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7日星期日

克林頓助選與「萬年總統論」

【咫尺地球】美國總統初選的選情似乎將比總選還激烈,前總統克林頓的助選姿態愈趨高調,據說直接參與抹黑工程,不少評論說有失體統。其實克林頓對「前總統」這身分又愛又限,他當年以高民望、低年齡卸任,就顯得戀戀不捨,曾私下認為總統只能當8年的限制應予檢討。坊間不少「what if」書籍,相信假如2000年當選的不是布殊而是戈爾 ,「九一一」又依時出現,克林頓就會以前總統姿態凌駕戈爾領導國家。現在他對感情其實不怎麼樣的妻子希拉里狂熱助選,無視黨內大老勸他收斂的老人言,是有點弦外之音的。

連任限制﹕限人,還是限班子﹖

美國總統連任限制並非歷史悠久的傳統,不過出現了60年,那是在杜魯門任內制定的改革,以免小羅斯福在非常時期連任4屆總統的案例再現(在他以前雖沒有禁令,但沒有總統能當上3屆)。然而在實行兩黨制的美國,一直有提議認為禁令不應以人為本,只應以黨為本,因為民主制度最應避免的是同一集團專權,而不單是同一人專權,相信目前的連任限制反而催生了世家集團。相反,假如同一人當了兩任總統後大徹大悟,發現所屬政黨一塌糊塗,願意加入其他政黨、或自創新黨重新開始,卻不一定要禁止,因為他的班子已完全不同。

最典型的例子是1901至1909年在位的老羅斯福總統,他退位時聲望同樣極高,對外雖然開疆拓土、十分「布殊」,對內卻屬中間偏左,提出進步運動(Progressive Movement),率先以「公平交易」口號反對財團和工會等「邪惡政治力量」,希望加強民眾監察建制能力,被稱為「企業剋星」。

當時沒有連任限制,他卻自願退位,讓接班人塔虎脫(William Taft)繼任,不料塔虎脫不願當傀儡,卻把共和黨引向極右,老羅斯福為了捍衛進步運動,搞出「進步黨」,以新班子參加1912年總統大選,雖然落敗,票數卻比塔虎脫高。假如克林頓不再代表民主黨參選而自組新黨,扶植新銳,無論是否舊瓶新酒,都比老布殊和小布殊的傳承有結構性改變。

前總統可成為副總統嗎﹖

如今克林頓不可能再選,但希拉里的對手已四出宣傳他垂簾聽政,教人想起以夫妻檔治國、剛當選阿根廷總統的克里斯蒂娜與前總統基什內爾。這延伸了另一有趣問題﹕前總統不能兩度連任,卻可以繼任為副總統,假如希拉里當選後委任丈夫為副手倒是完全合法,除了克林頓不能在總統出缺時扶正。當年列根未考慮宿敵老布殊前,一度邀請前總統福特為副總統拍檔,後來福特希望將副總統變成實權角色,「創舉」才告吹。假如希拉里希望副總統像切尼般有職有權,又像列根那樣選擇前任,克林頓就能過「共同總統」癮了。希拉里自不會如此無聊,但上述論證反映了總統連任禁令不過是徒具形式的安全閥,不但不能防止政權延續利益輸送,反而以表面的世代交替,合理化了萬年鐵三角/鐵五角集團管治。從這角度看,克林頓認為自己「犧牲」了、為他人作嫁,就教人恍然大悟。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 沈旭暉

2008年1月20日星期日

理查森退選的啟示

【明報專訊】美國總統初選進行不久,民主黨參選人理查森(Bill Richardson)已宣布退選,這是富代表性的觀察美國選舉制度的案例。假如不顧實際情况,單按香港常理測度,理查森不但不應首圈出局,反而應是熱門參選人﹕他是現任新墨西哥州州長,行政經驗比其他人豐富;他曾任克林頓政府駐聯合國大使和能源部長,活躍於外交界,近年積極調停蘇丹達爾富爾等世界衝突,和中南美各國領袖關係良好,比其他人更有國際視野;他管治新墨西哥期間善於理財,當地出現經濟奇蹟,被認為是少有懂經濟的州長;他來自少數族裔拉丁裔,是僅有的拉丁州長,背景同樣可供建構奧巴馬 掛在口邊的美國夢……那麼,他的死穴在哪裏?

