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8日星期二

緬甸中資密松水電站拉倒的背後

自緬甸變天,中緬關係複雜多變,一方面就皎漂(Kyaukpyu)經濟特區、中緬能源運輸管等開展合作;另一方面,中資大力投資的密松水電站依然未能復建。這項大型項目雖然在「一帶一路」出現前已經存在,但它的拉倒,依然對「一帶一路」的未來頗有啟示。究竟這是什麼一回事?筆者剛帶領香港中文大學的EMBA學生考察緬甸,日內會就相關見聞分析分享。

密松水電站的構想出現於九十年代,當時的緬甸軍政府希望發展水力發電,到2001年付諸實行,邀請中國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下稱「中電投」)與緬甸企業亞洲世界公司一起開發;一旦項目建成,將成為世上第十五大水電站,價值達36億美元(當時計算,約281億港元)。中電投於2006年與緬甸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2007年開始項目設計,2009年正式動工。然而,早於2001年,密松居民便反對計劃,隨着項目動工,全國民間的反對聲浪愈來愈高。最終在2011年,時任總統的登盛(Thein Sein)宣布密松水電站「無限期」停工。

表面上,停工的原因是「尊重民意」。中電投在考察過程中,一如其他國企在第三世界的基建,只重視與政府溝通,忽視當地民意。密松水電站位處伊洛瓦底江(Irrawaddy River)上游,那是緬甸人眼中的「母親河」,不少人認為在這樣神聖的地方讓中資企業大舉修建水壩、破壞生態環境,乃絕對不可接受。

中國成為發洩對象

再者,緬甸政府對徵地補償、居民重新安置等問題,都是由上而下「命令式部署」,民怨極大,中國就成為發洩對象。一時間,不少煽情故事在緬甸廣泛流傳,民眾因為工程離鄉別井、神明備受觸怒等廣獲報道,加上緬甸剛開放報禁,這類新聞一時間主導了主流輿論,更令中國的國家形象一落千丈。

不過看深一層,緬甸政府對工程握有絕對主導權,而願意服從民意,更可能是對條款反悔的藉口。根據中電投與緬甸政府的合作協議,水電站落成後,高達90%的實際發電都會賣回中國,緬甸則以土地出售收益、電力出口稅、五十年後完整的水電站所有權等,作為整個項目的回報,何方獲利較多,不難評估。中方的解釋是「考慮到緬甸對電力的實際購買力有限」(就算賣給緬甸,當地也買不起),但緬北本來就電力匱乏,當地人自然覺得這是極不公平的交易。

近年緬甸經濟騰飛,最缺乏的正是電力一類基建,有了水壩而得物無所用、只便宜中國,自然不是今天水漲船高的緬甸政府願意接受。何況自從緬甸改革開放,各國投資紛紛進駐,美資、日資尤為寵兒,都比中國更重視企業社會責任。相較下,中國十多年前給予的價碼,自然太過「取巧」,而又不顧及社群建設一類附加條件,政府希望重新立約,倒是情理之中。登盛政府不過作醜人,留待今天的昂山政府和中國討價還價,互相唱紅臉白臉罷了。

小詞典:伊洛瓦底江 (Irrawaddy)

緬甸第一大河,全長2,288公里,上游東西支分別起源於西藏、緬甸克欽邦,貫穿緬甸全境,經仰光流出孟加拉灣。緬甸不同民族都有關於伊江的傳說,令河流有了神話色彩,加上涉及複雜的土地所有權和少數民族政治,令密松水壩項目爭議極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