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7日星期一

傳統基金會經濟自由指數:特區的迷思

【咫尺地球】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聯同《華爾街日報》發表2011年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作為中國特區的香港排名世界經濟體第一,中國排名135。自1995年這指數出台,香港就一直居榜首。香港政府無論在殖民時代還是特區時代,都高度重視這指數,視之為香港最大賣點之一,政府不但公開表示歡迎,在對外介紹香港的官方宣傳品,這指數也例必在顯眼位置出現。

過分重視單一指數有風險

但這樣做有相當潛在風險。這指數雖具一定權威性,卻不是同類指數的唯一權威,一般國家地區多不會高度重視來自個別機構的單一指數,只會把它作為一籃子參考之一。特別是製造這指數的傳統基金會在美國立場鮮明,不像大學那樣強調超然中立,而是開宗明義以弘揚保守主義為目的。這裏我們必須了解美國智庫的不同種類﹕有一些像布魯金斯,強調沒有統一立場,成員只代表自己,也就是和大學差不多,曾擔任副國務卿的現任布魯金斯主席就笑說他的意見跟同僚甚少一樣。這類智庫也會因為成員的主流傾向被賦予色彩,但底線是不會直接進行宣傳工作,成員只集中做研究,應用研究到社會是其他人的事。傳統基金會則不同,它成立以來就以推廣右翼理念為己任,在研究以外開宗明義兼做傳訊(advocacy),因此不時被質疑學術公信力。它成立於1973年,初時只有數名員工,規模能迅速擴充至和那些百年老店平起平坐,和它的高度政治化息息相關。

假如一地政府引述一個傳訊式智庫的指數為權威,邏輯上,這個政府起碼應認同這智庫的大方向。傳統基金會宗旨包括限制政府功能、重視個人自由、捍衛傳統美國價值、加強國防實力,這些路線就是在美國也具爭議,而且幾乎與中國現在宣揚的價值和國家利益恰恰相反;在1990年代,第一波中國威脅論就是由傳統基金會傳出。香港雖然強調市場經濟、積極不干預,因此被傳統基金會列為樣板教材,但事實上,傳統基金會主張的經濟政策依然難完全嵌入香港,例如它希望政府在不同內政範圍的角色都愈小愈好、在國內是反對奧巴馬醫療改革的旗艦,這精神和香港行政主導的需求就難以脗合。而且傳統基金會的經濟理念不能被切割看待,前提是相信明光社一類價值觀能在自由市場有角色扮演,不同香港強調自由市場的同時,又以多元文化為核心價值。只因為傳統基金會把香港排在第一就視對方為權威,並不十分恰當,筆者的美國智庫朋友經常對特區政府這樣重視單一指數難以理解,起碼美國本身就不會這樣引用這指數。

這指數之所以重要,是基於傳統基金會的一個基本假設﹕指數排名愈高的經濟體,會擁有較高的長期經濟增長速度和繁榮程度。這假設需要以長期的量化研究數字佐證。一些經濟學家計算了這指數和各地經濟增長率的關連指數(correlation index),卻多發現兩者的關係在統計上算不上重要。金融海嘯後,學界經常拿冰島為笑話﹕在1975年,未有傳統基金會指數以前,冰島在另一智庫Fraser Institute的經濟自由指數排名全球53。1990年代開始,冰島政府受極嘉許香港積極不干預的自由經濟泰斗佛利民影響,徹底改變經濟體系,打進傳統基金會指數前10名,結果在金融海嘯一役全國破產。以提出震動療法改革東歐經濟馳名的經濟學家Jeffrey Sachs乾脆俐落,用一堆圖表論證經濟自由和經濟發展之間毫無關係,這指數只是一個心理關口。

基金會傾右翼 與港理念不合

今年傳統基金會公布排名時,對香港作出溫馨提示,說新加坡愈追愈近,假如香港要留在榜首,應該「還富於民」。還富於民自然不錯,但看見這標題還是感不可思議,因為這並非傳統基金會一貫政策,看下去,才知他們建議的首要是降低利得稅,即「還富於商」。傳統基金會認為香港應還富於商的另一原因,是聯滙制度已成熟、政府毋須那麼多儲備,這雖然並非香港學者共識、甚至有支持自由市場的學者認為目前儲備只是「剛剛合格」,但原來也值得公眾討論。問題是香港儲備除了穩定聯匯還有其他戰略用途,例如為抗擊國際金融突襲、穩定中國市場入口把關,以傳統基金會的全方位右翼背景提出上述建議,北京定必敏感。諷刺的是,假如港府真的還富於民,而採用不合自由市場教條主義的方式,卻很可能被傳統基金會定義為干預而降低排名。

據目前趨勢,香港在這指數被取代榜首地位是早晚的事,由於以往政府高度重視這指數,屆時難免激起無謂的漣漪,宣傳「香港經濟表現在世界主要相關指數均名列前茅」似更實事求是。

