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9日星期二

新加坡與北韓:峰會以外的淵源

美朝峰會令新加坡國際地位急升,而有眼光爭取主辦峰會的地方其實有不少,例如根據外交界消息,越南就曾異常努力游說美朝兩國,希望以此進一步提升自身主辦東盟峰會後的國際地位,只是最終不為美國接受。

以新加坡為美朝峰會場地,除了相對中立的地位、對北韓較近的地理距離、舉行類似會議的豐富經驗、美國的投桃報李外,背後其實還有新加坡與北韓千絲萬縷的聯繫。

北韓雖然十分孤立,但與東盟各國的關係一向不錯,除了菲律賓、汶萊,在所有東盟國家都設有領事館(菲律賓、汶萊大概被視作美國堅定夥伴)。北韓領袖金正恩的同父異母兄長金正男在馬來西亞被暗殺,一大原因就是馬來西亞給予北韓護照免簽證待遇,令當地的北韓勞工(及其他人士)行動更自由;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自不屬一國,但也有類似「便捷北韓」的國策。

兩國關係「政冷經熱」

1975年,新加坡與北韓建交,遠比跟北京建交早着先機,北韓亦於新加坡的商業中心區設立領事館,作為東南亞地上/地下經濟體的一環。

雖然自建交以來,雙方官員互訪不算頻繁,但層級不低,較近期的要數2012年及2014年,北韓名義上的國家元首、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金永南及時任北韓外務相李洙墉先後訪問新加坡,以及2008年時任新加坡外長楊榮文訪問平壤。

2015年,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去世時,北韓內閣總理朴奉珠代表北韓政府致唁電,稱李光耀是「朝鮮人民老朋友」。正如北京一度依靠新加坡溝通兩岸,北韓亦曾寄望新加坡溝通朝鮮半島,新加坡主辦這次峰會的淵源,絕非始於一日。

和馬來西亞一樣,新加坡也長期與北韓互免雙方出入境簽證,兩國是東盟國家中,僅有如此安排的國家。比起官式交往,新加坡和北韓在民間層面的經貿往來,似乎也比想像中頻繁。自雙方建交後,新加坡一直是北韓其中一個主要貿易夥伴,2010年居於北韓第十大,至2016年時已升為第八。2008年,新加坡最大的商會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和朝鮮商會簽訂諒解備忘錄,承諾於信息交流和開拓「雙方感興趣的領域」。同年北韓貿易相李龍南訪問新加坡,新加坡國際貿易發展局也和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聯合主辦「北韓的貿易與投資機會」論壇。這些動作雖然有官方背景,但也開拓了若干灰色地帶供雙方迴旋,一個自由經濟體的吸引力,全在於此。

新加坡還有一個以當地為總部的非政府組織「朝鮮兌換所」,自2010年開始,定期為北韓人提供經貿、技術培訓,官方宗旨是「致力促進新加坡和北韓雙方的民間交流」,至今已有1,600名北韓人員參加,後續工作多少在地上、多少在地下,只有局中人自己知道。正如該組織強調,新加坡作為中立和經濟高度發展的亞洲國家,讓不少北韓人有正面觀感;金正恩這次出巡新加坡夜市,施展了「魅力外交」,高調說「學習新加坡」,掀起一陣(北)韓風,也不是空穴來風,因為「新加坡模式」對北韓而言,確是可能參考的對象。

小詞典:朝鮮交易所 (Choson Exchange)

總部位於新加坡的民間機構,2010年成立,創辦人Geoffrey See從前在國際顧問公司工作,看好北韓改革開放後的投資前景。主力為北韓人培訓商貿知識,與及推廣北韓機遇,重點培訓項目包括北韓婦女就業、青年商業領袖培訓、地方經濟推廣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