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29日星期四

政治命名與經濟命名

【咫尺地球】紐約市長彭博推出新猷,公開兜售地鐵站命名權,似乎是純粹資本主義的市場考慮。如此有心插柳,卻也可以看作是落實「小政府」的必經之路,因為公眾地方的命名權一直是政府功能的最後堅持。

其實耳熟能詳的地理名字,一直受政治經濟學的投標影響。以紐約兩大機場為例,一個名為「拉瓜迪亞」(La Guardia),以紀念1933-1945年的紐約市長;一個名為「甘迺迪」(JFK),以紀念這位死得離奇的美國總統,都曾經受到爭議:

拉瓜迪亞被右派視為民粹主義者,其代表作《諾里斯-拉瓜迪亞法案》便限制了干預罷工的司法權力,直接促使工會坐大。而且這個機場的命名除了與左翼勢力的堅持有關,據說拉氏的少數族裔姓氏「能夠代表紐約的包容」,也是考慮點之一。甘迺迪機場是全球機場的龍頭,其命名過程同樣經過討價還價與「投標」,甘迺迪家族在紐約的多代影響力自然成為關鍵。

財團買下公眾地方命名權,不過是以經濟圖騰取代政治圖騰、以市場取代政府建立社會核心價值。當一個公眾地方因財團之名流芳百世,當地的寄生壓力團體、社會組織和文化機構,都不會容許財團的名字與社區完全抽離,財團與社區的形象便逐漸出現共生關係,蓋茨也會比彭博更關心「微軟地鐵站」上蓋下崗的一站式配套。

對建制內到建制外的功能轉移,福山(Francis Fukuyama)之流的全球化學者,大概又視為「歷史的終結」的一環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