,憑普世價值建構蒙古變天的國際輿論,不知美國人應說孺子可教,還是哭笑不得?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