事後孔明的清單

我們在他退選後,自然可提供一份事後孔明的死因研究,包括﹕

  • 他在克林頓時代任職,讓人聯想到舊時代,和講求改變的選舉主軸格格不入,何况眷戀克林頓時代的人只會投向希拉里。理查森退選後,他的支持者超過一半表態支持希拉里,改投奧巴馬的不夠兩成,可見他的票源所在;

  • 他的聲望局限在南部,支持者不是來自新墨西哥州,就是來自鄰近的得州;由於布殊以得州州長身分當選總統,美國人一般不會連續兩屆考慮南方候選人;

  • 拉丁裔的影響力不及非洲裔,美國國內有不成文默契,「應」先讓女性和黑人成為總統,才輪到拉丁裔與華裔,令理查森不被當回事,「政治正確票」都投向奧巴馬;

  • 新墨西哥立州相對年淺,依然屬於邊緣州份,州長問鼎總統缺乏說服力,正如阿拉斯加或夏威夷州長要當選美國總統,幾不可能;

  • 美國在外交大展拳腳數年後,正邁向孤立的鐘擺,理查森雖支持從伊拉克 完全撤軍,其外交經驗卻令人擔心他另有搞作,反而不美。


假如首場初選在新墨西哥州

最重要的是,上述各點並非「時事評論員」的心得,而是美國人的基本常識,結果就是欣賞理查森的人,也相信他參選只是為了博取被提名為副總統或國務卿。

問題是,理查森真正的死穴在於籌款欠佳,這又是和上述分析相輔相成的,因此他的競選必須在首兩輪初選取得意外勝利,才可營造氣候。要是最早初選的不是艾奧瓦和新罕布什爾這兩大傳統白人小州,而是理查森的大本營新墨西哥,結果就可能大不相同,屆時起碼愛德華茲可能先被淘汰,理查森反而可以戰養戰。故此一直有美國學者提出改革初選,讓各州選舉次序輪流替換,以免艾奧瓦和新罕布什爾繼續得到不成比例的影響力;也有學者提出仿效美國初年制度,讓初選得票較次的人成為副總統拍檔,讓理查森一類「理想副總統」也有更上層樓的機會。不過,這些改革為選舉帶來風險,傳統的盎格魯薩克遜新教精英始終未能安心,美國選舉的超穩定結構也就持續至今。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 沈旭暉

2008年1月13日星期日

美國總統初選地方意識

【咫尺地球】美國總統初選進入白熱化階段,此前希拉里在新罕布什爾州逆民調而上的戲劇性結果,更為一眾美國評論員津津樂道。為什麼會這樣?事實上,根據美國立國的分權精神,地方政治在初選的重要性,往往比總選大得多,16年前克林頓爆冷當選,也是全靠政綱以外左右大局的地區因素,否則可能到現在還是一個窮州州長,希拉里更不可能出頭。因此我們觀選時,也要注意下列設定﹕

地方黨支部半獨立

美國各州的黨支部和香港「政黨」不同,具有半獨立身分,不但有自己的黨徽、黨組織,支部的議題傾向更可南轅北轍(例如南部民主黨的保守傾向就和共和黨接近),就是勉強要拿香港比較,也比公民力量和民建聯的關係有模糊性。此外,黨支部有多個附屬團體、工會,都有自己的一套準則,能否獲得它們支持往往成為勝負關鍵,奧巴馬 獲得拉丁裔主導的內華達餐飲工會力挺,就是明顯例子。總之初選候選人的政治立場,經常要迎合不同地方黨團口味,如何妥協、算計,複雜非常,但他們一旦出線,卻可能會為了迎合全國選民而微調。

黑人民調有政治正確煙幕

在過去20年,美國學者發現一個現象,就是少數族裔候選人的民調往往比真實結果好,也就是往往被高估,和香港的愛國陣營恰恰相反。箇中原因主要是在調查過程中,回答者可能因為不希望被當作種族主義者,才違背意願表態支持黑人或拉丁人,以顯示自己政治正確﹔到了投票站,就隨心所欲。一般相信,身為「半黑人」的奧巴馬不受上述煙幕影響,但他在新罕布什爾州高民調而落敗,卻教人懷疑到了要緊關頭,部分美國選民的潛意識還是可能作祟。這些州份的種族比率,在關鍵時刻就顯得重要﹕須知白人州份是初選前期的主菜,這也是近年美國學者要求改革選舉法的眾多理據之一。

