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8日星期二

假如每年一山竹:氣候變化是騙局嗎?

山竹襲港,滿目蒼夷,不少港人首次真正感受到颱風威力,但根據大趨勢,這種強度的颱風,恐怕陸續有來。以往港澳地區多年才有一個十號風球,但去年的天鴿、今年的山竹,無論是密度還是強度,都是難得一遇;與此同時,美國更嚴重的風災,也幾乎在同一緯度、同一時間出現。地理學者會告訴大家:這都是氣候變化的後遺症,隨著碳排放持續上升、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冰川融化,從前少於5%機會出現的極端天氣,都逐漸變成常態。

問題是近年各國民粹興起,由於對全球化時代、資訊科技革命和不可測的未來缺乏信心,民族主義、本土主義大盛,而這種思潮,以特朗普為例子,往往對環保議題最不重視。背後原因很多,首先特朗普一類支持者,都有強烈身份認同,當美國被要求帶頭減排,自然有人認為是便宜了發展中國家、鼓勵了競爭對手,這是民族國家之間的競爭,自己不應就範,這是特朗普退出《巴黎協定》的主導思想。另一方面,傳統工業只要未能轉型,就情願宣傳環境議題是「陰謀」,但它們不容易向自由派爭取支持,往往就成為右翼金主。再加上一般民眾不容易直接感受到氣候變化的禍害,保守宗教人士又推波助瀾,在反精英主義大潮流下,反環保的歪理,也變得理曲氣壯。

即使個別國家、地方成功把環保概念推動入屋,積極減排,其實也於事無補:太平洋島國減排,不會改變早晚被淹沒的命運;新加坡成為綠色都會,也不能驅散「鄰近地方」的煙霾。至於改變大國行為,同樣不是環保團體簡單施壓就能落實,這不但涉及國內利益集團的博弈,也觸及國際關係層面的競賽。雖然無論是替代能源、還是人造食品,技術上都已成熟,但如何理順被取代的一群,卻費煞思量。一個有視野的領袖,也很難擺平各方利益,推動全球共抗人類危機;但一個沒有視野的領袖、或只顧狹隘選民利益的領袖,卻很容易通過炒作「氣候變化是騙局」,來鞏固自身權力,深化自己陣營論述,強化支持基本盤。

不少朋友認為應該相信市場:假如出現真正的綠色經濟,企業能夠一方面賺錢、一方面環保,最終沒理由不成功;假如不符合經濟效益,無論政府如何強制,也是徒勞無功,即使代價是人類滅亡,也難避免。姑勿論這樣的論述是否消極,這本身的立論,也有技術問題:新技術取代舊技術,與及新經濟模式取代舊經濟模式之間,必然存在時間落差,往往要數十年,過時的經濟模式才被淘汰。就像本欄曾談及,「電梯操作員」這工作本應老早被取代,卻居然在自動電梯普及化後數十年才消失。這樣的落差,放在人類歷史只是滄海一粟,但以人類近年破壞環境的速度計,卻足以致命。

也許有人問:難道人類沒有common sense?我們不妨看看山竹襲港前一天,香港各大論壇的留言,一律是「風和日麗比平日陽光更普照唔似打風無料到」。其實,只要有中三程度的地理知識也不會這樣說,有長輩「打風前一定悶熱」的傳統智慧也不會自曝其短。香港已是全球教育水平最高的地方之一,美國農村鄉民的民智,更不堪設想。每年一山竹,恐怕一語成讖。

小詞典:颶風卡特連拿 (Hurricane Katrina)

2005年8月襲擊美國東南部的颶風,先後在佛羅里達州、路易士安那州登陸,爵士樂聖地新奧爾良成為重災區,全國死亡總人數高達1833人,經濟損失1250億美元,是美國史上最嚴重的風災之一,自此「Katrina」也被除名,以免勾起痛苦回憶。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