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改朝換代,馬哈蒂爾(Mahathir Mohamad)以希望聯盟(Pakatan Harapan)領袖身份,打敗他出身的國民陣線(Barisan National,國陣),打破國陣61年來的壟斷,國陣中代表馬來西亞華人的馬來西亞華人工會(MCA,馬華)兵敗如山倒,由本來擁有7席國會議席、11席州議會議席,急跌至只剩下1席國會議席、2席州議會議席,瀕臨滅黨,尤其值得留意。
馬華面臨淘汰
馬華成立於二戰後,英國重奪馬來亞之時,始創成員多為商人、地主等華人精英階層,也有不少中國國民黨黨員、反馬共分子,一直屬於相對的親建制組織,無論「建制」是英國政府、還是大馬政府,都是一樣。
後來代表馬來人的巫統(UMNO)為了尋求與其他族群合作,與馬華等其他政黨成立國陣,馬華一度風光無限,就是在全球華人世界,也佔有一席位;加上馬華掌握了不少華文媒體,具輿論影響力,在馬來西亞的地位,似乎穩如泰山。
然而,馬華的失敗其實早有端倪,並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馬華與巫統結盟,本來是為了在建制內爭取華人權益,事實上卻在享有地位後,未獲任何實質權力,和當地華人利益卻愈行愈遠,每次出現華人不滿的政策,無論是經濟也好、教育也好,馬華都不見「成功爭取」改變什麼。近年納吉(Najib Razak)政府不惜製造種族矛盾來鞏固權力,馬華角色更加尷尬,就是在華人群體當中,馬華也不復當年勇了。
有海外評論認為,馬華的失敗,跟「親中」政策、「一帶一路」有關——這不是說馬來西亞華人「反華」,而是他們本來期望「一帶一路」的項目惠及華人,結果卻只有中國企業和馬來西亞圈內人受惠,對大力推動「一帶一路」的馬華,就更為不滿。儘管馬華會長廖中萊強調,納吉已和中國政府協議,各項計劃須僱用馬來西亞人、採購馬來西亞物料,但始終事與願違。這觀點雖然也有它的道理,但「一帶一路」實利流向哪兒,依然充滿變數,歸咎馬華並不太公允,反而國內其他能代表華人的政黨冒起,才是馬華被淘汰的關鍵。
馬華成立以來,內部矛盾十分嚴重,黨內山頭林立,本來就分裂不斷。由新加坡執政黨人民行動黨演變出來的民主行動黨,雖然不以華人政黨自居,政綱是建立「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但根據地一直是華裔城市,黨內有眾多華人精英,包括剛被委任為財政部長的林冠英。當人民行動黨成為希望聯盟主力,在這次選舉終於大豐收,得到44席國會、108席州議會議席,幾乎囊括了所有華裔票倉,也一舉取代了馬華。
選舉過後,馬華仍然留在國陣,但假如未能改變政策,也沒有新一代支持,泡沫化的危機,就十分逼切。從馬來西亞華裔傾向人民行動黨可見,馬華式的單一種族政黨已經不合時宜,正如林冠英強調:「I’m not a Chinese, I’m a Malaysian」,似乎這才是新一代馬來西亞華裔的身份認同。
小詞典:納吉時代的中馬項目
納吉執政期間,被指賣去不少資產予中資,以挽救醜聞纏身的自己,例如馬來西亞唯一的汽車製造廠寶騰,被售予中國吉利;「新加坡旁」的龐大地產項目,賣給中國碧桂園,又容許大幅填海,興建森林城市,但未來進度不詳。這類項目到了馬哈迪時代,不少很可能會被重新檢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