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30日星期三

閃電交權內有乾坤

美國忽然提早兩天「還政伊民」,官方文件卻將交權日期清晰交代,不可能是心血來潮;布殊高調承認「逃避」恐怖襲擊而提早舉行典禮,更是一反常態。這都是為了掩蓋美伊背後的雙贏。

6月28日,北約峰會在土耳其同步進行,原定在伊拉克政權移交前一天(6月29日)散場,議題一就是伊拉克的駐軍和經費攤分。法德的算盤,是拒絕佔領國一切建議,聲稱要直接與伊拉克打交道,以為這樣便能拖過峰會---想不到卻敗在布殊的「閃電手」,讓伊拉克合法政府忽然在峰會開幕前登場。一切的美國建議,便過戶成為伊拉克合法建議,北約不得不「應伊拉克人民要求」協助他們培訓安全力量。北約首次以集體名義介入伊拉克,也成為布殊的勝利。

不過據稱「閃電移交」的創意首先來自伊拉克總理阿拉維,表面理由是官員已準備就緒。按正常邏輯而論,他們愈是準備就緒,愈應該希望交接得冠冕堂皇。可惜這儀式與二次大戰時日本皇軍向汪精衛南京政府「交權」相若,有大量兒皇帝元素:例如典禮由朗誦《可蘭經》開始,在座的異教徒毋須默禱;沒有樂隊演奏伊拉克國歌,國旗升降儀式也不會舉行,因為布萊默設計的新國旗被貶為「泛以色列旗」,就像汪政府的國旗拖着「反共和平」的黃色三角豬尾巴,哪怕是降下來也令人尷尬(所以儀式上只能用回薩達姆國旗);伊拉克的傳統盟友阿盟和油組不獲邀請觀禮,典禮由原住民眼中的「十字軍」一手包辦。這樣的儀式全球直播,對新政府的「威望」毫無幫助,但儀式又不能沒有。如此這般輕輕帶過,正中美國下懷,大家也就心照不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