美國布魯金斯智庫訪問學人、香港教育學院文理學院副教授及對外關係統籌主任 沈旭暉

2011年1月11日星期二

南蘇丹獨立公投後遺症

【咫尺地球】南蘇丹今天舉行獨立公投,一般相信將大比數通過獨立建國。此前蘇丹總統巴希爾訪問南蘇丹,終於表示支持南蘇丹建國,一改一直以來的不合作姿態,為公投掃除了最後障礙。關於南蘇丹獨立的背景、和大國政治的互動,筆者曾另有介紹,南蘇丹獨立後可能引起的連鎖反應,華文媒體則較少被觸及,其實這也是大事。

我們看非洲地圖,會發現國界劃得十分整齊,因為那是殖民時代西方各國強加於非洲人的邊界。這些前殖民地獨立後,新國家揉合了傳統上對立的種族、宗教、封建土王,原來的中央向心力就不強,在資源豐盛的地方,搞獨立的呼聲往往更高。但自從殖民時代結束,從現有非洲版圖分裂出來的新國家極少,因為非盟的前身非洲團結組織曾有官方共識,就是要盡量維繫殖民時代的疆界。這樣做,自然不是為了紀念殖民主義,而是那些非洲獨立國父們明白到若沒有這樣的規矩,分離主義問題會沒完沒了。若根據殖民時代前模糊不清的原始疆界,甚至可分裂為數千個國家。

國界非殖民時代所劃難獲承認

上一個成功獨立的非洲國家厄立特里亞(Eritrea)立國於1993年,從埃塞俄比亞公投獨立,但這並沒有違反上述共識,因為厄立特里亞原是意大利殖民地,二戰後才被埃塞半強行吞併。另一些一度宣佈獨立、並獲得有限承認的非洲新興國家,則無一能獲最後勝利,例如比亞法拉(Biafra)一度脫離尼日利亞獨立三年,卡坦加(Katanga)也一度脫離剛果獨立三年,背後都獲得一些西方勢力支持,但除了軍事上未能維持獨立,也因為國界並非殖民時代所劃,而失去在非洲獲承認的重要基礎。

但南蘇丹的邊界完全與殖民時代無關,這正式改變了非洲過去半世紀的遊戲規則。雖然蘇丹南北分裂為時甚久,但自從蘇丹交由英國與埃及共同托管,它的主體邊界就被劃訂,成了非洲最大國家。目前的南蘇丹自治政府不過成立於2005年,作為終結內戰協定的一部份﹔今天進行公投的南蘇丹地區並不涵蓋南蘇丹基督教文化區的全部,還有另一些地區日後會進行法定效力不一的公投,究竟南蘇丹邊界應如何界定,還大有餘波。蘇丹不同前南斯拉夫等開宗明義由不同加盟成員組成,南蘇丹的自治身份得來突然,今天成功獨立,必令蘇丹內部連自治身份也沒有的其他分離主義傚法。例如近年西方媒體聚焦的達爾富爾地區,也在2006年成立了過渡性地區政體,作為終結內戰的安排。這政體已宣佈將舉行公投,決定是否變成一個正式自治區,屆時距離獨立又是一步之遙。

禁忌打破 獨立理據更強

有了南蘇丹的案例,非洲兩個最成熟的片面獨立國必會大為躁動,從前的禁忌打破了,它們的獨立理據理應更強,它們就是脫離索馬里中央政府並實行有效管治的索馬里蘭共和國(Republic of Somaliland),以及在西薩哈拉建國但被摩洛哥佔領的薩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Sahrawi Arab Democratic Republic),筆者年前參加學術會議,曾分別訪問它們的外長和游擊隊領袖。事實上,它們的邊界比南蘇丹更清晰﹕索馬里蘭雖沒有國家正式承認,但它原是英國殖民地,一度獨立數天,才和從前屬於意大利的部份合併﹔西薩哈拉原屬西班牙殖民地,不少非洲國家均正式承認其獨立,這成了摩洛哥外交的最頭痛問題。

由於南蘇丹獨立和美國支持密不可分,那些資源豐盛而又要搞獨立的地區,縱然沒有殖民時代的疆界支撐,也難免會想到這條路。例如尼日利亞南部產油區尼日爾河谷就一直要獨立,科特迪瓦近年內戰後的南北分治也有可能趨於鞏固,特別是它剛舉行的總統大選變成無人承認失敗的鬧劇。失去了昔日判斷是否支持獨立的那一把尺,非洲的未來難免變數更多。這遙遠的一切,並非與我們無關﹕除了蘇丹和中國關係密切,台灣綠營也必會以南蘇丹來鼓舞士氣,大大抽水一番。

美國布魯金斯智庫訪問學人、香港教育學院文理學院副教授及對外關係統籌主任 沈旭暉

2011年1月3日星期一

2010國際大事﹕華人視野vs.西方視野

【咫尺地球】每逢年終選大事回顧,都是最能突顯地域特色的時候。西方世界的十大名單放在華人社區,往往莫名其妙,反之亦然。《時代》周刊剛公布了他們的十大國際新聞,泰半不可能在華人名單出現;要為華人世界選出十大,又起碼有一半不被西方重視;還有一些頗具前瞻影響力的新聞被東西方同時忽視。這裏希望介紹四組共16件2010國際大事名單,它們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2010。

