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8日星期二

從馬航事件回顧「波金卡恐襲計劃」

根據《菲律賓每日詢問報》引述菲律賓民航署「消息人士」,馬航MH370的機長扎哈里「被發現」有多項疑點,其中一項居然是他在航空學校受訓時,恐怖分子哈金穆瑞(Abdul Hakim Murad)也在同地受訓。一般人大概不認為這也是「嫌疑」,也不會再認真看待來自各方的放風,但對研究員來說,「哈金穆瑞」這名字還是引起震撼。由於讀者不一定了解這名字在「業界」的含義,筆者還得稍作解釋。

哈金穆瑞是巴基斯坦人,並非家喻戶曉,但在反恐研究當中算得上「名人」,因為他是阿爾基達招募的第一批機師,主要夥伴是綽號「化學家」的阿爾基達炸彈製造「專才」尤塞夫(Ramzi Yousef),尤塞夫的親叔叔則是一度被外界誤當阿爾基達三號人物的哈立德(Khalid Sheikh Mohammad),美國認為他是九一一恐襲具體策劃者。

這一條線曾幹下不少大案,哈金穆瑞除協助尤塞夫策劃一九九三年世貿爆炸案,還因一九九五年的「波金卡計劃」(Bojinka Plot)而成名。

規模驚人 震撼超九一一

「波金卡計劃」規模驚人,假如成功,震撼將超越九一一恐襲。據美國調查及哈金穆瑞等人後來的招供顯示,計劃分三階段:第一階段安排自殺式襲擊者,在教宗訪問菲律賓時把他暗殺,以分散世界注意力;第二階段是在東亞、東南亞飛往美國的十一班航機放置炸彈,預計在太平洋和南中國海上空同時爆炸,造成四千多乘客死亡之餘,也會令全球航空停飛(其中一個被設定使用的機場乃香港啓德機場);第三階段,則由哈金穆瑞這位機師親自駕駛飛機(他自然有辦法在全球停航後弄來飛機),撞向維珍尼亞州的美國中情局總部。「波金卡計劃」並非紙上談兵。哈金穆瑞和尤塞夫的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完成,包括訓練自殺式襲擊者、安排人員在各地機場放炸彈等,而他們為了實驗,也曾成功在一架菲律賓飛到日本的航機製造爆炸,機師緊急降落,只死了乘客一人,不過這不代表計劃有漏洞,只是恐怖分子刻意減低炸彈威力、以免打草驚蛇而已。幸好在計劃執行前,哈金穆瑞試驗爆炸品期間不慎引發火警,並遭菲律賓拘捕,計劃也隨之泡湯。

「波金卡計劃」和馬航事件自然沒有關係,但在當下依然值得重溫,因為它顯示了阿爾基達在包括香港在內的東亞、東南亞地區有一定活動能量,菲律賓與馬來西亞也長期被用作恐怖分子的中轉站(計劃金主就是在馬來西亞落網)。而且,恐怖分子以假護照上機、再在起飛前下機的手法,以及飛行知識對恐怖活動的幫助,都在「波金卡計劃」表露無遺。

提出哈金穆瑞這人,雖然無助破案,卻難免令各界加強對「機師恐怖主義」的警惕,可能令全球機師日後面對更多反恐檢查,航機也可能出現更多預防機師騎劫客機的設計。即使最終機師被證實無辜,針對機師的警號一經發出,已收不回去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