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索契冬奧完滿結束,閉幕禮亦一反外界對俄國的觀感︰以自嘲形式回應開幕禮那五環缺一的場面,既贏得不少掌聲,亦為普京的冬奧外交寫下完滿一章。索契成功辦奧,或多或少反映俄羅斯的綜合國力依然居於世界頂尖,但回顧西方社會對冬奧報導,仍是毀多譽少。俄羅斯自然問題眾多,但假如西方媒體以這次的「嚴謹度」,報導美國2002年舉辦的鹽湖城冬運,又會如何?
西方批評俄羅斯冬奧好大喜功,質疑有官員中飽私囊,但數據不詳;即使有,也是俄國內政。鹽湖城冬奧申辦期間,美國團長賄賂國際奧委會委員,卻是證據確鑿,還造成現代奧運成立以來最大的公信力危機,此乃國際性貪污醜聞。當時媒體並非沒有報導,但起碼沒有引導輿論褫奪鹽湖城的主辦資格,也沒有延伸到關心美國政經利益集團的種種醜聞,後者在數年後的金融海嘯被大舉揭發。假如索契冬奧爆出同類醜聞,卻很可能獲得這些待遇。
西方對索契冬奧開幕禮評價苛刻,認為形式很有當年的共產感覺,特別是紀念十月革命那一幕,違反了體育不涉政治的精神。然而,這起碼是藝術表演。美國前總統喬治布殊卻擺明車馬要騎劫2002年的冬奧開幕禮,堅持在官方開幕詞之前加上「on behalf of a proud, determined and grateful nation」一句,大美國主義表露無遺,然後還要離開主禮位置、走到美國運動員當中顯示愛國。會場那面美國國旗又是開了先例:那是從9/11世貿遺跡現場找來的一面破旗。當時不少美國輿論讚好,但假如普京如此演出,甚或恭迎一面在車臣「反恐」期間被踐踏的俄羅斯國旗進場,又或中國代表團堅持使用香港「保釣勇士」阿牛登陸釣魚台被沒收的國旗進場,自然成為眾矢之的。
提起索契,西方媒體條件反射就提到同性戀、流浪狗、Pussy Riot,讀者容易以為俄羅斯人也是關心這些議題。事實完全相反。在2002年鹽湖城冬奧揭幕當日,美國有四百人代表窮人、無家者舉行遊行示威,提醒世人美國的貧富懸殊問題;雖然今年奧巴馬的國情咨文以「打擊貧富懸殊」為主軸,但當年的示威,幾乎完全沒有主流媒體理會。
俄羅斯冬奧被西方批評為超支驚人,但姑勿論反對派提供的數據有多少水份,鹽湖城冬奧的超支也一度成了危機,其總開支超過同樣在美國舉行的1996年阿特蘭大奧運一倍。鹽湖城找來善後的是富商羅姆尼(就是上屆大選和奧巴馬爭總統的那位),他除了自掏腰包,也通過自己的摩門教徒身份,大舉向其他教友籌款。結果,摩門教成功在鹽湖城這個自己大本營舉辦的冬奧,爭取到眾多宗教色彩,例如聖火傳到當地時,就是仿效摩門教創教祖師來到鹽湖城的場景。這些,美國媒體都不當是問題。但假如俄羅斯讓某財閥為冬奧「包底」,卻可能成為利益輸送的明證;假如這名財閥恰巧反同性戀,更會被大做文章。假如他還是摩門教徒,說不定還會被個別媒體拿來渲染「一夫多妻制」,儘管主流摩門教徒早已廢除這習俗百多年──當然,這是純粹比喻,反正摩門教勢力在俄羅斯幾乎不存在。但俄羅斯人眼中,西方老是拿反同性戀來報導索契冬奧,其實邏輯同樣牽強。
有時候,奧運激起一個國家的愛國情懷,是有原因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