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7日星期一

澳洲的「東南亞後院論」

新西蘭大選剛結束,連在西方也沒有多少人理會,難怪大洋洲各國都急於逃離被孤立的現狀。筆者月前到澳洲參加一個國際關係研討會時,作基調發言的澳洲外長Stephen Smith多次提及其政府的三大外交綱領﹕融入亞太區、維繫美國聯盟、更積極參與國際事務,說澳洲應得到「恰如其分」的、排名世界首12名內的國際地位。但他多次以「後院」(backyard)形容其眼中東南亞國家對澳洲的重要,卻令一些來自第三世界的學者感到不安。

「後院」、「腹地」與殖民主義

自從冷戰結束,澳洲「脫洋入亞」,已成為基本國策。它對印尼等東南亞龍頭的影響力愈來愈大,又將1999年獨立的東帝汶變成實際上的附庸國;事實上,要不是澳洲大舉派軍負責維和,東帝汶能否獨立也是疑問。此外,不少大洋洲國家都以向澳洲借貸維生,小國(如已破產的瑙魯)固然如是,區內中、大國(如不斷為澳洲製造難民問題的巴布亞新畿內亞)亦如是。


但對東南亞學者來說,做人家的「後院」意味着什麼,卻可圈可點。他們認為「後院」一詞相當殖民主義,例如美國的門羅宣言把拉丁美洲納入美國後院,就被視為行使新殖民主義,暗示拉丁美洲有責任向美國提供廉價原料、讓美國商品高價傾銷,而且這樣的關係,帶有排他成分。澳洲學者則為外長解畫,認為「後院」一詞只是用詞不當,他指的其實是「腹地」(hinterland),即澳洲在本土以外最重視的地區。但事實上,這名詞恐怕更政治不正確,因為最先使用「腹地」的都是地緣政治學派,其追隨者包括希特勒、納粹副元首希斯、希斯的地緣政治老師荷斯豪菲(Karl Haushofer)等。當時軸心國擴張,就是要四出尋找「腹地」。

中美日印的後院心態

無論使用什麼名詞,東南亞總希望在 21世紀脫離扮演後院、腹地的角色,而自行崛起成為世界一極,這是東盟及其合作計劃的主導思想。問題是,其他所有大國偏偏只希望把東南亞納入後院。除了澳洲,有同一想法的還包括美國、中國、日本和印度,它們都是東盟10+X的重點合作對象。對東盟國家而言,成功「engage」這些大國,可謂外交成就;但從對方的角度,卻可能頗為不同。不少中國學者就說過,根據數據,東盟對中國外貿重要有限,不過既然它們那麼希望被重視,北京更需要給予最高待遇,好方便國家整合它們作為區域伙伴,以及作為其他力量之間的緩衝帶。美日等國的心態,恐怕亦相差不遠。

面對這樣的後院情意結,東南亞各國在風平浪靜時,可以利用大國的矛盾發展經濟;但在這些國家出現明顯衝突時,也就進退失據。基於上述原因,東南亞領袖是最希望世界持續和諧的領袖;未來積極扮演國際調解角色的人,來自東南亞的也許會愈來愈多。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 沈旭暉

2008年11月10日星期一

成型中的朝鮮「第二經濟」

【咫尺地球】蘇聯解體前夕,國內出現國營經濟體系以外的所謂「第二經濟」體系(Second Economy)。當時蘇聯民間通過有限度的地下貿易和邊境貿易,例如買賣《聖經》、炒賣政府糧券、輸入國外走私煙等,孕育了首批資本主義商人,他們再和一些心態早已下海的政府官員合作,互為表裏,不久就成了蘇聯解體後的寡頭富豪。著名的車路士班主艾巴莫域的第一桶「金」,就是靠在第二經濟體販賣膠鴨仔賺回來。所謂「第二經濟」並不被計算在官方國民生產總值內,也不受官方制度規管和保護,通常是政制過渡期的產品,例如南非種族隔離政策終結前,黑人社區的第二經濟體系也相當活躍。

「邊境富豪」與華貿易起家

這類經歷,似乎在被稱為最封閉的國家朝鮮(北韓)出現,只是時間問題,無論金正日還在位多久。

在朝鮮期間,不斷得聞其新興邊境貿易的故事。數年前開始,朝鮮已靜靜產生了一系列「邊境富豪」,他們通過和中國遼寧、吉林等地貿易,在家鄉已能負擔名牌房車,招搖過市。貿易的內容,自然以朝鮮的豐富天然資源為主,特別是木材和一些礦產,例如銅。當中國糧食援助天天定期通過火車送往「一切自給自足」的朝鮮,朝鮮天然資源就反方向運往中國東北。朝鮮「資本家」自然要依靠官方聯繫,才能公器私用,都是在灰色地帶遊走,但是視野又不大廣闊,還不很懂做生意。內地人形容,「一個新相機就可以讓朝鮮人提供很多方便」。

