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日星期一

從奧斯卡到奧巴馬

【咫尺地球】本屆奧斯卡頒獎禮,政治色彩一如以往濃厚。除了《一百萬零一夜》已被納入發展研究(developmental studies)的教材,《夏菲米克的時代》亦成為平權運動代言人,無論是劇本作者還是男主角,都高調藉此傳訊,亦觸及同性婚姻等議題。值得留意的是,本屆提名電影當中另有奇連伊士活導演的《換命謊言》(Changeling),表面上這也是挑戰強權的故事,卻洋溢濃厚家庭意識,假如《夏菲米克》是左傾,《換命謊言》就顯得右。

《換命謊言》洋溢濃厚家庭意識

這電影改篇自1928年洛杉磯一宗真人真事兇案,案中女主角的年幼兒子忽然失蹤,警方送回一名頂包的男孩,母親不願承認,卻被貪污腐敗的警方關進精神病院。直到後來當地揭發一宗集體殘殺兒童案,估計死者多達20人,當局才發現女主角兒子可能在內,當事人在牧師協助下抗爭。

然而這樣的抗爭,依然是圍繞家庭這社會樞紐而進行的。母親雖與丈夫離異,但始終是家庭價值支撐着她抗爭,也因此一直不相信兒子遇害。最終,別家受害孩子因為「掛念父母」而重新露面,更是家庭主義的濫觴。而且這電影的頭號英雄並非女主角,而是為其出頭的長老會牧師Gustav Briegleb。有趣的是,今天的美國長老會牧師一般隸屬新保守主義陣營,前國務卿賴斯之所以被布殊青睞、被納入陣營內,多少因為其父親就是長老會牧師,令同僚感覺「可靠」得多。Gustav Briegleb這人在美國歷史也是真實的存在,他一生以揭發警隊黑幕為己任,證明了不是自由派牧師才懂得抗爭。

在布殊8年,新保守主義予人的形象顧名思義,相當保守,牽連所及,在香港亦頗有傳人。它的興起固然強化了教會的保守力量,但某些時候,卻有效限制了屬同一意識形態陣營政府的濫權。正如美國官商勾結現象比一般人想像的嚴重,宗教勢力在號稱奉行世俗主義的美國,同樣扮演着港人難以理解的角色,不能一概以保守而論。一般觀眾看《換命謊言》,不會感到背後有強烈意識形態的背書,反而可能被電影的正面英雄和英雌感動,從而不知不覺地接受了家庭價值的可貴。相信類似的「自由保守主義」,以及看來沒有那麼傳統的代言人,會是美國右派在後布殊年代重整旗鼓的路線。事實上奇連伊士活本人也是這路線的代言人,他早年的西部獨行俠電影固然深得右派歡心,但卻沒有像另一奧斯卡影帝《賓虛》的查爾登希士頓那樣變成大右派、甚至擔任自由派恨之入骨的美國槍支協會主席。近年他在深造導演技術之餘,也有玩票式參與政治,曾當選加州小鎮鎮長,也曾被委任出任一些加州州政府的委員會,據說都是以開明著稱,並公開在08年總統大選支持麥凱恩。

奧巴馬重家庭教會 未惹右翼反感

那麼,民主黨總統奧巴馬究竟會喜歡《夏菲米克》還是《換命謊言》多一些?表面上,為了政治正確,他自然應傾向前者;但實際上,奧巴馬對家庭和教會的重視,似乎不比布殊少。他同樣經過「神的拯救」而步入正途/政途,曾說過教會應承擔更多社會功能,不斷通過自己的家庭歷史來解說什麼是美國夢,在就職演說中也有談及家庭價值和責任。當美國面臨嚴峻挑戰,奧巴馬強調的不是創意和個人自由,而是國民從歷史傳承過來的責任心,因此一般美國右翼人士對奧巴馬都不是太反感。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