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30日星期日

伊拉克大選與扎卡維的小格局

【咫尺地球】伊拉克大選千呼萬喚始出來,美國也預料以扎卡維為首的反美游擊隊將大舉搞局。扎卡維策劃了連串中小型襲擊,又對選舉「宣戰」,總算「不負眾望」,只是把選舉形容為什葉派重奪政權的陰謀,卻顯得小家子、小格局。

扎卡維與拉丹雖貌合神離,但拉丹信奉的回教原教旨主義(屬於沙特瓦哈比支派)理論上依然是伊拉克游擊戰的指導思想。雖然沙特屬於遜尼派回教勢力範圍,但由於瓦哈比主義(Wah-habism)具有相當普世性,教義就是號召回教徒拋棄被現代化侵蝕的「伊斯蘭修正主義」,重新按照《古蘭經》和《先知聖訓》演繹衣食住行的真諦,所以往往能超越遜尼、什葉兩派的內鬥,甚至成為整合它們的工具。因此拉丹建立蓋達以來,只會號召信眾推翻腐敗的回教王室,卻甚少參與遜尼、什葉的派系矛盾來「自我矮化」。

扎卡維三度結盟

可是自從薩達姆被推翻,扎卡維領導的伊拉克抵抗運動一直沒有拉丹那樣的明確綱領。初期扎卡維的目標是籠絡下台的伊拉克復興黨。由於後者是典型的民族主義政黨,扎卡維派系的恐怖主義從開始便淡了宗教色彩,淪為單純的游擊活動。到了薩達姆被擒,復興黨勢力進一步式微,扎卡維便更改策略,嘗試參與一系列「聖城保衛戰」。伊拉克聖城一律是什葉派聖城(例如納杰夫、卡爾巴拉等),所以扎卡維的活動必須與什葉派反美頭目有所配合,其時美國便懷疑他與什葉派反美教士薩德爾過從甚密。美國「解放」納杰夫一役有大批國外武裝分子首先撤離,他們便多是扎卡維部下。

到了這次選舉,連打腫臉充胖子的薩德爾也「從良」,在什葉派大阿圖拉西斯塔尼領導下加入已內定為執政黨的「伊斯蘭團結聯盟」,「積極參與民主伊拉克的建設工作」。扎卡維發現他的盟友只餘下決定杯葛選舉的遜尼派信徒,所以不惜作出大動作,企圖建立「遜尼派統一戰線」,把什葉派與美國並列為敵人。不少人對大量被綁架的外國人(包括周前的8名中國黑工)在伊斯蘭長老會調停下迅速獲釋大惑不解,其實這正是扎卡維的新統戰策略:長老會是遜尼派的權威組織,在薩達姆時代便成為政府與社會的有效中介,雖然政見沒有扎卡維激進,卻同樣不信美國。迄今伊斯蘭長老會、遜尼派第一大黨「伊拉克伊斯蘭黨」和扎卡維確實走到同一陣線來杯葛選舉,反映伊拉克權力分配正面臨徹底的推倒重來。

由原教旨主義到新殖民主義

扎卡維一年來的重重選擇,表面上相當有「策略思考」,實際卻暴露了他的思想真空。在阿拉伯世界,歷史上幾乎從來沒有領袖能夠與宗教主義和民族主義、什葉派和遜尼派、原教旨和長老會同時稱兄道弟,唯一例外是擁有絕對資源優勢的殖民統治者,依靠在上述各派各系之間耍手段來維繫統治。扎卡維「遜尼宣言」的失算,一方面在於他拋棄了蓋達意識形態的劃一主義,只懂得依靠伊拉克內部矛盾來讓漁人得利,令伊拉克人民對整個抵抗運動的終極目標感到迷茫,甚至斷送了蓋達進軍什葉派大本營伊朗的大計。相反阿富汗塔里班發動革命時便不管什麼部族利益,反而多少能激起人民的短暫激情。但更大的錯誤,還是上述策略過分與殖民主義類同,無論是分而治之、還是合而治之,都明顯缺乏宗教使命和感召,容易令伊拉克人民擔心扎卡維空降本地的目的,不過是建立新的殖民管治,而不是像拉丹那樣有一定的普世信息傳播。

扎卡維不斷斬首,樂此不疲,卻在人頭落地時消耗了拉丹辛苦建立的宗教資本、放棄了建立另類而有明確意識形態的伊拉克政權,反而幫了美國塑造伊拉克新政府的權威。無論這次選舉如何混亂、公信力如何低下,美國已達到兩個目的:在伊拉克製造了新的既得利益者(包括靠反美起家的薩德爾),和令扎卡維的抵抗由普世運動變質為地區性的「無思想純恐怖活動」。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