雖然朝鮮沒有私有制,但朝鮮富豪都懂得將財產存放到邊境以外的中國銀行,以免血本無歸。這樣一來,中朝邊境就出現了一批兩棲人。表面上,朝鮮入境手續相當繁複,但假如是中國東北人從陸路過境,有時卻連護照也不用,只需要拿中國公民身分證,再臨時辦手續,就可以在特定範圍內的朝鮮邊境城市活動。

趁亂世賺錢 財產放中國銀行

雖然朝鮮對國民出國管制極嚴,但這些邊境富豪要是真要「投奔自由」,依然是最有辦法的一群人;要說國際視野和對世界各國改革開放經歷的熟知,亦不作他人想。他們沒有這樣做,原因之一,似乎是明白自己正享受改革開放前的特殊優勢,亦相信這優勢在改革開放後只會得到延續,因此,都在等待,希望能像俄羅斯寡頭富豪那樣,在亂世的混沌階段,分一杯羹。

事實上,要是當年金正日提議搞的「新義州特區」能成事,上述情况,只會更早出現。今天的朝鮮開放實驗,集中在官方設定的開城開發區,但朝鮮和中國東北接壤的邊境,其實已孕育了一個有實無名的特區。朝鮮政府不可能不知道那裏的情况,也不可能不知道貪污現狀,但只是勉強睜一眼閉一眼,反映其領袖的心態,早已不否定改革開放的路。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 研究助理教授 沈旭暉

2008年11月6日星期四

美式馬拉松大選建構的十個新規範

【咫尺地球】美國大選塵埃落定,但自始至終,勝負從不是最大懸念。美式馬拉松選舉有一個價值,就是通過這漫長過程,賦予美國人建構國家潛規則的權力。選舉過程,可能對美國未來有更大影響﹕因為根據建構主義的說法,這個過程建立了新文化,將對新總統的未來任期作出新規範,以下先拋磚引玉。

1.「Web2.0總統」

這次選舉是Web2.0興起後首次大選,象徵媒體的話語權逐步流向民間。從前候選人固然每天到不同地方拉票,但只要沒有主流媒體在場,失言或肢體失衡無傷大雅。但現在每人都是記者,會在YouTube對候選人的失態無限放大。奧巴馬 橫掃YouTube,固然與其年輕形象有關,但更與他的穩健有關﹕Web2.0年代全天候監察也拍不到他的失誤,可見他擁有和年齡不符的穩健。共和黨佩林卻成為YouTube用戶嘲弄對象,「金句」甚多。日後美國政客會由「媒體主導」變得「網絡主導」。

2. 保守重鎮智庫無疾而終後

過去兩屆選舉,新保守智庫「美國新世紀計劃」(PNAC)扮演了重要角色,不但參與制定政綱,也推薦了不少成員加入布殊內閣。但是自布殊第二任期稍微疏遠新保守健將,PNAC影響力亦不如前,更於年前全面停止運作。但新保守思潮代表了美國右翼精英,不可能和PNAC一樣無疾而終,他們必會重組,並鞏固和地方教會的結盟。相信又一個新保守智庫會成型,以在野身分鞭策奧巴馬施政,就像他們在克林頓任內後期不斷發表建議書,間接促使克林頓的「沙漠之狐」行動。奧巴馬蜜月期過後,「新PNAC」可能改頭換面出台。

3.「佩林現象」與新保守主義的未來

佩林連番出醜,卻依然是共和黨籌款天后,得到新保守主義基要派全力支持。她裝出來的天真爛漫,和布殊裝出來的不修邊幅一樣,都是新保守主義向支持者傳遞的信息,都要說明她/他們是人民一員、不是什麼精英,也不會修飾她/他們相信的核心價值。這形象難以得到全國支持,但要得到南部新保守主義者認同,卻似乎必須如此。奧巴馬為顯示國家多元,必須吸納如此形象的「傻大姐」和「牛仔」,尊重他們為國家主流的一極。新保守主義在後布殊時代的影響力,可能比一般人想像中大。

