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日星期一

印度人眼中的中國

【咫尺地球】本欄上周談及中國網民意的印度形象,內裏不乏政治不正確的偏見。與此同時,不少印度人眼中的中國形象,也充滿成見。

印度精英憂慮中國威脅

首先,真心憂慮印度入侵中國的華人極少,衷心相信中國威脅論的印度人——特別在精英階層當中——極多。畢竟印度民族主義和中國民族主義一樣,近年也有發酵趨勢,雖然今天已沒有人民黨執政時的由上而下,但「印度也要崛起」依然是印度精英的共同願望。

一般華人不明白對印度而言,它是被中國「圍堵」的。中國故意圍堵印度的外交政策,被認為和冷戰時代美國圍堵共產陣營的敵意戰略一樣。拿出地圖,我們更能了解印度人的憂慮﹕它的東北面是與之曾發生邊境戰爭的中國,西北面是世仇兼中國鐵杆盟友兼核技術輸出對象巴基斯坦,東面是中國另一親密戰友、獨裁軍政府統治的緬甸,連北面小國尼泊爾也被親華勢力滲透,其新上台的毛派游擊隊表面上與北京劃清界線,但印度依然不放心。印度憤青認為中國結交這些盟友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終有一天要顛覆印度」,因此印度收容達賴喇嘛作西藏流亡政府大本營,乃反制行為而已。

經濟競爭對手 互批人權狀况

印度民族主義者也認為,中國與印度同屬金磚四國之一,而印度經濟增長不及中國(雖然數字上也頗為可觀),只是中國不負國際責任的結果。中國「不斷傾銷廉價物品來拖垮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本土經濟」,是第三世界基層民眾的片面觀察,成了各國民族主義者的共同語言,這也成了印度對中國投資採取種種限制的理由。更令印度人不滿的是,印度唯一能超越中國的就是它的軟件工程,中國卻不大願意和印度作優勢互補,大企業情願直接和西方合作,小企業都用盜版,本土又存在全力發展軟件業取代印度的呼聲,令印度靠軟件外包帶動的經濟發展受阻。

同樣為華人忽略的是,中國近年為了與國際常規接軌,經常也評論國際人權。印度傳統種姓制度既作為「封建社會的落後文化」,又是按西方標準違反人權的典範,無論是中國的新左派還是自由主義者,都對之大力抨擊。在傳統勢力強大的印度,這成了「中國帝國主義者雙重標準」的證明,因為印度人認為中國國內人權問題甚多,華人卻偏要對印度人權說三道四,情緒一如華人批評美國對中國人權問題的雙重標準。

民族偏見 中印和好存障礙

加上當印度旅客和留學生不時在中國遇見種族歧視,他們回到印度後,自然將不滿傳播,一般印度民眾心目中的中國形象,自然好不到哪裏。假如中國民族主義者視印度為能力有限的西方先頭部隊、為顯示自身民族優越性的歧視對象,印度民族主義者則更多視中國為實實在在的威脅。近年印度媒體經常大篇幅報道中國,更多是商業考慮為主,因為中國威脅形象已深入民心。

中國不當印度是對手,不少印度憤青卻視中國為頭號潛在敵人,而由於兩國關係在民間交往層面存在一種偏見,這更增加了印度要超越中國的意欲,以中國以「不可能被印度超越」作為最基本的民族尊嚴底線。所以,中印關係的全面和好和「Chindia」的實現,無論從中印雙方角度而言,都有被偏見規範的障礙﹔相反,中日結成共同體、再結成未來的「亞盟」主軸,可能還要來得容易。

香港教育學院社會科學系副教授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