一、 西方與華人的國際大事共識

1. 朝鮮半島危機﹕北韓(朝鮮)宣布金正恩接班,繼而炮製延坪島轟炸,一度將朝鮮半島推向戰爭邊緣,這是全球共同關心的突發事件,不但觸動了中美兩國核心利益,也波及俄羅斯、日本等大國。難得的是,在各方眼中,朝鮮都是麻煩製造者,應是本年全球最大共識。

2. 歐豬經濟危機﹕希臘幾乎破產,狀態相近的愛爾蘭、葡萄牙、西班牙乃至英國等「歐豬」各國,都實行緊縮政策,政府大規模削減開支,民眾群起示威。法、德等國盡力救援歐盟國家,緊縮政策波及全歐,這是金融海嘯後的連鎖效應,也是全年歐洲幾乎所有問題的導因。

3. 維基解密﹕對美國而言,這是國家安全的挑戰;對中國、阿拉伯世界而言,則是美國陰謀的挑戰。事件不但令美國外交行動力受到制約,也令網絡社會對國際關係的龐大影響力得到肯定。

4. 美國向右走﹕民主黨在中期選舉失利,共和黨奪得眾議院多數席位,奧巴馬執政能力備受考驗。此前美國外交已呈右轉傾向,希拉里高調宣示重返亞太,鞏固與日本、南韓(韓國)、菲律賓、澳洲等國的同盟,更拉攏越南等新盟友,令中國一類曾對奧巴馬寄予期望的國家放下幻想。

二、 西方眼中的其他大事

5. 也門新反恐戰場﹕奧巴馬聲稱從伊拉克撤軍,但並未落實撤軍時間表,同時更增兵阿富汗,但也門才是反恐的熱門話題。過去一年針對西方的未遂恐怖襲擊均來自也門,令美國一度考慮開闢第三反恐戰場。但反恐已脫離東方讀者的視野。

6. 巴基斯坦水災﹕造成數千人死亡的南亞災禍原來不算頭等大事,問題是水災和巴基斯坦被指反恐不力混為一談,令西方認真思考是否繼續支持巴國下去。上述互動的深層結構,被東方世界按下不表。

7. 海地大地震﹕這被《時代》選為年度第一新聞,並非因為死亡人數眾多,而是因為海地和美國淵源甚深,令賑災捲入美國內政,民主黨政府高調宣傳,以圖挽回強推醫療改革破壞的聲望。缺乏這類內部關切的東方,則對海地興趣極微。

8. 智利礦工事件﹕33名智利礦工被埋在地底69日,最後大團圓結局,成為西方世界的實况連續劇,媒體從中大舉宣傳西方重視人權。但類似案例在中國層出不窮,華人對這事完全提不起追看意欲。

三、 華人眼中其他國際大事

9. 釣魚島撞船事件﹕這令中日兩國民族主義者大為關切,兩國憤青分別舉行示威,但國際社會興趣有限,因為觀察員清楚知道中國能改變現狀的手段幾乎沒有,不相信事件有深遠影響。

10. 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在西方,以往不少和平獎得主默默無聞,劉曉波獲獎事件得到世界注視全因中國政府的過火回應,反挪威運動和孔子和平獎等創舉,充分體現了中國和國際接軌的程度。

11. 昂山素姬獲釋﹕華人媒體對此大幅報道,以讓緬甸和中國對比,反而西方輿論相對平和,明白到一人獲釋不可能改變任何格局,緬甸軍政府只有比從前更自信。

12. 菲律賓人質事件﹕這是香港人在外地遇上的特大意外,菲律賓的危機處理在港人社會激起民憤,最終在中菲友好的前提下大事化小,突顯了北京和港府的不同重點。西方並未能從一國兩制高度了解事件之特殊性,只將之看作一般意外看待。

四、 被共同忽略的國際大事

13. 吉爾吉斯政變﹕親俄領袖依靠政變推翻親西方領袖,以回應數年前巴基耶夫上台的「鬱金香革命」,不但反映了美俄兩國在中亞的力量重組,也徹底否定了顏色革命的成效。也因此,西方媒體再沒有報道中亞的興致。

14. 科特迪瓦大選﹕它原是非洲最富裕國家之一,近年爆發內戰,剛舉行選舉,勝出的現任總統被指舞弊,自稱勝出的反對派領袖原被種族條款禁止參選。這是非洲版顏色革命,發展具指標性,但注視比正牌顏色革命更少。

15. 卡塔爾奪世盃主辦權﹕國際足協這決定令全球吃驚,但評論多集中分析卡塔爾的石油美元,忽略了宏觀意義,即在全球化時代,小國可輕易突破地理、人口等限制,通過僱傭兵、高科技等建構人工國家,令國家的定義受到修正。

16. 外星人大使之謎﹕一度有不同外電報道聯合國委任外太空事務辦公室主管馬來西亞人奧斯曼擔任「外星人大使」,不少人信以為真,後來聯合國表示絕無其事,但這配合了正視外星人的呼聲,人類「外交」定義醞釀根本改變。

沈旭暉 美國布魯金斯智庫訪問學人、香港教育學院文理學院副教授及對外關係統籌主任