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14日星期一

沙特義和團是經濟現象﹖

主流媒體都以「反美聖戰」角度分析沙特挾持外國人質,加上蓋達的「名牌」效益,頗有沙特將成為下一個伊拉克的徵兆。唯有《洛杉磯時報》的 Kim Murphy力排眾議,以社會經濟角度解讀沙特仇外症。

這位資深記者經過實地考察,認為沙特貧民區愈來愈多,沙特根本不是「石油富國」。這是有數據支持的﹕20世紀80年代初,沙特人均收入2.8萬美元與美國看齊﹔到了2004年,美國人均收入上升至3.4萬美元,沙特卻下滑至7230美元,唯有外國人的生活毫無影響。沙特人組成義和團「扶蓋達滅洋」,是社會兩極化的條件反射。

但 Kim Murphy的說法背後存在一個吊詭﹕沙特的第七個五年計劃(2000年-2004年)已訂下經濟「沙特化」政策,目標是把勞動市場的本土比例由1999年的44.2%升至2004年的53.2%。唯有怪沙特人不爭氣,只有草根階層能夠與外勞(菲傭)競爭,只懂「神學」的中產子弟卻難以取代外國人。後者全面撤退,沙特經濟才會崩潰。

沙特貧民的更大仇恨,是針對揮霍如故、不懂現代教育的王室。何況它還是國際級羊牯﹕既包銷伊拉克攻打伊朗,又贊助美國懲戒薩達姆﹔既養活整個塔利班政權,又要攤分美國攻打阿富汗的軍費。組成沙特義和團,不過是蓋達將兩種不同仇恨渾水摸魚聯成一氣的策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