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28日星期三

仿真品東西夾擊獅城

【咫尺地球】李顯龍「登基」前夕訪問台灣,被視為新加坡立國哲學---梅特涅式平衡外交(Metternichian Balance of Power)的重新宣示。這又以「雙重鑲嵌策略」為指導思想:讓列強的利益同時嵌入新加坡本土、讓新加坡的生存空間鑲進各國外交,以免一邊倒。

然而新加坡的國際空間已出現結構性危機。首先是「東方新加坡」即將出現,中國已幾乎敲定為南泰國開鑿克拉運河,令其毋須依賴馬六甲海峽。克拉運河固然有利於中國地緣政治,更是泰國朱拉隆宮國王(電影《安娜與國王》的王子)以來的夢想,但令其成事的還是三峽工程:這個世紀性工程的支援團隊已成為既存的勞動大軍,必須自我移植開枝散葉;自我解散像戰後裁軍,只會衝擊中國內部穩定。克拉運河最快可在2020年完工,其時新加坡便有了東進極限。

美國的「泛中東計劃」也以2020年為初步目標,深信在兩伊和敘利亞等國相繼投誠下,由地中海到印度洋的石油絲路必會暢通無阻。亞丁、科威特一類海港解除安全系數負擔後,便足以成為「西方新加坡」,為正牌獅城設定西漸極限。

從李光耀回憶錄可見,此公嚮往當世界領袖,一直以全球範式轉移帶領國民,霸主是英國、美國還是中國都押得快而準。一旦新加坡的東西仿真品面世,李顯龍卻只能在「界限街」內的東盟發展,新加坡也要由世界城市「正名」為「東盟國際都會」。

上述微妙變化令新加坡對中美兩大勢力都不能跟得太緊,不得不設計「東盟自主外交」取代純粹的平衡外交,就像南非身為非洲聯盟領袖,便要肩負設計「非洲路線」的責任,否則連最後的腹地也將脫腹而去。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