4. 奧巴馬有布殊化的一面

奧巴馬在競選後期,常攻擊麥凱恩90%議題支持布殊,選民卻忽視他也有十分布殊的一面。奧巴馬的社會價值觀在民主黨陣營相對右傾,他提起「神」的次數甚多,曾公開呼籲民主黨多接觸右翼福音教會。布殊執政期間,最受質疑的舉措包括利用教會提供「改善社會倫理」的公眾服務,例如讓教會教授創世論,好讓友好教堂成為競選時的樁腳。奧巴馬強調支持政教分離,同時卻認為民主黨的「大政府」概念可通過教會完成,曾承諾把教會上述功能予以制度化,好配合他的福利政策。

5. 撤兵伊拉克有盲點

奧巴馬承諾16個月內自伊撤軍,但這姿態背後的防火牆十分堅厚,民眾卻不大留神,那就是不說撤軍的階段和過程。奧巴馬承諾向阿富汗增兵,就埋下與軍工集團妥協的伏筆;他主張打擊蓋達在巴基斯坦西北部落區的大本營,也可能讓美國陷入另一泥沼。美國前防長拉姆斯菲爾德不但改變了外交政策,還製造了軍事私營化「革命」,大量倚賴黑水一類公司參與伊拉克戰鬥和保安;就是奧巴馬全面撤軍,美國在伊拉克的具體利益和包袱依然貫徹始終。若假定奧巴馬能脫離軍政複合集團的影響,未免不設實際。

6. 中間政客空間擴大

奧巴馬麥凱恩都偏向中間,擬定的內閣名單都刻意拉攏對方陣營,這在布殊任內是罕見的,反似克林頓時代的「三角定位」(總統凌駕國會和政黨之上,並統合之)。奧、麥考慮中的內閣都有現任防長蓋茨。當然奧巴馬不可能給予共和黨人實質權力,但跨黨派中間路線的空間已得到擴大。長遠而言這類背景的人可能成為粘合政壇的新角色。

7. 大熔爐理論的重構

奧巴馬自言曾通過不良習慣痛苦思考「我是誰」這核心問題。這並非無病呻吟,而是回應了近年美國國內的學術話語。文明衝突論作者亨廷頓在布殊任內,就出版了《我們是誰》一書,認為「我們」應是新教—盎格魯薩克遜文明,而「我們」面臨的三大挑戰,就是國內的「價值虛無主義者」(即自由派)、未被融合的少數族裔以及國際敵人。奧巴馬要成為「新美國夢」圖騰,必須明確回應上述理論,加速新大熔爐的建設,迎接少數族裔人數超越白人的未來。一旦這論述成功,美國的國際軟權力將大增;反之奧巴馬難向歷史交待。

8. 奧巴馬的「親疏無別」隱憂

奧巴馬也有一般人眼中不是問題的問題,即他和美國黑人的關係。民調顯示黑人「理所當然」支持奧巴馬,盼他締造歷史,但奧巴馬和以往的黑人候選人(例如1984年的杰克遜)不同,他不斷強調自己不是「黑人的總統」,而是「新美國人的總統」,就像當年甘迺迪強調自己不是天主教的候選人。奧巴馬曾被老牌美國黑人組織黑豹黨領袖Bobby Rush批評不知黑人民間疾苦,因為奧巴馬的對象是全國。要是黑人期望奧巴馬有太多特別照顧的政策,那恐怕難以出現。

9. 拉丁族裔躍躍欲試

本屆大選其中一個由共和黨倒向民主黨的關鍵州,是拉丁人口超過四成的新墨西哥。新墨西哥州長理查森是美國目前僅有的拉丁裔州長,曾參與民主黨總統初選,擅長處理拉丁美洲外交,是奧巴馬內閣的熱門人選。新墨西哥倒戈,可視為拉丁裔和非洲裔美國人的合作。拉丁裔美國人的人口增加速度更甚於黑人,黑人總統出現後,拉丁總統呼之欲出。問題是黑人和拉丁裔面對完全不同問題,後者對移民政策、古巴問題等敏感,黑人則關注基層權益和民權運動遺產。一旦奧巴馬不能滿足拉丁裔期望,有可能催生出拉丁裔明日之星。

10. 民主黨山頭主義可能成型

民主黨入主白宮又主導參眾兩院,表面上帶來全面執政時代,但也可能加速內部山頭主義成型。美國政治從來有互相分權、互相監察的傳統,民主黨在初選期間裂痕甚大,現在產生了大量權力位置,如何平均分配利益將考驗奧巴馬。奧巴馬既要借星級內閣為其站台,又要駕馭那些大佬,如何平衡就要看他的功力了。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 研究助理教授 沈旭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