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21日星期三

印度去甘地化的背後

【咫尺地球】今年是印度國父暨前國大黨領袖甘地重返印度從政90周年。儘管國大黨重奪政權後立刻遇上水火二災,不可能假借偶像崇拜粉飾太平,但對紀念甘地的明顯淡化,也能從側面預測印度何去何從。

甘地單是身為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先驅,已足以成為世界偉人。但自從印巴分治,印度教原教旨主義持續發展、又與民族主義結盟,在上任瓦杰帕伊政府最舉足輕重。他們批評甘地過分西化和菁英主義,政綱由宗教融合到自製食鹽都是空想主義,算不上人民一員,所以希望以其他羅賓漢式獨立英雄或山卡拉等當代印度教大師取代甘地。

另一方面,甘地從來是個怪人,私生活之「騎呢」在近代不作他人想,令接受西式教育的新生代對甘地的聖名局部翻案。例如甘地自招性慾旺盛,又以為禁慾與不合作運動具有精神上的共性,所以37歲時便發誓謝絕性交為政治鬥爭第一步,又不惜以羊奶取代牛奶為飲料「降慾」,晚年甚至有邀請少女裸睡來訓練自制力的創舉。

又如他信奉天譴論,教導國民地震是梵天對輕視賤民的懲罰﹔他絕食既是為了抗爭,更是為了感動天穹。他帶着羊群到倫敦參加圓桌會議,最愛在會議中席地打坐祈禱,在當時西方社會的形象就像月前帶帳幕訪問歐盟的利比亞領袖卡扎菲。

「去甘地化」現象就是傳統和改革兩面夾擊的結果。對甘地的歷史定位見樹不見林,居然是兩極化的印度的罕有共識,實在是最無奈的諷刺。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兼任講師- 沈旭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