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9日星期日

金正日很寂寞,但……

【明報專訊】日前美國總統布殊出乎意料地親自致函北韓領袖金正日,再次勾起美國人對這位神秘領袖的興趣。金正日在美國深入民心,全拜大眾媒體所賜,特別是《衰仔樂園》班底創作的動畫《反恐戰隊》(Team America),將金正日化為卡通角色,令不少政治盲首次接觸「Kim Jong-Il」。在網站YouTube,「金正日」在上述動畫唱出的首本名曲《I'm So Ronery》是最受歡迎政治短片之一,值得我們一同點擊分析。

這首《I'm So Ronery》即《I'm So Lonely》(我很寂寞),改動是因為導演諷刺韓國人不能發出L音,才將全曲的L改為R,歌詞相當「感人」﹕「我很努力實踐大計/但無人理會無人明白/彷彿無人當我回事」(I work rearry hard and make up great prans/ But nobody ristens no one understands/ Seems like no one takes me seriousry)﹔「當我改變世界也許他們會注意我/但那刻以前我只有寂寞下去/小可憐/可憐的我」(When I change the world maybe they'll notice me/ But until then I'rr just be ronery/ Rittle ronery/ Poor rittle me)……在整齣電影,所有角色都胡胡鬧鬧,唯有「金正日」有大量內心戲,加上造型cutie,惹人「憐愛」。

值得注意的是這首曲和詞,都和越戰時代Bobby Vinton的名曲《Mr. Lonely》(寂寞先生)相似,內容同樣催人淚下﹕「我很寂寞/我是寂寞先生/希望有人和我通電」(I'm so lonely/ I'm Mr. Lonely/ Wish I had someone to call on the phone)﹔「我是士兵/寂寞的士兵/不由自主地離鄉別井」(I'm a soldier/ A lonely soldier/ Away from home through no wish of my own)……在那年代,白描歌詞比高呼和平的理論歌更打動人心,令它成了反戰經典。兩首歌crossover,也是動畫惡搞的變種,但我們也可從中閱讀美國流行文化眼中的金正日﹕

一、金正日是有血有肉的人,有個人扭轉局勢的能力,而由於現代領袖一般不能在國內乾綱獨運、唯有他可以,所以他的心理值得研究﹔

二、金正日被視為狂人,因為他有心理病,但他的「病」和越戰士兵一樣,只要對症下藥,是可以「痊癒」的,以後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樣﹔

三、金正日沒有完全自絕於國際社會,只是有訊息要向世界傳達。

假如不當這是動畫,上述形象基本上和美國外交界眼中的金正日一致。這符合目前在美國開始佔上風的防禦性現實主義(defensive realism)理論,它認為與北韓衝突存有大量不可測性,主張和平「engage」北韓,相信北韓和美國終會找到共同語言。相反在伊拉克戰爭前,美國從沒有為薩達姆建構上述公眾形象,因為主導那場戰爭的進攻性現實主義者(offensive realists)相信,伊拉克能力有限、衝突風險低,美國應盡快開戰,因此不願為薩達姆和國際溝通,也不承認他的「病」可「痊癒」。向美國國民傳遞接受金正日成為國際社會一員這樣的訊息需時,《反恐戰隊》和布殊致函都是過程,大家知道金正日很「ronery」已很足夠,其他的,在下任美國總統任期內就會明朗化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