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狀況與北韓齊名的土庫曼自獨立以來,一直以封閉、獨裁、奇特著稱,對完全開放國家予外資一直有所保留,予人無限神秘之感。它一方面不太鼓勵國民離國,另一方面又怕國民回國,外人到訪也不容易,幾乎實行半鎖國政策,加上未加入世貿,對外貿易並不成熟,經濟亦較其他中亞國家落後,本不應是「一帶一路」的重點國家。然而這畢竟是全球化時代,獨善其身並不可能,即使是北韓也要改革開放,因此在堅持「國家發展道路」的方針下,中國卻成了土庫曼少數可靠的合作夥伴之一。加上土庫曼天然資源極其豐富,卻低度開發,潛在機遇不少,中資在當地已取得不少優勢,可能是高風險、高回報的典型。
土庫曼這樣的發展模式,大部份源自開國總統尼亞佐夫(Saparmurat Niyazov)的作風和理念。這位「國父」為了擺脫俄羅斯的影響力,建構新獨立國家的身份認同,大力鼓勵個人崇拜,例如把月曆改成他家族名字一類行為,深具帝王風格,而全國只有首都一間圖書館,只有他自己的著作《靈魂書》供借閱,更明顯是限制思想的愚民行為。但尼亞佐夫同時不無國際視野,任內最大貢獻是大力推動中立化,令土庫曼的中立國身份在1995年得到聯合國承認,保障了自身安全,加上早年油價高企,為這資源出口國進賬不少,土庫曼一時間成為「中高等收入中立國」,在官方宣傳下,彷彿世外桃源。但這些形象,自然都只是掩飾極權和獨裁的晃子,即使土庫曼有二百多個聯合國轄下機構的計劃,又與聯合國簽署發展合作框架,當地人權狀況、封閉程度依舊,西方國家與土庫曼都不大親近,也不太敢親近。上月美國更禁止從土庫曼進口棉花,因為有證據顯示土庫曼的棉花,是由政府強迫生產、涉及人權爭議,令兩國關係進一步惡化。加上土庫曼國內貧富懸殊,裙帶主義處處,資源並未能惠及廣大人民,政府也不太敢和西方打交道,怕接觸越多,越容易成為「顏色革命」的對象。
因此土庫曼獨立初年,曾走上福利國家模式,嘗試參照蘇維埃時代,為國民免費提供水、電、煤等,更曾規劃至2030年,以圖自給自足。只是後來油價下跌,土庫曼國庫收入大幅縮水,加上管理不善、貪污嚴重,福利國家模式被迫終止,對外需求才逐步增加。由於俄羅斯同樣是能源出口國,土庫曼與之沒有互補優勢,與西方關係也不好,中國牌就成了土庫曼平衡俄羅斯、制衡西方的重要外交手段,北京在過去十多年,為拉攏土庫曼,也下了不少功夫,甚至以古代歷史傳說中的「汗血寶馬」,拉近雙方距離。2017年,兩國正式建立「戰略伙伴關係」,可算是中國外交一大成就。
一切都是能源
中國與土庫曼的良好關係,首先見於能源合作。土庫曼最大的憑藉是天然資源,天然氣蘊藏量是世界第五大,極具戰略價值,但也因此牢牢控制在國家權貴手中。中國、阿聯酋、意大利、馬來西亞等,是少類能參與土庫曼石油與天然氣投資計劃的資金來源地,其中同時具備戰略價值的夥伴,只有中國。早在2006年,中國與土庫曼就天然氣合作簽訂了為期30年的協議,此後,中資開始參與開發油氣田、建設輸送管等項目,該輸氣管在三年後正式啟用。近年土庫曼親華傾向有增無減,與中國的能源貿易不斷加強,中國已成為土庫曼天然氣的最主要出口地;建設國內第三條、也是向著中國的輸送管計劃,亦進行得如火如荼,這是無論有沒有「一帶一路」,中國都要進行的大戰略。同時,土庫曼亦向南看,計劃興建連接阿富汗、巴基斯坦與印度的輸送管,不過重要性目前未及通往中國的一條。中國企業普遍希望在其他勢力進駐前,先強化與土庫曼合作,這除了涉及地緣政治考量,單從商業利益計算,也頗為吸引。例如中石油已在單一油氣田,得到價值一百億美元的共同開發協議。此外,由於土庫曼亦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例如訂立了2015至2030年間,溫室氣體排放量不會增加的目標,因此在傳統能源以外,土庫曼對發展綠色能源,亦盛意拳拳,從中亦衍生不少商機。當地的綠色能源已有一定基礎,但資金來源主要來自國內,外資還大有發展空間。
作為內陸國家,土庫曼亦有意將自身定位成中亞的交通樞紐,在興建能運管道以外,也著手興建多條可連接鄰國鐵路網絡的鐵路,並曾舉辦國際交通論壇,希望以此為國際新定位。然而願景的背後,卻是奇怪的現實:土庫曼政府受惠於早前的高油價,其實資金充裕,在個人崇拜風氣極盛的環境下,不少與交通相關的大白象工程,因此應運而生。例如國際長途巴士總站在落成的首五年,都未有國際路線;造價逾二十億美元的機場、預計可容納每小時1600名旅遊流量,實際上卻只有一成的使用量。這些建設背也後不無政治、社會風險,例如單是興建上述機場,就有約五萬人因此被迫遷。這樣的履歷表,假如沒有其他優惠,外資要投資,自然也沒有誘因。
