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9日星期五

馬爾代夫首都小島 世上最逼地方?

早前到馬爾代夫旅遊,總算有機會離開度假村所在的小島,走到另一小島 ── 首都馬累(Male),看看當地人「落地」的一面。到達後,不禁產生比在度假村更幽閉的感覺 ── 怎麼可以逼成這樣?

馬累島面積不到2平方公里,也就是跟香港中文大學差不多,卻住了差不多10萬人,計人口密度,竟達每平方公里約47416人。但這還不是世上最逼的地方,僅排名全球最逼小島第五位。數字上,首位屬於哥倫比亞一小島,但其面積只有馬累島的二百分之一,太難比較;第二位卻是可比較且相當熟悉的,便是香港的鴨脷洲,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66755人。

然而,鴨脷洲有陸路連接其他社區,「島」的感覺再不強烈,反似是市區一部分,不像馬累必須透過小輪往來,島上自成生態體系。鴨脷洲高樓大廈林立,反而令街上保留一些空間,不像馬累一方面居住大量居民,也承載了國家政治經濟中心,另一方面又無太高的大廈,小島空間感就極其壓迫。例如駕車從島的一端走到另一端,5分鐘便完事,島上的士每天行程何等苦悶,完全可想像。這趨勢似乎還會惡化。上述數據是數年前的數字,根據去年馬爾代夫最新人口普查,馬累人口已上升到逾15萬人,佔該國總人口38.89%,偏遠小島的年輕人都在首都找工作,這是城市化典型結果。馬累人口當中,外來者佔一半,造成愈來愈嚴峻住屋問題。

自古以來,馬累並非這樣,該小島原本有自身的蘇丹國、皇宮及城牆,但1972年馬爾代夫發展旅遊業後,原風味不再,首都沒有「人間天堂」的風景,卻成為旅遊業盈利的總傾銷所在。城牆在獨立後便被拆除,也填了海供勞工居住,整個面貌反而愈來愈像一個slum。現時旅遊業佔馬爾代夫全國GDP的28%,佔國家外滙收入逾60%,馬累人口從旅遊業發展前的2萬人持續暴增,佔總人口比例也從1965年的11.15%,增至現在的三分一。

遊客無止境 衍生問題多

威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學者Mohamed Faisal曾寫一篇題為Living on a crowded island: Urban transformation in the Maldives的研究,分析馬爾代夫城市化與社會問題。他提到人口上升的同時,馬累的家庭數目也在增加,從2000年的9700個,上升到2006年的14107個,平均每個家庭有7.4人。這種結構令馬累出現更多「土地問題」,住屋條件相當不理想,每戶住上15到20人的情況相當普遍。

「土地問題」之後,自然逐漸出現一籃子延伸問題。例如生活空間狹窄,屋內的人有時需要輪流睡覺,令睡眠質素惡劣,難免影響為家庭關係。按2006年數據,當地每2.3對已婚夫婦中有一對離婚,離婚率達一半。馬累人均收入每月350至450美元,租金開支卻在30至200美元之間,如此負擔,只會怨聲載道。再者,馬爾代夫年輕人口佔大多數,35歲以下人口佔75%,31%是15至24歲的青少年,在缺乏足夠社會保障、教育及工作機會下,年輕人容易成為罪犯。2001至2007年,犯毒及暴力案件分別增加5倍及2倍,全馬累島吸毒人數竟有約3萬人。

想起台灣《聯合報》今年7月一篇文章《中國觀光客開放七年,台灣得到了什麼?》,不單適用於台灣,也適用於馬爾代夫。該文章寫道:「觀光人口在達到一定上限後,總量管制有其必要。若為經濟發展,應以提升每人來台平均消費額度為優先,而非無止盡的讓觀光客湧入。政府又將再開放……無非是讓台灣人的生活、環境、土地資源受到剝奪。」這樣的論述,似乎放在其他地方也同樣適用。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