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7日星期一

現代蒙古的日本情結

【咫尺地球】近日蒙古發生「疑似顏色革命」,再次觸動中國對鄰國被滲透的神經,反映這個不少華人心目中的附庸國,其實在國際關係的角色充滿變數。事實上,除了中美俄,日本也是冷戰後積極拉攏蒙古的大國,也許已成了蒙古人精神最嚮往的國家。2006年,蒙古慶祝成吉思汗立國800周年,首次官方和日本合作拍攝講述成吉思汗一生的電影《蒼狼》,內裏就有諸般「日蒙合體」的符合供觀眾解讀。

為什麼蒙古政府選擇日本、而不是中國或俄國來拍民族電影?原因之一恐怕是蒙古感受不到中國對其實力的尊重。近年北京經常在國際場合以內蒙近年的經濟發展,對比外蒙獨立的不濟,更有民族主義者提出像收回香港一樣「收回」外蒙。至於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下設「蒙藏委員會」,與「大陸委員會」平起平坐,以往甚至像對「偽滿洲國」那樣,對蒙古以「偽蒙古國」相稱,更是嚴重傷害了蒙古人民的感情。

「日蒙聯盟說」百年沒間斷

相較下,日本歷來對蒙古重視得多,「日蒙聯盟說」百年來從未間斷。自從外蒙獨立、淪為蘇聯附庸,部分蒙古民族主義者曾改變理念,期望內蒙脫離中國獨立,希望依靠日本復國,代表人物是內蒙王公德王。回看當年日本的手腕,可謂創意百出,像提出迎接班禪喇嘛領導「新蒙古國」,希望將日、朝、滿、蒙四族逐步融合,都可見日本的「大東亞」概念,並非只說不做。時至今日,在全球化氣氛下,日本再提出日滿蒙經濟整合,依然對滿蒙地區有一定吸引力。蒙古政府除了依舊大量接受日本經濟援助,主動派蒙古學生到日本留學,又希望日本商人打破華商對境內資源的壟斷,明擺着有意和西化的日本建立特殊關係。這也反映日本懂得運用軟權力。

蒙古在國際舞台的代言人不多,體育成績也欠佳,唯有相撲屬國際一流水準。恰巧日本人也愛相撲,於是大舉吸納蒙古優才,現時有逾30名蒙古職業相撲手在日本相撲聯賽比賽。日本相撲界最高級別的兩名「橫綱」相撲手之一的朝青龍,就是日本相撲星探在蒙古發現的土學生。

雖然朝青龍經常詐病、在場外挑釁對手等有違相撲行規的行為,成為日本國內的爭議人物,但因為他的蒙古出身,在平權主義下,往往得到輿論的同情和包容,令他成為日蒙親善大使。這類淵源是中國無法取代的,蒙古人不會迷戀姚明。

相撲手成日蒙親善大使

《蒼狼》上映的2007年,是蒙古官方訂下的「日本年」,此前蒙古從沒有舉辦「俄國年」或「中國年」。根據日本駐蒙大使進行的民意調查,有七成以上蒙古人對日本有「很強烈的親切感」,顯示他們和日本文化的聯繫更勝中俄。雖然日本近年對哈薩克斯坦等國也關係密切,希望解決能源外交問題,但畢竟中亞顏色革命的受益人不可能是日本。然而假如蒙古真的出現顏色革命、政權更迭,被捲入的國際勢力,就難免更複雜,而且對北京的直接衝擊難免更大了。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 研究助理教授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