不過對中國而言,目前土庫曼的規劃並非全然大白象,因為這些規劃的願景,已為中國帶來極大優勢。例如在哈薩克─土庫曼─伊朗國際鐵路的項目中,當連接哈薩克與土庫曼的一段,在2013年正式通車後,鐵路網就延伸至中國;另外在土庫曼-阿富汗-塔吉克鐵路中,中國鐵路網又和塔吉克段接軌,大大方便了兩國的商業來往。土庫曼亦了解到不能過份依賴中國,因此除了與同屬中亞的吉爾吉斯簽署協議之外,東亞的南韓、高加索的亞美尼亞,亦有就和土庫曼加強交通連接,簽訂雙邊協議。
有了改善中的基建,理論上,推廣旅遊業也是土庫曼其中一個發展方向。目前當局正著手建設阿瓦扎國家旅遊區(Awaza National Tourist Zone),並同時改革稅制,容許興建旅遊設施的企業和旅行社豁免增值稅。中國亦已把握機遇,在今年2月,申請旅遊簽證的服務中心就在北京正式啟用,中國的旅行社亦陸續與土庫曼夥伴簽署合作協議。不過土庫曼對外人戒心依然嚴重,中亞各國當中,土庫曼依然是最低度開發予遊客的一個,這條慢慢長路,並非一日所能鋪墊。
土庫曼發展的各種障礙
假如土庫曼真的要成為中亞瑞士、區域交通樞紐、發展旅遊業、吸引更多外資,自然障礙重重,首先必須加快教育改革。雖然土庫曼正逐步落實各種政策,以培訓高增值行業的人才,但之前的教育政策停滯不前,後遺症難以在短時間內移除。據Freedom House所指,雖然土庫曼憲法表明會保障國民接受專業教育的權利,但現實是裙帶關係、貪污賄賂,才是大學的入場劵,一般國民根本難以接受高等教育,而首都以外的人民,基本上都是低教育程度人士。此外,現時的區域通用或主要溝通語言:英文、中文、甚至俄文,在當地都不流行,即使是前蘇聯時代的官方俄文,亦只有約有一成土庫曼人懂得,大大妨礙了它與國際接軌的步伐。理論上,土庫曼在2015年通過法例,嘗試保障女性與男性享有同等權利和機會,這對中亞來說,已是一大進步,但由於國內教育水平不高,到頭來也釋放不了甚麼勞動力。就算有意改善,亦非朝夕可變。
另一個問題是能源以外的資源缺乏。土庫曼有近八成土地都是沙漠,主要水源只有Amu-Darya河,而且北部水源正在鹽化,不再適合飲用,所以土庫曼對水資源的管理進行改革,刻不容緩。當局並非不知道問題所在,因此土庫曼的水利工程,本應極具潛力。土庫曼與烏茲別克多年來,已累積共同管理Amu-Darya河的經驗,因此在水利建設過程中,因業權不清而造成的障礙有限,但始終沒有大規模外資願意助其一把。此外,日常用品和糧食供應不足,也深深困擾土庫曼,而且日見嚴峻,例如在北部,政府已成立特別委員會,進行突擊檢查,表明有機會會沒收麵粉。其實與此同時,中國麵粉市場已被大企業壟斷,假如中國的麵粉業中少企將目光放在土庫曼,雙方的燃眉之急,都能緩和,但目前也不見具體行動。
土庫曼這樣的國情,自然不利金融、科技等產業發展。金融業講求即時資訊,互聯網則是重要媒介,然而,在沒有龐大需求的情況下(土庫曼的互聯網使用率只有15%人口),互聯網在當地依然低度開發,而這也和政府的愚民政策息息相關。雖然土國正計劃興建跨越裡海的光纖電纜,務求加強與歐亞兩洲的連接,提高網絡的速度和品質,但在封閉政體下,對資訊審查的過程,必然造成延誤或資訊不全面。在去年總統選舉,尼亞佐夫的接班人、尋求連任的別爾德穆哈梅多夫的其中一個政綱,就是發展電子工業,但根據規劃方針,其實只是與能源部合作,主力發展與能源有關的產品,如照明系統,而非智能科技,亦進一步引證了能源始終是當局的首要考慮,對其他範疇的現代發展,依然畏首畏尾。
雖然土庫曼的人口比香港還少,只有五百多萬,但目前要發展中產階級難乎其難透,過壯大中產來擴大消費品市場並不容易。然而在沒有種族衝突、並有政府嚴密監察下,極端主義難以滋生,土庫曼的投資環境,某程度上,卻比鄰近地區來得「穩定」。投資土庫曼的最大風險,在於當局對外界仍抱有戒心,連市場自由化、私有化都鮮有進展。既要繼續控制國民,又要借助外力來促進發展,這種矛盾心態,才是土庫曼市場潛力難以充份釋放的根本原因。
(研究助理Kelvin Chu對本文亦有貢獻)
原載於 Bloomberg 彭博商業周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