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5月12日星期三

「虐囚門」相當水門案

美英聯軍在伊拉克濫虐囚犯,逐漸成為水門事件一級的「虐囚門」醜聞,然而人道主義並非醜聞發酵的關鍵。這可以從兩個角度加以說明。

九一一事件後,美國的虐囚新聞早已層出不窮。最著名的自然是在阿富汗戰爭後被監禁在古巴關塔那摩基地的「疑似塔利班分子」,一般連日內瓦公約的戰俘身分也不符,卻遭受納粹式拷問。儘管受害人已站出來控訴,並有人權分子敲邊鼓,但阿富汗戰爭被國際一致認可,「關塔那摩門」便築不起來。

伊拉克的虐囚也被美國主流媒體「以全概偏」地定位為個別事件,而不是建制的集體責任。這與水門事件暴露美國總統權力過大、令行政機關從此被削權的結構性醜聞,或與媒體以偏概全地報道中國鎮壓法輪功,便有根本差異。

所以虐囚之成「門」,不過是美國總統選舉的中介。關塔那摩的指令能夠上推不同行政部門,伊拉克虐囚的問責則只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具有針對性。若拉氏毋須承擔責任,邏輯上即代表布殊才是黑手;若他被迫下台,則無疑證實布殊在四年來被「半架空」。

醜聞續後發展的重要性,已不是拉氏會否下台,而是是否「挺拉」的決定,將迫使布殊提前鎖定選戰形象:要繼續樹立強勢領導的樣板,還是乾脆以無辜姿態,重拾2000年選舉的鄰家男人包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