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1日星期一

布殊外交被忽略的一面

【咫尺地球】美國總統布殊臨別秋波,卻依然炮製出伊朗危機,教其鷹派形象進一步深入人心。然而,在強悍的一面背後,布殊外交其實也有一些成就,是經常被評論員忽略的。上周筆者具備學術會議時,邀請了曾任職美國中情局的國際關係學者Robert Sutter作基調發言,他就提出了布殊的這些面向。

4年來,美國外交「和諧」了

舉例而言,布殊政府能同時和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對世仇保持良好關係,通過反恐外交介入雙方內政,壓下區內反美勢力,這已是了不起的成就。布殊又能同時和海峽兩岸維持良好關係,北京對和中國合作反恐的布殊,評價更是出乎意料地正面,可見布殊搞平衡比克林頓更精明。更戲劇性的場景在東北亞,當韓國民間反美情緒愈來愈高漲之時,華府和朝鮮領袖金正日的關係卻急速改善,這樣倒過來,又讓韓國政府不得不留住美國駐軍不放。甚至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布殊也成功兩面結盟,獲各方響應召開和會,要不是巴勒斯坦執政的法塔赫派系意外被哈馬斯佔去半壁江山,以巴衝突的格局,原來有望在布殊手上產生突破。這些外交手腕,和布殊予人的無理霸道形象完全不符,反而似是有高人指教。

單邊主義加入「Civic Engagement」

歸根究柢,自從新保守主義悍將拉姆斯菲爾德、沃爾福威茨、博爾頓等相繼遠離白宮權力核心,布殊第二任期的外交班子加入了賴斯等人,一切方針已大幅改變,強行出兵伊拉克而又不能自圓其說的窩囊事,4年來已少了很多。與9/11後明擺着的非黑即白、非友即敵、先發制人式單邊主義相反,後期的布殊提倡的外交攻略已被大幅度修訂,平和了很多,我們不妨稱之為「參與式單邊主義」(Engaging Unilateralism)——也就是讓美國先以單邊方式向各方施壓,希望「engage」它們積極對話,讓各方的矛盾激化,繼而才由布殊居高臨下,以中介人姿態收拾殘局。結果,這依然可以延伸美國在各地的利益,卻不用根本影響美國和各國的關係,反而令各國都不得不成為布殊的好朋友。

於是,我們觀察到下列弔詭﹕一方面,布殊在國際社會聲望甚低,反美主義大行其道,反布殊示威成了近年左翼青年的流行時尚;另一方面,布殊在各國雙邊政治裏面卻甚受歡迎,成了關鍵調解人,不少有陳年積怨的國家,都在布殊任內實現了對話。所以說,布殊外交其實粗中有細,假如當他是一味蠻幹的牛仔,這其實是被美國的政治化妝師誤導了,儘管布殊本人是一個粗人,這倒是百分百的事實。要捕捉他的心路歷程,我們在新聞報道是看不見的,唯有期待奧利華史東開拍的新電影《喬治布殊傳(W)》有沒有神來之筆了。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