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4日星期五

英國脫歐 英聯邦復活?

英國脫歐談判如箭在弦,無論怎樣拖延,也要尋找後著。其中一個正是令英聯邦的白人核心成員聯繫「復活」,目前英國和三個英聯邦國家: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的智囊,正在商議人口自由流動,可能會成為建立「新英聯邦」的第一步。

這份四國人口自由流動的方案,早在英國脫歐前的2016年3月就被倡議。倡議者是總部位於加拿大的國際非政府組織CANZUK International,這組織以「在英、加、澳、紐四國間達成協議,實現國民自由遷徙、自由貿易和外交協作」為目標。CANZUK 創始人James Skinner率領團隊長期在四國奔走,遊說政府官員和國會議員,並在互聯網動員公眾支持。按照這一設想,四國通過各自修改國內立法,取消對四國國民相互自由入境、並在任何一國就業的簽證限制,最終達成類似歐盟內部人口自由流動的格局。根據2016年的民調,加、澳、紐三國有70-80%民眾支持四國人口自由遷徙,英國則有近60%民眾認同;脫歐後的支持度,可能更高。

按照James Skinner的論述,在四國建立人口自由流動與就業協議,比目前歐盟的政策更可行。歐盟成員國包括不同宗教、文化背景的族群,在融合過程中,難免發生碰撞;但英、加、澳、紐四國同屬英聯邦,共享高度相似的法律體系、同源的社會文化,四國公民遷徙至任何一國、在當地就業所需的社會適應成本極低,也不會有文化衝突。其次,歐盟內部之所以對勞工自由流動反彈,乃因西歐發達成員國和東歐發展中成員國之間的差異過大,東歐移民大量湧入西歐,導致東歐國家人才流失、西歐國家勞工過剩。英加澳紐四國的經濟則處於同一水平,勞工自由流動,也不會令某一國大規模湧入外勞,更符合各國勞動力的市場規律。

事實上,四國勞工自由流動協議,僅僅是CANZUK International宏偉計劃的第一步。組織更希望通過人口流動、就業市場的互通,進一步增進四國政治、經濟和社會聯繫,以期四國朝「邦聯」政治實體發展。在上述構想中,四國依舊擁有內政、外交自主權,但四國之間可以在自由貿易、自由遷徙、共同協防、社會政策上更密切合作。在這一方向,歐盟同樣提供了可參照的教訓:CANZUK International倡議的四國合作,強調各國議會作為最高決策機構,而非如同歐盟一般,由布魯塞爾的行政官僚凌駕各國民意代表之上。

當然,這倡議有漫長的路要走,因為勞工自由流動不止涉及簽證、居留權,更關乎外國勞工在本國的社會福利和政治權益,而這些領域涉及廣泛的國內法律條文修改,更要社會共識支撐,難以一蹴而就。不過,英國脫歐後,CANZUK International的建議頓時被各方關注,甚至有政府官員作出了積極暗示。例如澳洲外長Julie Bishop就說,更寬鬆的簽證政策,可作為英澳自由貿易協定的一環討論。

其實早在20世紀中期,邱吉爾就曾提出「西方文明三大支柱」,包括「美國聯邦」、「歐陸聯邦」和「英聯邦」,三者是平起平坐的。可以說,英國自始至終未放棄作為全球大國的身份認同;而這樣的認同,是它作為邊陲一員參與歐盟所不匹配的。假如英國帶領英聯邦白人四國在國際政治舞台發聲,或能彰顯自身和美國、歐洲都不同的價值取向、身份認同和國民利益,正是禍兮福之所安。

至於為甚麼只是英聯邦的白人四國,你懂的:目前英聯邦的第一大國是印度,印度也說過要爭取英聯邦的領導權,假如印度人也能夠在這些國家自由流動,製造出來的內部衝突,就比歐盟目前面對的困難更誇張了。

小詞典:CANZUK International

前身是The Commonwealth Freedom of Movement Organization,成立於2014年,是一個致力促進英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四國人口自由流動、自由貿易和其他領域更緊密合作的非政府組織。負責人James Skinner是英國公民,在試圖移民至澳洲、加拿大時受阻,結果就創立了這組織。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