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31日星期日

美國大選與中國脫鈎﹖

【咫尺地球】很多論者喜歡考據美國總統候選人的對華友善度,從而測度兩岸領導人買誰的暗盤。這些考據可歸納為三套理論,不過都存在盲點。

第一代理論單從候選人的對華政策言論揣摩其思想。例如克里在民主黨初選說過「一中兩制」(One-China Two-System)料理台灣,便立時被寄予幻想。布殊4年前的政綱有「中國是戰略競爭者、美國不會對中國有錯覺」等「傷害中國人民感情」重話,今年亦換成「建設性合作」。於是學者認為中國在九一一後不再成為美國的意識形態敵人,無論誰當選都沒有分別。

問題是這些分析以候選人對華的片面言論為獨立涵數,然而對華政策只是選舉枝節,候選人談論中國的潛意識,往往與其主意識相反。單是布殊「脫歐入亞」的全球軍事重構,已推翻所有對華迷湯。

第二代理論加入黨派利益,即政黨本位論,認為民主黨代表福利主義,必會與中國進行貿易戰;共和黨代表軍火商和工業寡頭,必會挑起台海衝突。結論是當國防是中國要務,便希望克里上台;要保證貿易增長,便要靠布殊。然而克里也要向軍火商顯示強硬,布殊也要訴諸貿易保護,問題亦非如此二分。

第三代理論則突出每任美國總統都會對華猙獰6至12個月的量化統計(例如布殊的撞機事件),認為此後總統便受到官僚體制(特別是國務院)制約,再變不出花樣,只能成為中國人民老朋友。評論員認為中國領導人為免經歷新適應周期,情願舊人連任。然而為何美國總統任內後期又會對華忽然冷淡?近日的「胡溫暗挺布殊論」自然語焉不詳。

智囊興起影響美國外交

上述三套理論的盲點,在於只把焦點放在總統、國務院、兩大黨之上,而不知冷戰結束後,建制單位在外交政策研究上的主導性正下降。這是因為研究後冷戰是一種新技術,建制的「技術替補」速度往往比民間緩慢,既得利益者又要延續冷戰思維保住飯碗,所以現在最能影響着美國外交的,是「由下而上」的智囊機構。

目前的形勢是,互聯網興起和官僚威信下降,正令公投治國(麥迪遜民主)逐漸取代代議制(杰弗遜民主),邁向直接民主時代;智囊興起則推動了跨黨派新精英主義,令原有政治光譜變成空殼,形成諸子百家人人自薦的妙局。

智囊爭風呷醋對華政策反?

目前影響美國對華政策最明顯的四大智囊,由左至右,實是各界應該特別注視的新光譜:

一、號稱網羅一半中國通的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主張與中國合作貿易反恐,曾經說服布殊把APEC的中美峰會升格;

二、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SIS),維持台海現狀的理論發源地;

三、蘭德公司(RAND),以冷戰研究成名,擅長分析各國軍備,與國防部關係曖昧,被北京視為給「中國威脅論」敲邊鼓;

四、布殊內閣大本營美國新世紀計劃(PNAC),雖然中國研究實力薄弱,卻極受政府重視,僅有的在野成員甚至批評布殊對華政策不夠右,主張放棄「一中原則」。

近年美國對華政策反覆,某程度是智囊爭風呷醋的結果,因為總統都會同時延攬不同外交智囊:應該是左的克林頓一直重視蘭德報告,應該是右的布殊的對華政策亦不受母體PNAC影響,獨崇布魯金斯。

中國盼從美國兩黨政治脫鈎

北京洞悉上述轉變,對美台軍售閉目養神,明言「發展穩定的中美關係是共和民主兩黨共識」,就是要將中國從美國兩黨政治脫鈎。不可不知中國在「政府-國內智囊」這層互動關係進步神速:江澤民訪美前接見布魯斯金代表團,便是近年統戰代表作。相反台灣卻落伍得多,陳水扁的台獨國師辜寬敏在《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刊登全版廣告,要求美國重新評估「一中政策」,結果拔苗助長、被評為「干涉美國內政」,反映他活在「政府-政府」對話代表一切的前全球化年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