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3日星期一

中東和會﹕一切都是內政?

新一輪美國主導的中東和會又來了,當中的以巴部分,教人想起2000年克林頓導演的大衛營談判。當時的主角還有以色列總理巴拉克、巴勒斯坦的阿拉法,今天卻換成離任在即的布殊,及同時面對內部挑戰的奧爾默特和阿巴斯。他們會如何閱讀7年前的往事?

克林頓﹕阿拉法,你令我不偉大

7年前,巴拉克原則上同意土地換和平,但阿拉法因為耶路撒冷主權、猶太人殖民區等問題否決協議。事後克林頓大為不滿,認為巴人拒絕任何妥協,不但浪費了1993年《奧斯陸協定》的基礎,也燃燒了美國政府對以巴和談的全部熱情。克林頓特別強調時機問題,因為他預見即將上台的以色列總理沙龍必會更強硬,自己的接班人無論是布殊還是戈爾,也不會像他那樣專注中東,哈馬斯在巴勒斯坦的影響力又愈來愈大,認為2000年是巴勒斯坦和平建國的最後機會。

克林頓離任前,阿拉法以「老朋友」身分致電道別,客套地恭維克林頓「偉大」,克林頓依然憤憤不平,說自己一點也不偉大,而且十分失敗,「令我失敗的人就是你」。此後美國視阿拉法為不懂妥協的和平障礙,默許以色列將他邊緣化,阿拉法死時,以以巴和平旗手自居的克林頓拒絕出席葬禮,似乎那道令他偉大不了的怨氣,並非一時衝動。

阿拉法自然有苦衷,主要就是哈馬斯創辦人「輪椅先知」亞辛不斷施壓,以猶太人完全撤出耶路撒冷、西岸、加沙和所有殖民區為談判底線,要脅重新發動襲擊。結果阿拉法順從,哈馬斯的新一輪襲擊還是出現,雖然導致亞辛本人被暗殺,但也間接促使哈馬斯奪得巴勒斯坦政權。

三方風險管理﹕向內部交代,還是向歷史交代?

2000年的三方領袖都沒有好下場,自然令他們的繼任人視和會的最大挑戰為向內部交代,而不是向歷史交代。

今天布殊、奧爾默特和阿巴斯都比前任弱勢,妥協的空間更少。因此三方領袖都重視風險管理,作出大量鋪墊,以便在談判失敗時保存自己元氣。他們的會前姿態,充分反映了這樣的「遠見」﹕

例如布殊強調自己只是召集人,談判不會加入任何美國主觀願望,也就是說會議成功召開,他已完成任務,算在任內做了一件好事,而且他拉攏14個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見面,已足以向國內猶太人交代。奧爾默特說準備作出「痛苦的妥協」,但他的妥協法源來自中風昏迷的前總理沙龍,相信不會作出超越法源的讓步,這才能減輕自己被視為賣國的責任。

阿巴斯更滑頭,聲稱和談將帶來「一個獨立的巴勒斯坦」,但目前巴勒斯坦正鬧分裂,哈馬斯在加沙召開「反和談大會」,阿巴斯就是要以巴和談和兩巴回歸二合為一,不但準備將失敗責任推給哈馬斯,也打算推給「坐視巴勒斯坦分裂」的美國。結果和會的重點,變成各方如何利用對方處理內政問題。

當場內領袖弱勢,場外領袖反而成了靈魂,這就是內政外交一體化(intermestic)的國際治理理論。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