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6日星期五

美國「另類右派」之外的「另類左翼」

近來我們不時談論以特朗普為首的美國「另類右派」,他們強烈反精英、推崇大男性主義、白人至上、美國優先等,想不到物極必反,隨後「另類左翼」這名詞,亦應運而生。

「另類左翼」這標籤並非當事人原創,而是由特朗普作為反面教材唱紅起來的。2017年4月,維珍尼亞州夏洛特鎮 (Charlottesville) 爆發衝突,特朗普說除了右翼有責任,「另類左翼」也有部份責任。雖然沒有多少人自居「另類左翼」,但特朗普的標籤也不是無的放矢:事實上,確有一群屬於左傾光譜的支持者和「另類右派」一樣,都強調反精英,善用互聯網宣傳,作風也較「勇武」,而且認為為了還富於民,美國企業亦應該回家設廠,以增加就業,只不過不是強調白人至上,而是對政治正確有極度偏執的堅持。這些表面上為低下階層的發聲,聽起來,似乎也符合部份左翼定義,卻和「另類右派」奇妙地相似。法國學者 Jean-Pierre Faye提出「馬蹄鐵理論」(Horseshoe Theory),指出極左、極右其實殊途同歸,在今天的美國、或年前的法國大選,似乎一再被印證。

「另類左翼」的出現,歸根究底,自然是對傳統左翼的不滿。例如「正宗左翼」民主黨,與大企業的關係千絲萬縷,不時被指官商勾結,結果不少主流民主黨政客都被指為背叛理想,成為基層左翼的妖魔化對象。由於整個民主黨都被傳統精英把持,希拉莉強勢參選,雖然自我感覺良好,卻成為「另類左翼」背叛的一大誘因。加上「另類右派」掌權後,處處突顯二元對立的衝突,令「另類左翼」也受到感召,認為自己有責任以更激進方式弘揚理念。剛提及的夏洛特鎮衝突,起因就是鎮議會被「另類左翼」思潮影響,通過拆除家傳戶曉愛國名將李將軍 (General Robert Lee) 銅像,因為他不符合現代「政治正確」定義。特朗普說「另類左翼」要負責任,就是這意思。

不少「另類左翼」是前民主黨總統初選參選人桑德斯 (Bernie Sanders) 的支持者,不滿希拉莉代表的主流左翼,卻被打成激進份子,被希拉莉支持者標籤成「Bernie Bros」。特朗普上台後,這批「另類左翼」不見得減低了對民主黨主流政客的厭惡,對「另類右派」同樣不滿,本來或會成為關鍵少數。根據民調,在2016年總統大選,有12%的桑德斯支持者最終投票給特朗普,比例雖然不高,卻足以影響選舉結果。

2016年大選後,桑德斯的支持者曾嘗試整合力量,成立了新組織「Brand New Congress」和「Our Revolution」,希望成為類似共和黨內茶黨那樣的激進代表,發揮指導鐘擺的關鍵作用。但結果事與願違,這些「另類左翼」組織一直未能承接桑德斯的聲勢,推舉的候選人幾乎在黨內初選全軍覆沒,桑德斯也承認組織一片混亂,成效不彰,這和兩年前一些評論預期的「四分天下」局面大相逕庭。但假如未來有特朗普式政客出現,爭取「另類左翼」市場,這卻是一個可拓展的處女地。今年中期選舉看來沒有「另類左翼」演出的平台,但誰說兩年後就一定沒有呢?

小詞典:桑德斯(Bernie Saunders,1941-)

美國參議員,代表佛蒙特州,2007年當選至今,此前1991-2007年長期擔任同州眾議員。社運人士出身,自稱「民主社會主義者」,一直以無黨派身份擊敗兩黨候選人出任公職,直到2015年才加入民主黨參選總統,雖然敗於希拉莉,但以年長、非主流、反精英身份,最終得到黨內43.1%選票、勝出23個州份,成績令人刮目相看。選舉後,他隨即退出民主黨,繼續以獨立身份成為政壇一極。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