競選經費乾坤挪移

美國初選以馬拉松方式進行,前期州份得到不成比例的重視,這是眾所周知,但共和黨朱利亞尼一類留前鬥後的策略,卻是知易行難。這除了因為西瓜靠大的bandwagon effect,也和競選經費有關﹕假如黨內大老認為勝負開始分明,又見下風候選人有籌款能力,往往會暗中出面把他們勸退,從而為黨省回初選經費,因各候選人籌款的「軟錢」部分,是有黨發言權的。有時資源相對少的一方,反而大舉投資到前期州份,希望以戰養戰﹔假如希拉里不能拿下新罕布什爾,民主黨大老已醞釀出招。但假如到了超級星期二,以戰養戰的人還不能拋離對手,籌款力較強的一方,優勢卻會愈見明顯。奧巴馬陣營在新罕布什爾失利後外弛內張,是總結經驗教訓的結果,他面對的障礙始終比希拉里大。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 沈旭暉

2008年1月6日星期日

美國大選與肯尼亞大選的互動

【咫尺地球】肯尼亞總統選舉出現爭議,造成騷亂,輿論擔心會出現基庫尤族和盧奧族之間的盧旺達式種族清洗。然而兩者始終有根本不同:盧旺達衝突醞釀已久,把該國納入勢力範圍的法國一直坐視不理、乃至推波助瀾,令民兵組織趨於完善,可在一夜之間屠殺、作戰,反觀肯尼亞民兵屬相對雛形,國家畢竟較發達,城市人不易被大規模煽動。更重要的是盧旺達內戰在當時毫無宣傳價值,各國才敢漠視,但肯尼亞大選可能和美國大選產生微妙互動,令美國總統候選人不易獨善其身。

先說現任總統齊貝吉,眾所周知他是布殊政府的反恐盟友,把內羅畢建成打擊索馬里和蘇丹恐怖主義的橋頭堡,似說明他是西方寵兒,將被偏袒。他在美國國內確有較高認受性,但並非源自布殊(布殊各國盟友已所剩無幾),而是來自克林頓。

克林頓曾視齊貝吉為「最想見的人」

事緣克林頓卸任後,曾接受已故名嘴詹寧斯(Peter Jennings)訪問,被問及誰是他最希望會見、但在任內沒有機會見的人,克林頓的答案出乎意料,就是齊貝吉。當然,這是克林頓即時反應的測試:假如他答著名領袖,後續問題自然是「當總統時為什麼不見」,因此克林頓選擇在2003年才上台的齊貝吉,理據是他向肯尼亞全體小學生提供免費教育,「比其他領袖的貢獻都具體」,一切政治正確,符合形象建構,畢竟布殊是不可能隨口說出任何非洲元首名字的。這樣一來,齊貝吉的國際聲望高了不少,克林頓也就有了規範齊吉貝對非反恐議題的道義責任,這責任是獨沽一味反恐的布殊沒有的。如今,克林頓和希拉里以夫妻檔姿態競選,責任亦轉嫁到希拉里身上,何况克林頓任內最被批評的外交失策,就是沒有干涉盧旺達大屠殺,相信懂提問的記者,是不會走漏肯尼亞的。

奧廷加借鄉里奧巴馬拉票

挑戰齊貝吉的反對派領袖奧廷加同樣瞄準美國大選拉票,因為希拉里的勁敵奧巴馬不但是肯尼亞移民後裔,而且和奧廷加屬於同一個盧奧族。肯尼亞人對奧巴馬競選總統十分重視,希望他當選能惠澤鄉親,這自然不大實際。奧廷加卻懂得把握機會,把虛無的希望化為競選運動,不惜將奧巴馬往肯尼亞訪問的「尋根之旅」照片,和自己的硬照經電腦合成,說這是兩國盧奧族人聯盟的「奧奧配」,本欄月前對此曾加以介紹,並預期奧巴馬將被捲入肯尼亞族群衝突。大選中,奧巴馬的形象就是非洲之子、關注弱勢,自不能對祖家衝突視若無睹,何况規範盧奧人是其他候選人沒有的優勢,只要把握得宜,絕對是得分作。

肯尼亞騷亂適逢美國大選,也許是不幸中的大幸,因為在伊拉克戰爭以外,蘇丹達爾富爾問題因為杯葛北京奧運的牽連,也成了競選次要議題之一,所以非洲總會被觸及。加上肯尼亞在猶太人心目中有特殊地位,不但是以色列人的熱門旅遊點,歷史上更一度成為猶太人心儀的避難所,一旦當地出現嚴重衝突,將引起由以色列到美國猶太投票團的連鎖反應。要是當地還是出現大屠殺,除了令美國總統參選人的外交部分集體失分,更說明華府近十年宣傳的「人權高於主權論」,是白說了。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 沈旭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