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25日星期六

湯加的中國經濟意象

繼所羅門群島四月排華暴動後,另一太平洋島國湯加又發生騷亂,雖然表面導火線與民主進程有關,但華人還是成為受害人。不少評論相信華商對當地經濟的支配令他們被歧視,也有人認為中式政體成了湯加王室抗拒民主化的樣板,令激進青年恨屋也及烏。其實當中國經濟影響擴至太平洋、湯加一類小國青年又受現代教育,就是當地沒有華僑、中國全面民主,島國的反華意識亦不一定終止。

湯加公主的衛星業務

湯加是太平洋唯一從未被完全殖民的島國,1970年完全獨立,王室成員以肥胖馳名,雖然政體是君主立憲,但國王的獨裁權力從未受監察。在這個人口只有十一萬、就像大型香港屋村的微型國家,王室成了經濟寡頭,控制全國經濟命脈,幾乎所有公司都是國王私人產業。

中國捲入當地內政,源自湯加薩洛特公主(Princess Salote)的衛星業務。事實上,湯加原是台灣盟友,美國總統尼克遜訪華後,各國爭相與台北割蓆,湯加卻反其道而行,在1972年和台北建交。現任國王圖普五世(George Tupou V)擔任王儲兼外交部長時,和台北過從甚密,直到前任國王在1998年將外交權交予小王子,湯加才忽然和北京建交。據坎特伯雷大學政治學者軒達臣(John Henderson)研究,上述決定是因為薩洛特公主的衛星業務需開拓中國市場,王儲又和台北關係太好,所以才讓小王子下手。公主聲稱和北京建交的原因是「協助傳教士進入中國」,這簡直連她自己也不可能相信。自此中國就和湯加王室的「家族國營生意」連在一起,這對北京來說自然不過,但它卻不自覺扮演了一如美國對拉丁美洲獨裁政權的信託人角色。

樂施會眼中的湯加入世

2005年,湯加成為第150個加入世貿的國家,這是王室的喜訊,因為入世是其家族生意(如手提電話、洋酒、航空)「國際化」的重要程序。然而不少NGO 認為湯加入世是發展中國家被嚴重剝削的超級實例,特別是湯加王室同意對所有進口貨品徵收低於20%關稅,開放電訊、醫療、教育市場,放棄發展工業,被樂施會一類組織評為「史上最差劣」的入世協議,擔心貧民的社會福利會大受影響。

在入世談判過程中,湯加王室和人民的貧富對立愈趨明顯,發達國家自然明白是什麼回事,漁人也自然得利。不少發展中國家曾期望中國入世後,當明白第三世界入世的艱難,會作出一些它們眼中的「仗義執言」。然而北京除了高調恭喜湯加胖王,就是以「不干涉別國內政」原則,扮演西方定義的「盡責經濟大國」,順道鞏固中湯邦交。對湯加國民而言,這卻成了「不盡責」的表現。

總之太平洋島國的排華潮並非偶發事件、也不是華僑和土著內爭,而是國際政經的結構性問題,可能比湯加國王的結構性身形問題更無可救藥。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